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0 08:44 信息來源:洪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工信局2022年工作要點
2022年市工信局將以中央、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委第十二次黨代會、懷化市委和洪江市委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為指示,緊盯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聚焦“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圍繞省“三高四新”戰略和懷化市“三城一區”建設,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工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抓手,實現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發展。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關于新時代推進湘西地區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意見》《洪江市實施“三高四新”工業強基倍增計劃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以及《加快洪江市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積極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黨代會精神,緊抓經濟運行、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全力開拓我市工業發展新局面。
二、主要目標
(一)經濟指標
——規模工業增加值全年預計同比增長9%。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全年預計完成2.3億元。
——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全年預計完成27.5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規模以上電力、熱氣及水生產增加值全年預計完成12.1億元,同比增長5%。
——全年預計培育規上企業7家。
(二)重點產業
圍繞《洪江市實施新型工業強基倍增計劃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以及《加快洪江市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筑、生物醫藥、新能源、綠色食品加工四大優勢產業鏈。
裝配式建筑產業鏈。以智能化產品生產、部件制造、設計咨詢、施工安裝等為主。目前鏈上企業達11家,重點扶持以四維集團為龍頭帶動裝配式建筑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鏈。以中間體提取為主,現鏈上企業有9家,重點扶持宇昌生物、惠瑞科技、林泉藥業、楹鼎科技、德惠公司等龍頭企業。
新能源產業鏈。以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生物質燃料等清潔能源開發為主,利用我市大中型水庫、電站庫區蓄水資源,加大抽水蓄能資源的勘測,加緊資源開發利用。
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鏈。以原材料生產、農產品加工、包裝儲存、冷鏈運輸、銷售體系為主,大力發展多樣化、多層次的綠色食品精深加工業,引導加工企業和新增產能向優勢農產品產業聚集,用現代工業化生產模式經營農業產業化體系。
(三)重點項目
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班子”的原則,重點抓好2022年的重點項目。一是抓好洪江市信息化基礎工程,預計投資5600萬元,建成5G基站160個,完成配套設施設備安裝;二是抓好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預計投資4463萬元,新建110KV托口變電站以及110千伏線路14.8千米、光纜14.8千米;三是抓好洪江市10KV及以下農網改造工程,預計投資3000萬元,完成2022年預安排項目和增加批次項目工程建設任務;四是抓好湖南永正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年產2000萬罐青錢柳涼茶飲料生產項目,預計投資4200萬元,建成辦公樓食堂、食品加工車間各一棟,完成生產線安裝;五是抓好復雜釩礦清潔提取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項目(第一期),預計投資1000萬元,完成120噸五氧化二釩/年規模復雜石煤提釩中試示范生產車間建設。
三、工作舉措
(一)抓經濟運行調度監測。一是加強工業相關指標調度,逐月分析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確保工業用電、工業稅收等指標穩步增長,特別是監測好托口電站、安江電站、玉龍水電、匯豐水電的運行情況,防止水電行業產值大起大落而影響規模工業增加值。二是加強與統計、發改、高新區等部門的銜接力度,形成合力,配合協調自然資源局、商務局做規上采礦業、規上信息產業的摸底和資料入庫。三是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走向,加強調研,針對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四是指導企業做好聯網直報工作,數據應統盡統。五是加大匯報協調力度,就GDP的相關支撐指標,督促電信、郵政與上級對口部門匯報對接,爭取在數據分攤上高于懷化平均水平,同時主動到懷化市統計局、懷化市工信局匯報,在指標評估上給予支持。
(二)盤活存量企業
1、技術改造盤活一批。一是加強對企業指導、培訓。增強企業技改升級意識,讓企業領導者認清當前強化企業技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科學把握企業技改的方向。抓住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新機遇,明確技改的重點和路徑,強化技改與產品研發的聯動。三是協助企業申報獎補資金。積極協助愿意技改的企業申報制造強省、技術升級改造等方面項目資金,做到該爭的份額滴水不漏。2022年重點抓好三興爐料、安紡、振遠釩電、洪江錳業等企業的技改。
2、強鏈延鏈補鏈盤活一批。一是突出特色謀劃。堅持市場導向,精準分析現狀,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特色產業發展方案。二是堅持重點突破。每個產業鏈優選1-2個產業、2-3家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持續推進“個轉企、企轉規、規轉股、股上市”,支持企業改造技術、提升品質、打造品牌、推進標準化生產,集中力量突破,加快培育一批頭部企業。三是強化科技支撐。積極培育領航企業、龍頭骨干企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優質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圍繞精深加工攻關,通過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品科技含量,提高企業競爭力。2022年重點抓好四維集團、宇昌生物、林泉藥業等龍頭企業培育。
