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水利攻堅交出“進度單”
1377口山塘煥新,52.4公里渠道暢通,年度任務完成近九成
11月14日,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全市農業灌溉水源保障工程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截至目前,山塘清淤、渠道暢通兩大年度重點任務完成量已突破87%,為區域糧食安全與特色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水動力”。
在中方縣花橋鎮龍場村,汩汩清流涌入田間,源源不斷潤澤著當地的特色產業。誰曾想,這里曾一度渠道滲漏嚴重,成為困擾當地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為了解決農民用水問題,市水利局通過“政策+需求”導向、“黨員+群眾”合力,暢通“中梗阻”渠道項目有效提升了渠道輸水能力,保障了農業生產用水,成功打通了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為糧食穩定增收提供了基礎保障。
“山塘蓄不住水,渠道通不到田”曾是困擾懷化山地農業發展的核心難題。面對這一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今年初,市水利局精準施策,明確了完成1535口山塘清淤、暢通60公里“中梗阻”渠道、提升2.385萬畝山上經濟作物灌溉保障面積的三大攻堅目標,全面打響了疏通農業“命脈”的攻堅戰。
為確保工程高效推進,全市創新構建了“清單+調度”的管理工作體系,通過臺賬化管理細化責任、“周調度、月通報”機制實時督導,全面形成責任明確、層層壓實的推進格局。曾經因水源問題而發展受限的油茶、柑橘等特色產業片區,如今因水而活、產業因水而興。山塘蓄水能力的有效恢復與渠道輸水效率的大幅提升,讓曾經的“望天田”真正變成了“豐產田”。
“工程建設與長效管護必須同步推進。”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力沖刺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年度目標的同時,已著手建立并完善山塘、渠道的長效管護機制,將通過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經費、創新管護模式,確保這些水利設施能夠持續發揮效益,為懷化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的水利支撐。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山塘清淤1377口,達年度任務的89.71%;暢通“中梗阻”渠道52.4公里,完成87.33%;提升山上經濟作物灌溉水源保障面積2.025萬畝,進度達84.9%。三項核心指標均大幅超越時序進度要求。
(全媒體記者 蘇明珠 通訊員 肖勇 諶藝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