岔頭鄉位于沅江北岸,與安江鎮隔河相望。東與中方縣蔣家鄉接壤,北與中方縣新建鄉毗鄰,西與懷化市的黃巖區、洪江市的龍田鄉交界。總面積115平方公里。鄉政府機關駐地竹山園村金閣寺,距安江鎮5公里,距洪江市政府駐地黔城56公里。
2016年經建制村合并,現全鄉轄竹山園、水尾、陶家、羊坡、雙松、大年溪、大沅、雞公坡、杉木田、凡溪、巖里11個行政村,15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722戶,非農業戶216戶,總人口1607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3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四個少數民族。人口出生率8.4‰,計生率97%。
新中國成立初,岔頭屬一區(太和區),1951年至1956年6月岔頭屬八區所轄(龍田區)。1956年6月撤區后,由七個小鄉合并為岔頭鄉,駐地巖里,設立中共岔頭鄉總支委員會,1957年7月改設鄉黨委會。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屬硤洲公社。1959年8月由硤洲公社劃出設立太和公社,1960年7月又并入硤洲公社。1961年5月農村人民公社條例(草案)下發后,公社體制進行了調整,從硤洲公社劃出,設立岔頭人民公社委員會,駐地為竹山園金閣寺。下轄竹山園、水尾、和平、羊坡、雙松、龍井、大豐、高峰、大沅、新建、團結、新江、凡溪、沅江、巖里十五個大隊。1981年,龍井大隊分為高坡、胡家兩個大隊,此后,岔頭人民公社轄16個大隊。1984年3月,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均用原來老地名)。把和平大隊改為陶家村,雙松大隊改為竿子溪村(1997年竿子溪村又改為雙松村),大豐大隊改為大年溪村,高峰大隊改為黃雙坪村,新建大隊改為雞公坡村,團結大隊改為杉木田村。全鄉有16個行政村,各村有村黨支部,全鄉有21個黨支部(含鄉屬單位的黨支部)。
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西北部山巒起伏,地勢陡峭。東南臨沅江,屬丘陵區,較寬廣平畈,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7.2℃,年內最高氣溫達40℃,最低氣溫-5℃。全年無霜期約242天(3月中旬至11月上旬),年降雨量1210毫米。土壤以山地黃壤、紅壤,林地黑沙土、潮沙泥田、灰鱔泥田、烏鱔泥田為主。全鄉有耕地面積837公頃,其中水田704公頃,林地面積8196公頃,森林覆蓋率71.6%,植被以針葉林、雜木灌木、經濟林為主。全鄉水資源豐富。陶家溪經陶家、水尾、竹山園等注入沅江;羊坡溪發源于胡家、高坡,經羊坡、竹山園、巖里等注入沅江;新江溪發源于懷化市黃巖區,經大沅村、中方縣的蔣家鄉,流入凡溪,經過新江注入沅江。全鄉共有水庫11座,其中小一型水庫1座,庫容量385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10座,庫容量150萬立方米;骨干山塘37座。加上陶家電站水庫、楓木坪水庫、周家坪水庫及竹堂沖水庫連成了一個長達30公里的主干渠道灌溉水網區,使旱澇保收面積達到88%以上。
全鄉旅游資源豐富,有風景優美的太陽島和月亮島;有寬闊的黃家河河灘草地;有規模宏偉、歷史悠久、建造美觀、古樹參天的楊家祠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廟文化遺址就在岔頭鄉境內,位于巖里村西,與鄉政府駐地只有一條溪相隔。人們常稱為“貝丘遺址”,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2-5米,1986年發現,1991年進行考古發掘。在這一遺址中,不僅發現大量的打制石片石器,磨制的石斧、石錛和石鏟,還發現了直接用于收割農作物的工具——蚌鐮和石鐮。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戳印獸面紋、鵬印等組合裝飾陶器,圖案神秘、詭譎,充滿宗教色彩的陶器裝飾藝術是中國史前藝術的典型代表。遺址還出土了十分豐富的動物骸骨,為研究古代氣候、環境、動物進化等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高廟遺址出土文物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在岔頭鄉最北端的大沅村龍巖江峽谷,以峰巒造型奇特、形象生動逼真的銅鼓巖、劍劈峰、原始次森林、幽深神奇的峽谷,構成一個峰林、峽谷景觀帶,有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岔頭因地理結構而得名。沅江中的太陽島與月亮島把沅江分成大小兩個河床,加上陶家溪從上游注入沅河,形成多個河岔,再加上兩條溪注入沅江時形成了長三千米、寬1.5千米的河沙淤積小平原,且在這塊小平原靠下游的頂端,清朝時建有一座金閣寺。因此而取名岔頭。
岔頭鄉有竹山園村、巖里、杉木田、繁溪、雞公坡等5個村處在丘陵地帶,大年溪、大沅、水尾、陶家、羊坡、雙松6等個村處在山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紅薯、玉米、大豆為輔,經濟作物以油菜、西瓜、蔬菜、藥材為主。
黨委書記
主持全面工作。
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主持政府工作。分管安全生產、財政、招商引資、財源建設、政府采購、全面深化改革、固投、應急管理等工作,
黨委副書記
分管黨群、鄉村振興、改廁、住建、危改、社工部工作、政協、民政等工作
鄉黨委委員、政法委員、人大主席
主持人大工作。分管黨管武裝、退役軍人事務、社會工作、平安建設(含禁毒、防范處理邪教、打擊傳銷、失信聯合懲戒)、法治政府、治超、信訪、普法和司法、鐵路協調、國土、未成年人保護等工作
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統戰委員、人大副主席候選人
分管基層黨建、人事、統戰、老干部、全面小康建設等工作,協助人大工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分管紀檢監察工作、巡視巡察、黨風廉政建設、機關作風建設等工作
黨委委員、宣傳委員
分管宣傳、發改、水庫移民管理、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團委、文化、旅游等工作
副鄉長
分管辦公室(含史志、政令暢通、“四化”管理、檔案工作、信息報送管理、公車與辦公用房管理、機關衛生、后勤)、績效考核、教育(含防溺水安全)、勞動保障(含醫保、社保、城鄉就業服務和大眾創業、村級勞動協理員建設)、政務服務與政務公開、工會、民政、殘聯、衛計、食品藥品安全、科技、婦聯、市場監管、科協、供銷社、愛國衛生與創建等工作
副鄉長
分管農林水、畜牧、經管(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農電、環保等工作,協助固投工作
(一)黨政黨建綜合辦公室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大樓三樓,負責人:唐清
工作職責: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
