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5 15:34 信息來源:洪江市科學技術局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科技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洪江市科技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三高四新”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工作為重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創新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圓滿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現將主要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學篤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一是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不折不扣地持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既按規定動作開展,又結合科技工作實際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三是通過不斷創新學習方式和強化學習意識,堅持學用結合,在提升全體黨員干部政治思想素質的同時,推動了各項工作落實。
二、黨建主體責任工作落實情況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實抓牢政治建設、思想建設
1、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政治紀律教育,以“三會一課”和“支部主題黨日”教育等形式,引導全體黨員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黨史”教育,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習《準則》《條例》等重要內容,制定學習方案、明確學習計劃,采取中心組學習、集中培訓、支部學習會、專題黨課等形式,推進教育培訓。強化干部職工政治意識,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上級黨委和市委重大決策部署。
2、加強思想意識形態工作。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認真落實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制度,并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一崗雙責”的要求,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黨組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主抓分管股室的意識形態工作,對職責范圍內的意識形態工作負領導責任。黨組書記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決自覺地、主動經常地、全面具體地在局黨組會、黨員大會、全體干部職工會等強調要向黨中央看齊,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中央政令暢通。黨組今年召開4次以上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共開展13次學習研討。
3、繼續堅持中心組學習和機關、支部學習制度,扎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嚴格落實中心組每月1-2次固定學習、局黨支部堅持“三會一課”等制度,持續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體系的學習教育,及時組織學習中央、省委、市委、洪江市重要會議和重要講話精神,鼓勵黨員干部參加各類業務培訓和上級黨組織學習培訓。
4、切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實清廉教育和反腐敗工作。開展革命傳統、中華傳統美德和清廉教育,組織全局黨員干部參觀清廉教育基地王有為故居、參觀洪江市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展廳學習教育基地,著力加強黨員干部思想道德建設和清廉教育。加強人文關懷,及時掌握黨員干部的思想動態和利益訴求。落實談話制度,結合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以及廉政約談等談心談話要求,支委委員與委員、分管領導等談心不少于2次,支部書記與黨員、職工每年談心不少于2次。
5、加強隊伍(班子)建設。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建立班子成員學習制度,不斷加強對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方針政策和本職工作相關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班子成員的領導能力;二是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三是真抓實干,不斷提高班子成員決策的科學性和工作的實效性。四是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提高行政效能。
6、做好人大政協工作。認真貫徹不落實中央、省 、市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已發接受人大監督,按要求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一件。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按要求參加政協會議和活動,按要求答復政協提案,主動接受民主監督改進工作。
7、做好統一戰線工作。高度重視統戰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明確黨組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定期研究民族和宗教工作,加強民族宗教政策的學習和落實。積極聯系和團結黨外人士,物色和推薦新的社會階層人士1名。完成本單位海內外僑情調查工作。
8、做好黨管武裝工作。積極宣傳國防動員,落實全民國防教育工作。
9、做好政法工作。按要求做好平安建設工作,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完成毛發檢測,落實禁毒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要求,強化法治政府建設理念,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編制了科技法律法規口袋書,有計劃、有重點的部署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任務,重點圍繞《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等法律法規學習,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完成了網上普法學習。
