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

發布時間:2025-10-29 16:07信息來源:懷化市統計局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發揮比較優勢,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延續向上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韌性與活力持續展現。

一、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1.經濟大盤“穩中有進”,“好”的趨勢更加明顯。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95.38億元、增長6.0%。從三次產業看,一產提升明顯,二產支撐明顯,三產拉動明顯,具體來說:第一產業增加值192.76億元、增長3.9%,對經濟增長貢獻率8.3%;第二產業增加值438.95億元、增長6.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30.1%;第三產業增加值963.67億元、增長6.2%,對GDP增長貢獻率61.6%。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2.1%、27.5%和60.4%。

2.工業發展“勢頭持續”,“穩”的態勢更加鞏固。1089家規模工業1-8月實現營收868.16億元、增長13.3%,完成利潤總額48.09億元、增長18.5%,營收利潤率有所回升;1-9月,工業經濟頂住壓力在較高基數上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質”與“速”同步提升,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4%。增長面持續擴大,復蘇成為主旋律。分行業看,多數行業實現企穩回升,是支撐全市工業大盤穩定的核心力量,在列統的36個工業行業中,2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累計正增長,增長面達到75%。制造業強勢引領,“壓艙石”作用突出。制造業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總量達79.6%,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4%,高于全部規模工業3.0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累計貢獻率高達104.7%,拉動增長8.8個百分點。重點行業表現亮眼,新動能持續釋放。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成為最耀眼的明星行業,增長24.9%,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累計貢獻率高達39.7%;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表現出爆發式增長,累計增速66.3%,貢獻率為10.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10.3%的穩健增速貢獻了12.3%的貢獻率,拉動工業增長1.0個百分點。

3.投資領域“亮點突出”,“進”的動能更加強勁。1-9月,全市抓實項目建設,以項目之“進”促經濟發展之“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1%。文旅融合打造增長新引擎。第五屆湖南省旅游發展大會成功舉辦,天問島、榆樹灣文旅商綜合體、圖博館等系列億元以上重點文旅項目帶動全域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9.8%,拉動投資效應明顯。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激增28.7%,高于全部投資19.6個百分點,領跑各領域投資增速,其中儀器儀表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主要增長極。產業投資亮點頻現。第二產業在產業投資中表現突出,同比增長17.4%。工業投資貢獻顯著,同比增長18.1%,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6.0%,“兩新”政策帶動明顯,設備和工器具購置快速增長、增速達26.5%,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4.消費市場“升級擴容”,“新”的支撐更加有力。1-9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6%。基本生活類商品穩中有升。1-9月,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法人單位中,糧油食品類、飲料類、日用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9.6%、9.1%、12.0%、10.6%。以舊換新相關商品保持較快增長。1-9月,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法人單位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2.7%,其中高能效等級家電商品零售額增長68.0%;通訊器材類增長60.2%,其中智能手機零售額增長69.7%。限上住宿餐飲業消費增長穩定。1-9月,全市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零售額同比增長13.1%,住宿業實現營業額同比增長5.1%,餐飲業實現營業額同比增長5.5%。

5.農業生產“穩步推進”,“韌”的特性更加顯現。1-9月,全市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330.34億元、增長4.0%、較上半年提升1.0個百分點。經濟作物種植規模持續擴大。1-9月,懷化本地特色農產品產量較快增長,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產量生產穩中有升,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88.43萬畝、增長3.2%,總產量達133.14萬噸、增長4.5%,黃桃、金秋梨、葡萄等山區特色水果集中上市,成為農業產值新增長點。中草藥材高速增長。1-9月,全市大力推動中醫藥產業鏈發展,積極引進優質企業,全市域內以以百合、玉竹、黃精等特色品種為主導中草藥材產值達10.87萬噸、增長30.6%。部分行業實現恢復回升。1-9月,全市家禽出籠2461.38萬羽,同比增長1.2%,較上季度回升14.7個百分點;水產品總產量6.18萬噸,同比增長5.2%;生豬出欄283.25萬頭、肉牛出欄13.85萬頭,降幅較上半年均有所收窄。

二、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問題

1.工業增長有所回落。增長勢頭有所放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雖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但連續4個月出現回落,較上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同時,仍有9個行業處于負增長區間,包括專用設備、印刷、儀器儀表等,這些行業的持續萎縮不利于工業經濟的均衡健康發展。行業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勢聚集于部分行業,如有色金屬和文教工美兩個行業貢獻近50%增長,四個大類行業中有三個為負增長,特別是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大幅下滑,若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逆轉或相關政策調整,將對整體工業增速產生不利影響。部分裝備制造業表現疲軟。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速4.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速5.5%)等代表工業制造水平的行業運營平淡;汽車制造業以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加值總量占比分別為0.5%、0.1%,總量占比過小,拉動作用有限,表明我市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2.終端市場需求不足。房地產相關持續低迷。盡管穩樓市政策出臺,但房地產市場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市場信心修復仍需時日,其下行壓力持續傳導至上下游產業,1-9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4.7%,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8.1%,9月底在庫房地產企業268家、同比減少42家,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7.3%,導致房地產業(K門類)增加值下降1.5%。服務業企業規模偏小。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僅392家、居全省第10位,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等五個行業門類企業個數均不足30家,其中房地產業只有8家。1-8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同比增長僅5.3%,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戶均營業收入僅0.27億元。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發揮“港產城旅”牽引力。大力推進國際陸港建設,圍繞物流集散、臨港制造等領域,做強支柱企業,加快拓展海內外市場開放引擎,同時以鶴中一體化建設推進城市更新與基礎設施升級,優化城市功能品質,增加優質供給,并借力全省旅發大會成果及特色舉措形成以港促產、以產興城、以城帶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環格局,牽引全市的高質量發展與能級躍升。二是發揮需求提振內生力。進一步吸引民間資本優化投資結構,聚焦重點產業、重點行業引育民營企業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加快技改工業、多式聯運、科技服務等新興領域建設。進一步培育新型消費業態優化消費結構,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大力發展夜間經濟、賽事經濟、銀發經濟、文旅經濟、直播經濟等新業態,打造榆樹灣商業綜合體等特色消費景點,持續釋放內需潛力,提升懷化消費品牌吸引力、感染力、傳播力。三是發揮三次產業核心力。聚焦“5+10”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綠色農產品為基點,扎實推進農業普查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契機持續“優一產”;以先進制造為支撐,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方向,積極引育行業龍頭,延長箱包皮具、新材料、先進裝備等制造業鏈條、形成區塊鏈、提升附加值加力“強二產”;以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為依托,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開發特色文旅線路和文創產品,吸引區域內外消費者,集文化、商業、旅游于一體,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壯三產”。

撰稿:黃如玉

復審:廖文忠

終審:楊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