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與面積
洗馬鄉位于東經110°25′57″~110°31′27″,北緯27°15′35″~27°21′37″。市境東部,距市政府駐地黔城鎮東北方向直線距離63.2公里,雪峰山東麓,東接溆浦黃茅園鎮,南接洞口縣渣坪鄉,西鄰塘灣鎮及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北與溆浦縣黃茅園鎮接壤。轄區南北長11.05公里,東西寬9.1公里。總面積66.76平方公里。
2024年,全鄉轄稠樹腳村、巖背后村、洪家沖村、老樹溪村、三角溪村、古樓坪村、洗馬潭村、花柳坪村、中和村、甘田沖村、鐵山溪村。計11個村、131個村民小組。有戶數6003戶16293人,常住人口9831人。
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東西高,南北低,其間夾有以平溪河為中線的南北走向的狹長田壟。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硫礦、花崗巖等。屬資水水系。支流有巖背后溪、黃泥洞溪、木蘭溪、大泥溪等。最大溪流為平溪,自東北至西南流經巖背后、老樹溪、洗馬潭、中和等村,全長8公里,流域面積66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5立方米/秒。
滬昆高速公路溆浦連接線貫通全境,距離滬昆高速公路出口12公里。241國道縱貫南北,所有各村都通水泥公路,104個村民小組全部通公路,其中80%的村民小組實現水泥硬化。已經安裝太陽能路燈800余盞。
二、名稱的由來
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率軍隊入川時途經此地,因人困馬乏在潭邊停下,扎營休息。人馬經過潭水洗滌后,都顯得神采奕奕,諸葛亮不禁隨口吟詩“悉心煉志,馬背行軍”,并在此駐軍數月,又幫當地老百姓架橋,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就把此地稱為洗馬潭,一直沿用至今,約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
三、建制的沿革
民國初改為太平鄉,1949年10月屬黔陽縣二區,1955年改屬黔陽縣雪峰區,1956年6月建洗馬鄉,1958年公社化時與塘灣鄉合并,公社駐地塘灣,社名洗馬人民公社。1961年調整公社體制時與塘灣分開,成立洗馬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銷公社體制,成立洗馬鄉人民政府。
四、行政區劃分
2016年經建制村合并,現全鄉轄稠樹腳、巖背后、洪家沖、洗馬潭、花柳坪、老樹溪、三角溪、古樓坪、中和、甘田沖、鐵山溪等11個行政村,131個村民小組,共6003戶16293人,常住人口以易姓、周姓、肖姓三姓為主,其中易姓人家占比最高。
五、環境與資源
洗馬境內崇山峻嶺、谷深坡陡,東西群山對峙,南北走向為狹長山谷。資江源頭——平溪河流經全境,有5個村的村民居住在平溪河兩岸,全長8千米,流域面積66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其余6個村村民居住在平溪河支流的小山谷里,主要支流有巖背后溪、黃泥洞溪、木蘭溪、大泥溪等。最高點一腳踏三縣,海拔1329米,最低點八角田,海拔533米,鄉政府駐地洗馬潭,海拔546米。年最高氣溫38.5℃,最低氣溫零下5℃,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硫礦、花崗巖等。經過多年植樹造林保護,現洗馬共有林地面積67274.9公頃,其中退耕還林3088畝,生態公益林19275.2畝。
六、面臨的問題
洗馬鄉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一是經濟質效不高,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工業和服務業基礎薄弱,抗風險能力不足。二是基礎設施待加強,山區交通瓶頸制約發展,農田水利設施亟待升級。三是人才短缺問題突出,專業技術人才匱乏,鄉、村干部服務“三農”能力有待加強。四是生態保護壓力大,農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務艱巨,生態修復任重道遠。五是公共服務短板明顯,教育、醫療資源不足,社會保障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條目】
一、黨建引領是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
稠樹腳村充分發揮村支兩委戰斗堡壘作用,以村集體經濟發展為突破口,走出一條特色產業振興之路。村黨支部書記主動擔當,帶領村支兩委成員深入調研本村土壤、氣候條件,結合市場需求,錨定脆柿種植產業。通過積極向上級爭取政策支持和項目資金,順利建成80畝脆柿種植基地。為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經濟效益,村支兩委持續發力,規劃將脆柿基地規模擴展至110畝以上。在推進過程中,黨員干部帶頭流轉土地、協調矛盾,主動學習先進種植技術,組織村民開展技能培訓,用實際行動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如今,脆柿基地不僅成為村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更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生動詮釋了黨建引領鄉村產業發展的強大動能。
二、文化振興促旅游
