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10 10:43 信息來源:洪江市教育局
循序漸進 銜接有度
讓更多孩子平穩順利邁入小學
——洪江市幼兒園促進幼小銜接工作典型經驗介紹
自2021年我園被評為洪江市幼小銜接試點園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幼兒身心發展和年齡特點”為出發點,積極創設多元化、多層次、多種類的環境,著力培養幼兒入學準備能力,讓更多孩子平穩順利邁入小學。
一、構建長效機制,確保幼小銜接工作有序推進。一是建好一個攻堅小組。建立由教研員、園長、骨干教師組成的幼小銜接攻堅小組,用集體智慧專攻幼小銜接研究的堵點和難點,幫助解決課程、教法等研究中的實踐問題。采取集中培訓和專題教研相結合,讓全園教師加入到幼小銜接工作隊伍中來,共同研討出幼小銜接工作計劃、教學內容、家長工作等具體內容,形成比較成熟的工作方案。二是提升兩種能力素質。圍繞提高幼小銜接的能力素質,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實施意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了解兒童行為習慣和心理特點,掌握幼兒園、小學教育目標及要求。圍繞做好入學準備和提高入學適應能力,突出抓好《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學習,不斷增強教師雙向主動銜接意識,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實現三個具體改變。建立與洪江市幼小銜接試點校“芙蓉小學”協同合作機制,為兒童搭建從幼兒園到小學過渡的階梯,推動雙向銜接,有效改變銜接意識薄弱。建立家、校、園三方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銜接機制,做到科學銜接、穩妥銜接,不斷改變過度重視知識準備的問題。建立行政推動和家長共同參與的機制,整合多方資源,實現有效銜接,改變了銜接機制不健全的狀況。
二、做足前期準備,助力幼小銜接工作循序漸進。一是做到思想準備在早。組織開展“走進小學”大班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小學,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激發孩子上小學興趣。二是做到全面鍛煉在前。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等,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以健康身心邁入小學。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組織開展戶外自主游戲(安吉游戲)、早操、民間游戲、戶外體育游戲、籃球和跳繩訓練等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孩子們堅強毅力和互幫互助的精神。三是做到生活習慣在小。以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為重點,把勞動教育貫穿于一日活動全過程。幼兒在家時:引導家長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建立勞動打卡制度,讓幼兒和家人一起每周完成整理衣物、擦桌子等一件家務活。幼兒在園時:晨間讓幼兒與老師一起做入園準備,掃掃地、擦小椅子;午餐時與老師一起分發碗筷、分餐;午睡后,自己穿衣服,和老師一起整理床鋪等。同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開展“幼兒自理能力比賽”,通過這些效仿式勞動,使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主動參與勞動的好習慣。四是做到學習培養在先。堅持“喚醒激勵”,灌輸“付出才有收獲”,讓教育回歸本質。將“閱讀節”活動貫穿始終,廣泛開展親子閱讀、親子書簽、圖書漂流、經典誦讀等讀書活動,抓實爸爸媽媽進課堂講故事、故事大王、親子繪畫等互動交流活動,培養幼兒“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強化多方聯動,推動幼小銜接工作穩中求進。一是施教主體主動教導。針對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在目標、內容、任務方面有所不同的問題,教師在區角游戲、角色游戲中提供與小學生活息息相關的材料,讓幼兒提前適應小學生活。同時,利用晨間談話活動,圍繞“我向往的小學生活、我心中的小學老師、參觀小學生活”等話題,組織幼兒一起進行談話交流,激發幼兒向往小學美好生活的興趣。二是家園協同聯動引導。通過訪談、座談、問卷和家長會等多種途徑,了解家長在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方面的困惑、問題及建議,幫助家長解決兒童銜接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狀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實現家、園、校合作共育。三是園校同頻互動輔導。組織承辦全市小學與公(民)辦幼兒園“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研討活動,邀請專家懷化市幼兒園羅榮輝園長為全市幼兒園、小學解讀幼小銜接工作,學習好經驗和新方法,助力工作有效落實。充分發揮試點園輻射帶動作用,開展幼兒園教學觀摩活動,做好現場答疑解惑,促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