10、黨建帶群建工作。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局黨組十分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并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積極完成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群團組織各項工作。積極組織干部職工捐款,及時完成科協組織的科普活動,積極參與科普信息員注冊及答題活動,聯合婦聯申報“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一個。
(二)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嚴抓作風建設
1、嚴格落實責任,著力構建責任體系。強化責任擔當,層層傳導壓力,深化“定責、履責、考責、問責”四位一體的責任體系建設,明確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目標責任,分解工作任務,列出具體工作項目,明確牽頭領導,落實責任股室和責任人,做到反腐倡廉與具體業務相互融合、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強化了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多次召開黨組會,認真研究解決黨建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局黨組織設置、黨員發展教育管理、黨內“三會一課”、黨內民主建設等基礎性工作。
2、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堅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創新載體、豐富內容,利用固定學習日、支部主題教育、黨課、全體干部職工會議集中學習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文件和典型案例,持之以恒開展反腐倡廉學習教育活動。加強對中層干部、關鍵崗位以及新提任、新錄用黨員干部理想信念、黨規黨紀、從政道德、崗位廉政等方面的教育,規范從政行為,促進廉潔自律。
3、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鍥而不舍糾正“四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細則,緊盯“四風”新形式、新動向,持之以恒糾“四風”、轉作風,抓住關鍵時間節點,抓牢具體問題,尤其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防“四風”反彈回潮。
三、2022年重點任務和主體業務落實情況
(一)抓關鍵指標,努力完成承擔懷化績效考核任務
一是重點任務指標。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三季度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完成10.66億,排名懷化第九,同類縣市第七;增速為19.18%;排名懷化第四,同類縣市第三。2.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企分兩批進行申報,第一批3家、第二批5家,皆已通過評審,待上級部門正式下文和頒發證書。3.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合同登記項數累計54項,懷化排名第五,同類縣市第五。增速285%,懷化排名第五,同類縣市第三。4.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37家(任務數35家),懷化排名第七,同類縣市第四。增速27.59%,懷化排名第七,同類縣市第六。5.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地方財政科技支出累計總量4941萬,同比增長96.69%。
二是高質量發展指標。1.研發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GDP)之比。省統計局10月發布的“2021年研發經費投入年報”數據顯示,我市2021年研發經費支出1.65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34.55億元。研發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比為1.22%,懷化市排名第八,同類第四。2.技術合同成交額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三季度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完成2.78億元,三季度GDP預計完成99.25億元,占比2.8%。懷化排名第六,同類第三。1-11月,技術合同成交額預計完成2.92億,完成全年任務數。3.每萬家企業法人中高新技術企業數。當前,高企第一批已申報3家,成功認定并下文。第二批5家企業提交高企申報資料,等待上級部門審核。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R&D)活動企業占比。省統計局10月發布的“2021年研發經費投入年報”數據顯示,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占比47.37%。懷化排名第九,同類第六。5.基礎研究支出占研發支出比重。省統計局10月發布的“2021年研發經費投入年報”數據顯示,我市基礎研究支出占研發支出比重2.5%。懷化排名第十二,同類第七。6.研發人員占比。省統計局10月發布的“2021年研發經費投入年報”數據顯示,我市研發人員占比0.26%。懷化排名第十,同類第七。7.當地工作的外國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經對接懷化市科技局,縣市區不具備國外專家引進備案資格,各縣市區該項指標都計滿分。
(二)財源建設工作。全口徑任務數608萬,截至11月份完成565.6萬。市本級財源建設任務545.9萬,截至11月份537.5萬。年底可以完成全部任務。
(三)完成“四上”企業培育。通過挖掘、指導、培育、申報,成功培育1家“四上”企業入庫,圓滿完成任務。
(四)爭資引項工作。2022年度爭資引項任務數為69萬,截至2022年12月,我局共組織各企事業單位申報了28個科技計劃項目,擬申報項目資金共504萬元。目前,獲立項項目13個,立項金額161萬元,項目資金到位81萬元,超額完成本年度爭資引項工作任務。
(五)安全生產工作。局黨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認真履行成員單位職責,按照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工作要求,狠抓工作落實,不斷強化各項安全措施,較好地完成了安全生產工作任務。
(六)加強科技宣傳和普及,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環境