洗馬鄉擁有全國傳統古村落古樓坪村、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雪峰斷頸龍舞、易圖境畫苑、易孔昭舊居、易氏祠堂建筑群等一大批文化旅游資源,是全省群眾文化之鄉。2016年洗馬鄉古樓坪村被評為“全國第四批傳統古村落”;2018年投入資金300萬,修建300米進村道路、道路指示牌及易孔昭故居。該鄉主動融入洪江市雪峰山旅游線路,以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后大門為定位,全面加快保護和開發。現在進行古村落的一期保護開發項目,已完成進村道路擴寬和易孔昭舊居的修繕工程等。近年來,洗馬鄉提出以美景(環境)、美食(特色飲食)、美人(人文)為導向,做好宣傳,講好故事。洗馬鄉歷史悠久,生態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洗馬的鍋面、牛血湯、紅薯干等位列洪江市“十大小吃”;國內著名花鳥畫家易圖境老先生正是洗馬鄉花柳坪人;洗馬鄉的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豐富,每年的重陽節、春節,各村都會舉辦文化活動……圍繞這些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推動旅游與特色文化、優勢產業的融合發展,實施“旅游+”模式,在旅游開發中加強工農融合、文化帶動、生態返利,實現各村集群式發展。謀劃古樓坪、花柳坪、巖背后“歷史人文游”,洗馬潭、中和“農業觀光游”、洪家沖、鐵山溪“果品采摘游”、稠樹腳、甘田沖“休閑養生游”,老樹溪、三角溪“民俗風情游”五大板塊,構筑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時,計劃建成一批精品民宿,讓游客不僅能來,還能留下來。2 024年春節期間洗馬鄉以“舞動洗馬潭,點亮新洪江”為主題,參照“村超”形式隆重舉辦“雪峰斷頸龍”舞龍比賽,同時開展鬧龍燈和傳統禮儀、特色小吃、地方戲曲、古村古街等展示展演,使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并以此為契機,著力推出具有洗馬特色的“雪峰斷頸龍”之鄉、秀才之鄉、禮儀之鄉、美食之鄉、長壽之鄉等品牌和名片,有效推動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建設和發展。
三、吉喔喔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
吉喔喔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坐落在風景秀麗,生態優美的洪江市洗馬鄉大塘村海拔800米的虎形山。2014年由返鄉創業人郭小敬、易永強帶領周邊實干青年籌建。2015年5月經洪江市農村經濟管理局批準,并于10月,由洪江市畜牧水產管理局通過檢驗合格頒發《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2016年完成“吉喔喔”商標注冊,從此開啟了合作社規范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成長之路。目前養殖面積500余畝,其中有180余畝金秋梨,110余畝太子參;欄舍面積2000平方米,土雞存欄5萬只,年出欄10萬只;懷化土雞專賣店6個,銷售點11個,與懷化世紀華聯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現有固定員工20人,流動員工每年2000人/次,帶動貧困戶共20多戶100多人脫貧致富。創始人郭小敬夫妻表示未來5年內將加大研發創新,完善吉喔喔月子雞品牌體系,完善原種—養殖—加工—銷售—配送產業鏈系統。落實一線城市實體體驗店,品牌邁上一個臺階,成為國內知名的原種雞品牌領導者。
四、2024年繼續在洪江市推廣學習洗馬鄉鄉村振興工作“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模式經驗做法
洗馬鄉引領小微企業及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鼓勵易稼坊蔬菜種植合作社,解決貧困戶就業崗位20多個,為脫貧戶增收15萬元。易稼坊的健康發展有效解決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問題,提升了紅薯市場價值,由每公斤0.6元提高到1.5元,2020年收購量達20余萬公斤,直接創收20余萬元。
【特色亮點工作】
2024年,洗馬鄉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艱巨卻成果斐然。全鄉共建設高標準農田4730畝,占全市建設面積的50%,投資金額達1069萬元,惠及6個村。項目共新建機耕道42條16870米;機耕道防護坎12處2502米;機耕橋17座;像一條條脈絡貫穿田間,為農業機械化作業鋪設道路;修建溝渠59條14941米,清澈的水流如靈動的絲帶,潤澤著每一寸土地;建成攔水壩15座,有效調節水資源,保障農田灌溉。因項目建設效果顯著,得到上級部門高度認可,決定追加208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機耕道防護坎修建,該項目正處于緊張的招投標階段。同時,鑒于洗馬鄉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的突出表現,又新增洪家沖、鐵山溪兩個村納入建設范圍,投資額220萬元,計劃建設1000畝,該項目已于2024年12月動工。
【大事記】
一、雜交水稻制種
農村改革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鄉農業農村發生了深刻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作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第二故鄉,我市與中國水稻文化有著頗為深厚的淵源,洗馬鄉作為全市水稻種植的重要基地,更是秉承了袁隆平先生特別能吃苦,特別能鉆研,特別能堅持的精神,致力將水稻制種產業打造為洗馬鄉的重要標簽。2018年7月份,洪江市農業農村局對洗馬鄉雜交水稻制種現有規模進行了系統規劃和布局,確定了千畝核心示范區域,村民種植積極性再次提高。雜交水稻制種2020年實現產量242噸,產值1850萬元,繼續帶動村民勞動致富。目前,洗馬鄉已經逐步形成了雜交水稻制種1600余畝的高效農業生產格局。
