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0 11:26 信息來源:洪江市自然資源局
2021年,我局將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改革創新,搶抓機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歷屆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扛起“三高四新”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的政治責任,深刻把握兩大戰略的內在邏輯,統籌謀劃,一體推進,緊扣市委、市政府“一核三區,協調發展”重要戰略部署,以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機制為主線,以守土有責,護土有方,動土有據,用土有據為準則,不折不扣地履行自然資源管理和服務職能,為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一、工作思路
(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切實扛起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擔當。
一是堅決貫徹中央、省、市及我市反腐倡廉各項工作部署,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項制度。二是嚴肅執行黨紀黨規,加強紀律建設,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決維護黨的權威,執行黨的政策,確保政令暢通。三是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圍繞“上廉政黨課、讀廉政手冊、看廉政警示片”等活動,積極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活動,營造機關廉政文化氛圍。繼續在重要節點,敲響警鐘,提前打好“預防針”,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做好區域發展要素保障。堅持把推動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提高資源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把優化資源供給結構作為戰略重點,統籌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加大流量,推動資源要素保障提質增效。要合理安排年度建設用地計劃,重點保障重大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民生項目,做到“地等項目”,堅決杜絕因用地問題影響項目落地,提前做好謀劃,實施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優先保障重大產業項目、脫貧攻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民建房和我市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目等合理用地需求。多措并舉做好財源建設,強化經營土地理念,著力做好儲備土地的招商和儲備土地的出讓工作,堅持規劃先行、“凈地”出讓原則,包裝重要地塊并積極和相關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接,最大化爭取土地出讓收益,加強閑置用地清理力度,有效提升我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緊緊抓住“增減掛鉤”和耕地占補指標交易該類政策,籌措更多資金鞏固全市全面脫貧攻堅成果。以落實國務院30條真抓實干工作激勵措施、省政府25條真抓實干工作激勵措施為抓手,切實提高爭取項目資金的意識,深入研究國家支持地方的政策動向,吃透中央各項補助資金的分配方法、投向重點和發展趨勢,緊密結合洪江市情、民情以及在國家各項戰略中的定位,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力爭取得更大的突破。
(三)嚴格國土空間規劃管理,構建資源管理體系。要正確處理好保發展和保生態的辯證關系,既抓保障,又促集約。要站在統籌我市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推進農業特色產業小鎮高質量發展等角度,全面整合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等各類空間規劃,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夯實“雙評價”和“三調”這個基礎,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切實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加強協調性,構建科學合理的全域資源規劃管理體系,為后續科學統籌全域經濟建設繪制可靠“藍圖”。
(四)以防災減災為主線,筑牢人民群眾安全防線。地災防治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面對當前全市汛期嚴峻形勢,我局將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繼續加強落實汛前排查,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核銷、新增工作,準確更新數據。修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地災預警反饋機制和緊急情況信息報送機制,加大宣傳、培訓、應急演練工作力度,提升人民群眾防災救災意識;全力推進防災項目實施落地,落實后續各項經費保障,加強各級各部門聯動協作,根本提升我市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能力。
(五)聚焦生態保護,堅決守住底線紅線。土地、礦產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特別是耕地保有量指標和基本農田保護指標,是必須堅持的紅線和不能隨意觸及的高壓線。要以“長牙齒”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全市耕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要繼續深入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落實國家耕地保護督察反饋、月清三的問題整改,鞏固“大棚房”、“違建別墅”問題清理整治成果,要按臺賬逐一整改銷號,整改情況要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信息要及時規范上報。從嚴抓好衛片執法檢查,重點查處涉及破壞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堅持一案雙查,建立健全公檢法系統移交機制,切實筑牢全市自然資源保護的最后一道屏障。積極開展涉及各類自然保護地省級礦業權退出工作,穩步開展全市砂石土礦專項整治和綠色礦山建設,全面完成2021年非煤礦山關閉任務。同時,加強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法治培訓,積極營造保護耕地、依法用地、節約資源、保護資源的濃厚氛圍。
(六)以民為本,加強社會民生保障。一是服務于民,穩步推進各項不動產登記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掃尾,建立農房一體確權登記工作日常化、便利化、規范化。二是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指導思想和“尊重歷史,注重現實”的工作原則,依法調處土地權屬爭議,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三是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完善網上審批功能。爭取實現80%的政務服務事項可上線申報,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方式。
二、重點工作任務
(一)不折不扣完成好自然資源部門相關業務工作
1.穩步推進各項不動產登記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掃尾。嚴格按照上級巡視整改要求,按時間節點全面解決不動產登記相關遺留問題。
2.完成洪江市城鎮標定地價制定、集體建設用地基準地價制定、農用地基準地價制定和洪江市城鎮基準地價更新工作。
3.確保我市新增建設用地報批滿足全市經濟建設需求。
4.繼續深入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落實國家耕地保護督察反饋、月清三的問題整改。嚴厲查處違法用地、土地閑置、違規建房、非法開采等行為,確保土地和礦產資源管理有序,衛片執法達到上級要求。
5.強化規劃管理、審批和執法監管。科學統籌謀劃國土空間規劃,按進度組織洪江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盡快完成初步成果,力保2021年完成上報審批。啟動安江鎮、江市鎮、托口鎮3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試點,力爭年底全面完成所有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全面開展并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歷史文化名城專項規劃、耕地與永久性基本農田專項規劃、城市設計規劃的編制。建立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基礎地理信息系統、“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和數據庫。
6.按“一崗雙責”要求,筑牢自然資源領域安全生產防線,穩步提升全市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加快實施避險搬遷和重大隱患點的項目治理。繼續加強打非治違、土地違法領域監管與巡查,確保依法查處非法開采、違規用地行為,同時確保不出現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7.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0.5萬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保持在33.69萬畝,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擬實施1萬畝土地整治項目(提質改造、糧食產能指標)。待三調成果公布后,初步計劃實施2000畝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并根據國家政策要求,開展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工作。根據部省開展的耕地動態監測情況,及時按相關部門要求開展好被凍結的我市指標的解凍工作。
(二)全力做好土地儲備經營和耕地開發、增減掛鉤相關工作
1.有序推進市治土地收儲和開發利用管理工作。重點推出現有存量土地開發,配套完成相關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全年完成1.5億元經營性土地出讓收入目標。
2.搶抓政策機遇,充分挖掘耕地開發和增減掛鉤兩項后備資源和做好指標交易工作,擬計劃與長沙地區對接,補充耕地指標交易事項,力爭完成2000畝指標交易,交易額達2.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