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31 16:41 信息來源:洪江市教育局
洪江市托口鎮中學
10月14日,托口鎮中學開展了本期的竹編花籃勞動實踐課。為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熱愛家鄉的情懷,扎實推進五育并舉,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間技藝,特將托口享有聲譽的地方特色文化——托口竹編花籃手工藝引進校園的青少年宮興趣班,讓勞動回歸生活,以豐富的勞動教育形態和學習形式提升學生的勞動幸福感。
一、竹編花籃勞動實踐活動進課堂
為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增強勞動教育的趣味性和親和力,早在2017年,我校將托口獨具特色的本土傳統文化——竹編花籃手工藝引進我校。
我校聘請了本地具有四十余年編織經驗的張克翠老人為校外輔導老師,并安排楊英明和王明秀等老師組織學生一起學習這一傳統手工藝,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養了不少竹編工藝制作專業教師,每周定期給學生傳授竹編技藝,帶領同學們了解竹編文化,體驗竹編技藝,提升動手技能,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受力。我校通過課堂講座和現場傳授竹編花籃制作手工藝,目前已有200多名學生熟練掌握了整套竹編工藝技術,編織的花籃產品有3個頭的船籃、5個頭的小花籃、3個頭的圓盤,還有竹筐、竹簍等10多種竹藝加工品。學生們手指翻飛,在竹篾間撒歡,體驗著托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外聘老師張克翠老人在學校青少年宮竹編室為學生講解竹編技巧)
二、竹編花籃勞動實踐活動進教程
我校非常重視竹編花籃活動的開展,設立了近兩百平方米的竹編室,無論從經費還是人員的安排上,都把花籃編織放在重要位置。由于花籃編織技術較為復雜,共有排底、團絲、穿底、撿花、摧花、上筐、刷邊和上系等程序,為了大范圍傳承花籃編織技術,目前學校組織人員聯合竹編工藝制作師將這一傳統的竹編手工藝編寫成《托口中學竹編花籃》教程,一改過去幾十年來口口相傳的習俗,使這一傳統手工藝能代代相傳,還將編織花籃的步驟拍成視頻,用于日常勞動實踐課和竹編花籃教學,讓學生閱讀、觀看、學習。學生深刻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后贊嘆不已,竹編花籃要手腦并用、知行合一,看似簡單的動手實踐卻是托口數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使學生逐步了解、熟悉并掌握竹編花籃編織也是一個增智、增能、礪心智的過程。
(洪江市托口鎮中學耗時半年編寫的《托口中學竹編花籃》教程)
三、竹編花籃勞動實踐活動進社會
勞動教育必須扎根于實踐、走近社會,才能有肥沃的生長土壤和強勁的生命力,學生對小家、大國和愛的感知不應止于了解,而在于體驗、感知和實踐。在2017年4月19日,我校成功地舉辦了湖南省鄉村少年宮活動現場會,2017年5月19日,又成為全國鄉村少年宮建設項目推進會的現場,其中花籃編織興趣小組得到各級領導和同行們的肯定。同年我校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18年4月,我校花籃編織參加了懷化市第六屆中小學生實踐工作坊藝術展演,榮獲一等獎;2018年11月19日——11月22日,我校花籃編織興趣小組師生8人赴長沙參加了湖南省第六屆中小學生工作坊藝術展演,榮獲一等獎。2019年1月,我校花籃編織興趣小組榮獲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二等獎。2022年,我校關工委組織帶領學生開展五一勞動節“竹編義賣·愛心助學”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認可。竹編花籃勞動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一技之長,還培養了學生們團結協作、耐心細致和樂于助人的優良品格,手作的竹編花籃載滿了學生滿滿的愛心和純真的笑聲,讓學生們在勞動實踐中用自己的勞動成果為貧困學子帶來了愛的溫暖,體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擔當與責任。
(洪江市托口鎮中學五一勞動節“竹編花籃助學義賣”活動,本校學生向選購花籃的愛心人士主動介紹自己編制的花籃)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勞動提倡“做中學、學中做”,我校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讓竹編進課堂、進教程、進社會,鍛煉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傳承和發揚竹編文化,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我校以勞動致敬勞動者,通過豐富多彩和身體力行的勞動體驗,增強了學生勞動意識,體會了勞動的幸福感,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懷,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校將不負時代,面向未來,扎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構建以勞潤德、以勞正心的勞動教育新模式,引領優質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