二、人物
(一)長壽之鄉——百歲老人
洗馬鄉是省級環境優美鄉鎮,也是遠近聞名的“長壽之鄉”。這里青山綠水,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62%。洗馬鄉現有百歲老人兩人,洗馬潭的易圖勛、王愛和。洗馬鄉尊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濃厚,年內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對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登記造冊,現全鄉高齡老人約490人。對80歲以上高齡老人按20元/(人·月)的標準、9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按50元/(人·月)的標準進行了打卡發放、百歲老人按500元/(人·月)的標準進行了到戶發放,并完善了老樹溪村、洪家沖村兩個老年活動中心示范點。
(二)鄉醫——李曉正
李曉正,湖南省洪江市洗馬鄉花柳坪村醫生。“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于2013年1月12日正式揭曉,李曉正被推選為“特別關注鄉村醫生”。2013年1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親切接見。被評選為2012年度懷化“十大新聞人物”。
李曉正,從醫41年,始終把老百姓的健康當作自己的事,給80歲以上老人免費治病,70歲以上的老人看病只收成本費。同時,他熱心幫助關愛留守老人和孩子,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被稱為他們的“健康守護神”。
“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于2012年10月22日在北京正式啟動。洪江市推薦的“全國最美鄉村醫生”候選人李曉正受到了央視記者的關注。他們一行專程從北京趕到洪江市,對鄉村醫生李曉正進行為期五天的跟蹤拍攝,已于2012年12月2日結束。李曉正事跡報道將在中央一套和新聞頻道播出。
(三)畫家——易圖境
易圖境,字森庭,湖南黔陽縣(今洪江市)人,1921年5月——2022年7月1日,著名花鳥畫家。曾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懷化學院教授、湖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湖南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客座教授、湖南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湖南九歌書畫院院長。易圖境從事國畫研究創作八十余年,作品筆墨厚重,質樸自然,情趣萬千。在藝術創作中,大膽嘗試用濃重的色彩表現對象,開創了中國畫焦墨重彩畫風的先河。著名畫家黃永玉、湯文選、李世南、陳白一,美術評論家薛永年、劉勃舒、王魯湘、程大利、周韶華等先生對易圖境的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2014年,易圖境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易圖境》,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其藝術傳略被載入《中國美術家人名大辭典》《當代國畫家大辭典》《中國新聞人物》等專業辭典。
洪江市雪峰山下美麗的小山村—花柳坪村,是易圖境的故鄉。喜歡畫畫,還喜歡收藏美術作品的父親影響了易圖境的一生,促使他走上了繪畫藝術之路。易圖境先后就讀于華中高等藝術專科學校和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我國著名畫家陳國釗等前輩藝術家。
2008年,懷化學院始建易圖境美術館。建館以來,易圖境已經將他的170幅大寫意花鳥、山水畫精品及20個繪畫瓷瓶無償捐獻給了懷化學院,為我國高等院校的藝術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享譽中國美術界,其大寫意花鳥畫作品已經深得五湖四海、萬千百姓的喜愛,可盛名之下,他依然樸實自然如一平凡老人。
三、“甜甜的洪江”網絡歌曲創作
2020年初,洪江市委宣傳部、洪江市委網信辦、洪江市稅務局主辦了“甜甜的洪江”網絡歌曲創作大賽,經過網絡投票、大眾評審、專家評審三輪環節綜合評審,由洗馬鄉干部職工自編自導自創曲目《洗馬潭》榮獲銅獎,詞作者唐建平,洗馬鄉黨委書記;詞作者易慧姣,洗馬鄉政府干部;曲作者吳俊成,2012年-2015年洗馬鄉大學生村官,現在懷化市鶴城區黃金坳鎮政府工作;演唱者楊俊,2013年-2015年洗馬鄉政府干部,現在洪江市委辦工作;視頻制作唐耀洲,洗馬鄉政府干部。這是一群在洪江市洗馬鄉工作、工作過的年輕人懷著對洪江市、洗馬鄉濃濃的愛和情懷所創作的歌曲。其詞曲古風翩然、曲韻優雅,生動演繹洗馬鄉的千年歲月和如畫美景。激發了民眾對家鄉的熱愛,凝聚了民心,唱響了主旋律和正能量,得到了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推介,并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發布,社會反響持久而熱烈。
黨委書記
主持洗馬鄉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鄉長
主持政府工作,分管財政、民政、審計、殘聯、退役軍人管理,負責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建、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工作。
副書記