3、提升產能盤活一批。一是突出企業幫扶。通過幫扶,解決企業環評、原材料、資金、用地等問題,使企業能正常生產,增加產能。二是開展產線升級、產房擴建。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的生產線,大力提升企業裝備生產快速響應能力,提升產能。2022年重點抓美森竹木、盛翔牧業、百禾農業、安億玻璃等企業。
(三)加大企業幫扶
1、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對2021年度虧損的港翔管樁、安紡、林泉藥業、四維預拌站、黔橋粉磨、百禾農業等6家企業,針對虧損原因,幫助企業制定扭虧方案,落實“五個一”機制。領導每月走訪企業一次,幫扶隊員每周一次幫扶情況匯報,每月為幫扶企業辦一件實事或解決一個難題;積極幫助企業包裝1個項目爭取政策扶持,幫助企業完成一項科技創新任務。通過“紓困增效”幫助企業扭虧為盈。
2、開展重點企業常態化幫扶。繼續對全市58家規模企業及重點培育的規下企業按“穩產保收”、“挖潛增收”、“盤活增效”分三類進行幫扶指導,實施“一企一策”,精準施策。二是堅持“三級”調度會商機制,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環評、辦證、賬款結算、融資、營商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3、加大重點稅源企業運行調度。一是對納稅50萬元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安排專人聯系,動態建立問題清單。二是精準分析,了解企業生產銷售、繳稅增減變化原因,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定期調度會商,限期解決問題。三是對銷售未達到增值稅起征點的規模工業企業開展上門指導培訓,建立健全財務核算體系,規范財務管理,特別是對一些生產規模較大但沒有繳稅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核實其生產經營情況,確保稅收征收不出現漏征、少征。
(四)推進產業鏈招商。一是搶抓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歷史機遇,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成渝雙城經濟圈,圍繞產業鏈缺失環節和發展短板,梳理和包裝“建補延強”的招商項目。二是建立完善產業鏈項目庫、客商庫,開展靶向精準招商。三是圍繞裝配式建筑、新能源、生物醫藥、綠色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鏈,重點開展“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加強與落地企業的聯系,在延伸企業發展合作上下功夫,聯合企業,主動上門招商。
(五)突出項目建設。一是強化重點項目跟蹤工作機制,“一對一”、“保姆式”全力做好跟蹤對接。二是強化重點項目服務,全面摸排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積極協助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環評、生態紅線、阻工等問題,強化服務保障力度。三是強化重點項目調度,實行每周一調度,每月必須到現場調度一次,并及時將各項目調度情況進行匯總。
(六)信息化建設。一是5G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聯合三大運營商和鐵塔公司,按照2022年規劃目標任務,開展好5G基站建設及自然村4G基站、光纖項目建設。二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大與國投公司的對接,謀劃好數據交換中心及應急指揮中心建設。三是積極引導規模企業“上云”、“上鏈”。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數字平臺等開展工業制造設計定向化訂制,企業管理標準化設計,市場開拓終端化等服務。利用中小企業服務平臺,開展重點企業負責人培訓,提升企業法人現代管理能力和政策領悟能力。
(七)抓好節能降耗。一是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加強“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從源頭上減少消耗。二是積極發展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產業,充分利用灣溪、洗馬、托口、岔頭等地的低風速資源,引進開發低風速資源的分散式風電項目,協助配合推進大唐華銀龍船塘風電等項目。三是強化能耗管控,鼓勵我市企業錯峰生產,同時加大技術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設備,優化生產工藝,降低企業在生產環節的能源消耗。力爭2022年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5個百分點。
(八)其它中心工作。一是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繼續開展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工作。同時抓好農網改造,使供電能力進一步增強,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二是按“管行業必管安全、管生產必管安全”的要求,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黨政同責,以最嚴的紀律,用最硬的措施抓好系統安全生產。三是推進企業改制,完成煤炭公司、家俱廠、金峰織造三家企業職工安置掃尾工作,加快僵尸企業退出。四是強化用電秩序整治,開展用電秩序專項整治,依法打擊電力違法行為,加強電力行政執法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業務能力,規范執法程序,保證執法公平、公正、公開。五是轉變作風,壓實責任,堅持以人民利益為中心,持之以恒抓好系統信訪維穩工作。在系統內常態化、持續性開展掃黑除惡治亂工作,以行業亂象治理為重點,建立起掃黑除惡工作長效機制。六是保證日常工作正常運轉。嚴格落實各項目標管理,做好績效考核、政府工作報告、保密、創文、創衛、檔案管理、政府督查等各類目標管理工作的落實,及時報送各類資料。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嚴格執行機關財務制度,做好預算編制和經費管理。發揮工會職能,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做好學習培訓等工作。
洪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