(2)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參謀作用、助手作用、提供信息作用、協調組織作用,為黨委、政府獻計獻策;
(3)嚴格按照公文處理辦法,及時做好文件的收發、登記、擬辦、承辦、催辦、傳閱、清退、立卷歸檔等工作;
(4)做好各種宣傳報道工作。保守秘密,認真做好各種會議的會務安排,負責記錄、整理和保存各種會議資料;
(5)協調領導與領導、領導與部門、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督促檢查各部門的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反饋信息;
(6)認真做好考勤、車輛、食堂等后勤管理工作,認真開展政務公開,做好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工作;
(7)完成鄉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經濟發展辦公室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大樓二樓,負責人:湯春生
工作職責:
(1)負責轄區經濟發展規劃的制訂和落實;負責一、二、三產業的指導、管理和發展;負責招商引資、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管理等工作;
(2)負責為企業發展、招商引資提供各項政策服務,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其他工作;
(3)負責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村集體經濟發展、集體資產管理;負責指導農村專業合作社組織發展;
(4)負責貫徹執行鄉村振興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5)負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6)負責擬定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工作措施、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鄉村振興工作的統籌協調、服務指導和監督管理;負責鄉村振興資金和項目的監督管理;負責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
(7)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其他工作;負責農業等工作的行政管理。
(三)生態辦公室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大樓二樓,負責人:劉小平。
?????工作職責:
(1)負責轄區內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
(2)負責收集村(社區)的環保信息和問題,受理群眾關于生態環境問題的來信來訪,上報本鄉鎮內各類生態環境問題;
(3)負責開展常態化污染隱患排查,督促企業三廢治理和達標排放工作;負責秸稈、垃圾等禁燒工作;負責轄區內餐飲、汽修、家具、食品加工等地方油煙、噪音、廢氣、污水等污染防治;負責督促落實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措施工作;
(4)負責轄區內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工作;
(5)指導村(居)民委員會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督促、引導村(居)民參與各類環境保護活動。
(四)平安法制和應急管理辦公室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大樓二樓,負責人:向春華
工作職責:
(1)負責轄區社會治理、信訪維穩、平安建設、禁毒、掃黑除惡、網格化服務管理、鐵路護路聯防、反邪教、國家安全等工作;負責協調推動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和風險、社會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工作;
(2)負責轄區應急管理工作,加強基層綜合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3)負責轄區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狀況的監督檢查,協助上級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4)負責轄區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抗震救災、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防滅火、道路交通安全、公共衛生、食品藥品安全、動(植)物疫情等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等工作;負責社會事務、退役軍人服務等工作行政管理。
(五)鄉紀委辦公室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辦公大樓一樓,負責人:羅惠
工作職責:
(1)監督檢查基層黨支部、黨員干部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黨的方針政策、鄉黨委、政府各項規章制度的情況;
(2)協助鄉黨委抓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監督檢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
(3)受理基層黨支部、黨員和領導干部違反黨紀政紀的信訪和舉報;
(4)調查處理基層黨支部和黨員、領導干部違反黨紀政紀的行為或提出處理建議;
(5)受理黨員、黨員領導干部及行政干部不服黨紀政紀處分的申訴;
(6)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黨風黨紀和廉潔從政的教育、宣傳、調研等工作;
(7)做好執法監察工作;
(8)承辦好鄉黨委、政府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交辦的有關工作。
(六)財政所
辦公地址:岔頭鄉辦公大樓三樓,負責人:謝巖山
主要職責:
(1)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
(2)負責支農資金的預算安排和監督管理使用;
(3)管理監督政府預算單位收支;
(4)負責涉農資金的發放;
(5)負責村級財務管理;
(6)負責農村低保資金的發放和新型農村醫療資金的收取和管理;
(7)參與和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和綜合配套改革。