分管基層黨建、鄉村振興、黨政辦公室(節能)、政務服務政務公開、發展與改革(重點項目建設、固投、產業發展)、商務(招商引資)、工信、優化營商環境和服務園區企業、工會,聯系政協工作。負責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工作。
洪江市洗馬鄉黨委委員、政法委員、武裝部長、人大主席
主持人大工作;分管政法 (平安建設、警務、信訪維穩、禁毒、普法)、武裝、衛健(計生協、健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負責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建、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工作。
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統戰委員、人大副主席
分管黨建、人事、組織、統戰、群團(老科協、關工委、團委、科協、婦聯、未成年保護等)、機關支部工作,輔助人大工作;負責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工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主持鄉紀委(監察室)工作;分管黨風廉政建設,督查問責工作;負責分管領域基層黨建、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工作。
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鄉長
分管宣傳(社科聯)、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文旅、教育(防溺水、校車安全、教育督導、雙減)、科技、統計、衛健(計生協、健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負責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建、安全生產工作;聯系古樓坪村。
洪江市洗馬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分管自然資源(規劃、宅基地審批)、綜合行政執法、住建(危房改造、傳統古村落保護、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負責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建、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工作。
副鄉長
分管農業農村(縣域經濟發展)、林業(森林防火)、水利(防汛、集鎮供水管理)、畜牧、經管、供銷、重點民生實事、農電、協助鄉長管理生態環保工作;負責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建、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生產工作。
一、洗馬鄉人民政府內設機構及職能
黨政辦公室:
1. 承擔黨委、政府的日常事務,負責綜合性文稿起草、公文處理、檔案管理等工作。
2. 組織協調各項工作,做好會議組織、接待、工會、后勤保障等工作。
3. 完成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負責人:蔣理濱
黨建辦公室:
1. 負責基層黨組織建設,指導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
2. 做好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3. 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思想、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
4. 協調做好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
5. 完成黨委交辦的其他黨建相關工作。
負責人:李佳燕
經濟發展辦公室:
1. 制定并組織實施鄉經濟發展規劃,促進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
2. 負責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協調和服務工作。
3. 指導和服務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4. 負責雨露計劃、特崗人員、脫貧戶以及監測戶等工作。
5. 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經濟發展相關工作。
負責人:肖軼雯
平安法治和應急管理辦公室:
1. 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矛盾糾紛。
2. 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鄉村建設。
3. 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組織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
4. 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制定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和救援工作。
5. 協調相關部門做好消防、交通安全等工作。
6. 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平安法治和應急管理工作。
負責人:孟玲、易思穩
綜治行政執法大隊:
1. 依法開展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維護鄉域內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穩定。
2. 負責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和糾正。
3. 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4. 做好行政執法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
5. 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行政執法工作。
負責人:易思穩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1. 負責農業技術推廣、培訓、申報補貼和服務工作,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2. 指導和服務農村土地流轉、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工作。
3. 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農業生產資料的監管和服務。
4. 做好畜牧獸醫、漁業等相關工作,推動種養殖業發展。
5. 負責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6. 宣傳貫徹落實國家農業、農業技術和農村經濟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了解、反映農民群眾在發展農業生產中的問題與要求。
7. 承擔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下達的農業技術推廣項目,承擔鄉鎮政府委托的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試驗、示范、推廣任務,開展技術宣傳與培訓,支持農民技術協會、研究會等群眾性服務組織并開展科技推廣工作;認真開展本地區化肥、農經、農膜、種子、種苗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服務工作。
8. 協助鄉鎮政府制定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農業技術措施;積極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技物配套服務工作。
9. 受鄉政府委托負責做好農業承包合同、合同糾紛仲裁工作;做好農村財務、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指導工作,組織實施農村審計、農村會計培訓;調查農村經濟收支情況統計工作。
10. 負責本鄉水政、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搞好鄉鎮境內水利規劃,協助鄉鎮政府搞好防汛、抗旱、水利興修、鄉鎮供水節水、水土保持以及水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工作,協助做好水事案件的查處工作。
11. 協助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做好全鄉農機安全監理、農業安全生產、監定和農機事故處理工作;做好農機市場的服務工作;搞好基層農機服務體系建設。
12.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農業相關工作。
負責人:廖橋林
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
1. 負責民政、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工作。
2. 做好教育、文化、體育、衛生健康等公共服務工作。
3. 負責殘疾人權益保障和老齡工作。
4. 組織開展村建設和村服務工作。
5. 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社會事務相關工作。
負責人:汪松華
退役軍人服務站:
1. 負責退役軍人的信息采集、登記和管理工作。
2. 做好退役軍人的優撫安置、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3. 開展退役軍人的走訪慰問、幫扶解困等工作。
4. 組織退役軍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務活動。
5. 完成鄉黨委、政府和上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負責人:石鵬
生態環境事務中心:
1. 負責鄉域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實生態環境政策和措施。
2. 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
3. 負責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做好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工作。
4. 協助相關部門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
5. 負責鄉域內的國土、農村宅基地等工作。
6. 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生態環境相關工作。
負責人:向萬松
綜治中心
辦公地址:洗馬鄉政府司法樓一樓
