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金監管關乎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錢袋子”。11月12日,記者從懷化市醫療保障局獲悉,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多措并舉落實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現已推動全市醫保從業相關人員備案登記率穩定超過96%。
近年來,醫保基金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部分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依然屢查屢犯、屢禁不止,傳統監管模式只能處罰醫藥機構、無法“監管到人”“處罰到人”。
在此情況下,今年3月1日起,懷化市醫保局貫徹落實《國家醫保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藥監局關于建立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4]23號)和《湖南省醫療保障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湘醫保發〔2025]4號)等文件規定,對相關人員2025年1月1日以后發生的違法違規違約行為進行責任認定和記分管理。簡而言之,通過建立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對違規責任人進行記分管理,將監管觸角延伸至具體責任人,讓真正的違規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推行的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著重從醫保支付這一關鍵環節入手,對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實行“駕照式記分”。通過梯度記分的形式,引導醫務人員從源頭上加強誠信意識和自律管理,防范犯罪行為,全力促進醫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努力保障公民醫療保障合法權益。
市醫保局負責人介紹,實行的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將在對定點醫藥機構作出行政處罰或協議處理的基礎上,由作出處理的部門認定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根據行為性質和負有責任程度等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記分。記分檔次分為1至3分、4至6分、7至9分、10至12分。
對違法或違反服務協議的定點醫藥機構的相關責任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明確處罰。一個自然年度內記分達到9分的,將暫停其醫保支付資格1至6個月,暫停期內提供服務發生的醫保費用不予結算(急救、搶救除外);一個自然年度內記分達到12分的,將終止醫保支付資格,終止期內所提供服務發生的醫保費用將不予結算。其中,由于小的違規行為累計記滿12分的,終止之日起1年內不得再次登記備案;一次性記滿12分的,終止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登記備案。
制度實施以來,全市醫療保障系統先后召開專題會議,全面動員和部署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落實工作,多次組織市本級醫保支付資格培訓、召開全市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培訓會,認真與市本級和縣級所有醫保部門、定點醫藥機構詳細解讀制度內容、備案流程、計分規則及管理要求,確保制度不折不扣執行到位。
目前,全市已累計對相關人員實施計分管理超100人次,計分管理已產生實質性規范與震懾效應,有效促進了醫療服務的規范化和基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下一步,懷化市醫保局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不斷完善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落實機制,推動醫療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媒體記者 楊麗紅 通訊員 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