(七)司法所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辦公樓四樓,負責人:蔣春紅
工作職責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重大疑難民間糾紛調解工作;
(2)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3)代表鄉人民政府處理民間糾紛;
(4)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和法治教育工作;
(5)組織開展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的過渡性安置和幫教工作;
(6)負責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7)協助基層政府開展依法治理和行政執法檢查、監督工作;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有關工作。
(八)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辦公樓二樓,負責人:向鐘華
工作職責:
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以鄉鎮名義開展執法工作,同時作為綜合執法平臺,統一領導轄區內派出(駐)機構的執法力量和資源,實行聯合執法;負責轄區內日常執法活動和重大案件線索巡查,主要負責轄區內衛生健康、文化旅游廣電體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城鎮管理、應急管理(含安全生產、消防、森林防火等)、交通運輸、市場秩序、農業、水利、林業、自然資源、農村住房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行政處罰及相關行政強制和監督檢查工作,并接受有關上級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九)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辦公樓二樓,負責人:龍金
工作職責:
負責轄區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教育、衛生健康、社會工作、助殘、民政、社會救助、兒童福利和養老服務、老齡、慈善、革命老區管理、統計、科技科普、公共服務等事務性工作;負責轄區內文化宣傳、旅游開發、廣播影視、文物保護、體育、文化隊伍建設、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等事務性工作;負責組織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和文藝演出等公益服務工作;負責新時代文明實踐相關工作;負責行政審批、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管理、電子政務、大數據管理、信用體系建設等事務性工作;負責鄉鎮本級和上級下放的所有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辦理;負責協助承辦“12345”市長服務熱線的交辦事項;負責政務服務導辦、幫辦、代辦等工作;負責按要求完成鄉鎮便民服務大廳及網上服務平臺建設,確保鄉鎮本級和上級下放的所有政務服務事項進駐便民服務大廳辦理業務;負責對進駐便民服務大廳審批和服務事項、委托事項集中辦理的組織、協調和指導服務;負責進駐窗口人員的管理培訓和日常考核工作;負責受理、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和中介服務事項的投訴舉報;負責政務信息統計匯總工作:負責協助指導、督促轄區村級便民服務點建設和管理服務。負責轄區內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土空間規劃、村鎮規劃及建設、集鎮改造、地質災害、耕地保護、農村建房、土地與房屋征收補償安置等事務性工作;負責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維護等事務性工作;負責田長制相關工作。
(十)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辦公樓四樓,負責人:廖雙敏
工作職責:
負責為農業農村發展、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提供技術保障和服務;負責農業、畜牧水產、農機技術推廣應用與指導、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農村經營服務等事務性工作;負責動物疫情排查、畜禽強制免疫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組織實施、防疫宣傳、疫情報告與應急處置、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事務性工作,受委托開展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農業植物檢疫等事務性工作;負責轄區水利基本建設規劃與實施,水利工程和水利設施建設管理及開發利用、協調組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移民開發、河長制等事務性工作;負責保護森林資源、林政林地管理、造林綠化、林長制、林業科學技術推廣、加強林區生態建設、森林防火與病蟲害防治等事務性工作。
(十一)退役軍人服務站
辦公地址:岔頭鄉政府辦公樓四樓,負責人:楊開林
工作職責:
主要負責轄區內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來訪接待、來信辦理、心理疏導、權益維護、政策解答、法律服務以及涉退役軍人輿情的收集、引導等工作;負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優待經費發放、走訪慰問、數據采集、資料管理、匯總分析等工作;負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就業創業服務和政策咨詢,協助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承辦自主就業退役軍人招聘會、推介會、就業論壇等,搭建就業創業、困難退役軍人軍屬幫扶援助平臺;協助做好退役軍人戶籍關系、組織關系轉移等工作,配合做好基層黨組織以及退役軍人流動黨員納入基層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工作;負責指導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工作;負責退役軍人信息服務管理及其他退役軍人服務相關事務性工作。
統一辦公電話:7520016
辦公時間:冬季: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夏季: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