1.開展宣傳培訓。認真做好治保、調解、綜治協管員以及群防群治隊伍的教育、管理、培訓和考核等工作;形式多樣地精心組織開展政策、法律法規和綜治平安建設系列宣傳活動。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綜治維穩和平安建設工作。
2.掌控維穩信息。依托綜治辦,以情報信息主導維穩工作,多層次,全方位組建維穩情報信息員隊伍,及時廣泛收集,分析研判涉穩情報信息,為鎮黨委、政府會牢牢掌握維穩工作主動權當好參謀助手。
3.受理群眾來訪。統一受理群眾來訪來信,科學有序分流處置信訪事件,及時反饋辦信辦訪結果,方便群眾訴求,暢通信訪渠道。
4.排查矛盾糾紛。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依托大調解工作平臺,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職能作用,統一受理、調解、處理各類矛盾糾紛和群眾來信來訪。
5.加強社會管理。組織做好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和反邪教等工作;協調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生產的管理、教育與預防工作。
6.落實防控措施。按照誰管理、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協調、督促指導本轄區村、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面提升社會治安防控水平。
7.指導平安創建。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和平安建設的方針、政策與部署要求,從本地實際出發,精心組織開展“平安村”、“平安企業”、“平安校園”、“平安家庭”等基層系列平安創建活動。
8.組織專項整治。定期分析治安和社會穩定形勢,排查治安亂點、摸清找準治安突出問題與癥結,及時組織開展專項整治,確保一方平安穩定。
9.處置突發事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苗頭),要積極應對,科學有序組織協調,想方設法采取有效措施,妥善果斷處置各類突發性和群體性事件(苗頭)。
10.督導責任落實。認真配合上級部門督促檢查本村、企業、學校等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書的執行情況,以及完成鄉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有關工作情況,兌現考核獎懲措施。
負責人:孟玲
洗馬鄉林業站
辦公地址:洗馬鄉財政所一樓
工作職能:
1.宣傳貫徹黨的各項林業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
2.加強自身政治、業務學習,提高政治、業務素質,做好林業生產的技術咨詢服務;
3.做好森林病蟲害預防和防治等組織工作,檢查落實防治措施;
4.配合上級主管部門搞好造林規劃設計,做好施工指導監督和項目驗收等工作;
5.協助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嚴格執行限額采伐管理,及時搞好采伐區作業設計,檢查監督采伐情況;
6.負責林地保護管理工作,做好轄區內征占用林地的統計報告工作;
7.配合有關部門搞好山林糾紛的調處工作;
8.認真貫徹執行《森林防火條例》,搞好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及時查處森林火災案件;
9.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和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它任務;
負責人:易濤
規劃建設環保服務中心
辦公地址:洗馬鄉政府大樓一樓
職責:
1.負責鄉村建設規劃的監督管理,負責小城鎮建設規劃及鄉村綠化、環衛、環保、市容等工作。
2.負責鄉村道路建設規劃;管理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協助上級主管部門或受上級主管部門委托依法查處違法違章建筑,改善鄉鎮發展條件。
3.負責土地和礦產資源監測、調查統計、執法監督;受理轄區內農村村民建房用地申請,協助做好國家建設需要使用集體所有土地和鄉村公共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審核和報批工作;承辦土地登記、發證初查初審工作;落實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負責轄區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管理,實施耕地保護和土地用途管制。
4.完成鄉黨委、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負責人:許波
水管站
地址:洗馬鄉水管站
職能:
1. 規劃建設與管理:負責洗馬鄉供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及驗收、水利工程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定期檢查評估,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 。
2. 運行維護:承擔供水設施日常運行、維護,建立用水計量體系,保障工程正常運轉與資金收益,保障集鎮用水。
3. 節水與應急保障:開展節水宣傳推廣,制定供水應急預案,處理山塘湖泊突發事故,防止水污染,保障居民用水安全與節水意識提升,做好防汛及轉移工作。
負責人:易賢湖
洗馬鄉辦公地點:洪江市洗馬鄉洗馬潭村
春夏季作息時間:上午 8:00——12:00 下午:3:00——6:00
秋冬季作息時間:上午 8:00——12:00 下午:2:30——5:30
聯系方式:0745-759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