充分利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日”等有利時機,組織科技骨干在各企業、各鄉鎮開展科技政策法規、科技項目申報、高企申報、科技型中小型企業申報等方面的宣傳。5月23日,由科技局牽頭,聯合多家市直機關單位的專項業務人員在黔城鎮世紀華聯超市門口開展了“2022年洪江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活動通過設置科普宣傳咨詢點、科普知識答題、分發宣傳資料、科普展板介紹、咨詢交流等形式與市民互動,向市民宣傳農業科技、糧食安全、衛生健康、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等知識。整個活動期間共計擺放宣傳展板40余塊、發放宣傳資料8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2000余人次。洪江電視臺安排記者全程拍攝記錄此次活動,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七)實施科技項目帶動工作,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是做好項目申報工作。局領導班子始終把科技項目的申報與爭取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加強與省、懷化市科技部門的聯系,深入重點企業調研篩選,舉行項目申報培訓,嚴把材料審核關,推薦了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科技項目。截至2022年12月,我局共組織各企事業單位申報了28個科技計劃項目,擬申報項目資金共504萬元。其中,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項目2個,擬申報項目資金160萬元;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1個,分別為科技特派員項目3個、科普項目6個、省級科普基地認定1個、科技專家服務團項目1個,擬申報項目資金64萬元;懷化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5個,分別為鄉村振興項目6個、科技研發項目5個、院市合作項目4個,擬申報項目資金280萬元。目前,獲立項項目13個,立項金額161萬元。其中,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1項,立項資金約80萬元;省級項目獲立項8個,立項金額51萬元;懷化市級項目獲立項4個,立項金額30萬元。
二是完成項目驗收工作。嚴格執行《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湘科發〔2020〕69號)》等相關文件,對我市實施的科技計劃項目進行清單式監督管理。同時按照省、市科技局通知要求,組織并督促項目實施單位進行項目績效評價、“雙隨機一公開項目督查”、項目驗收。2022年開展了省級項目“黃精系統研究與全產業鏈開發與示范”督查和驗收、“一萬畝洪桉樟栽培基地建設及桉葉油素提取全產業鏈示范”績效評價及驗收、“梧桐眾創空間建設”督查和績效評價及驗收、“洪江市科技專家服務團”績效評價和驗收;市級項目“懷化市洪桉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驗收、“高附加值化學型樟樹良種選育與標準化栽培示范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績效評價及驗收。
(八)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根據省科技廳《關于組織開展湖南省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領導班子與懷化市科技局一道走訪企業,銜接高企申報事宜,幫助企業解決申報高企中的困難。認真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積極組織企業申報高企。今年高企申報分兩批進行,共8家企業提交了申報資料。當前,高企第一批3家、第二批5家已通過認定公示,待科技部正式下文和頒發證書。
(九)認真做好科技特派員工作。貫徹落實省、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人才引領驅動作用。一是壯大人才隊伍,爭取科技副縣長1名,省級科技特派員4名,市級科技特派員10名,選派縣級科技特派員87名,組成洪江市科技專家服務團,服務我市4個龍頭企業、89個村集體經濟組織。二是強化隊伍管理,出臺《洪江市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對科技特派員的日常管理,確保科技特派員服務產業發展有成效。三是深化產學研合作,以項目形式帶動產業科技創新,2022年由科技特派員與企業聯合申報項目9項,立項8項,項目資金約140萬元,其中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項目1項、省級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項目2項、省級科技專家服務團項目1項,市級市院合作項目4項,推動藍莓、洪桉樟、白芨、托口生姜、母溪黃桃、黔陽冰糖橙等產業科技創新。
(十)扎實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和管理工作。一是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評工作。為確保2021年獲得登記編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流失,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督促跟蹤企業重新填報信息表,并上報省科技廳審核,截至目前,2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已全部通過省科技廳審核,已獲得入庫登記編號。二是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根據《湖南省科技廳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的通知》,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此項工作,通過到企業積極宣傳,指導企業申報,截至目前,新認定洪江市鑫啟源粉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南宏釉涂料有限公司、懷化大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洪江市玉龍水電有限責任公司、洪江市安江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洪江市四維混凝土預拌站有限公司、湖南吉喔喔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洪江市三興冶金爐料有限責任公司、洪江市供水有限公司、洪江市安江供水有限公司、洪江市龍標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并授予入庫登記編號,超額完成今年指標任務。
(十一)認真落實企業研發準備金備案及研發財政獎補申報工作。今年我市完成研發準備金備案企業合計3家,完成線上研發獎補申報的企業有茂豐菊業、百禾農業、宇昌生物等3家合計金額5.12萬元,經省級科技、統計、稅務部門審核,茂豐菊業獲得省級研發獎補資金1.71萬元。
(十二)加強科技引導,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創新發展平臺建設。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緊抓懷化市國家農科園擴區選址的機遇,在洪江市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由科技局牽頭,成立工作專班,多次向各級領導匯報爭取,成功爭取懷化國家農科園核心區擴區安江鎮。同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創新的論述,積極跟進湖南省種業創新步伐,發揮洪江市“雜交水稻發源地”優勢,與懷化市共同謀劃在洪江市安江鎮創建懷化種業創新中心。目前,經多次與省科技廳、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對接,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二是完善創新服務。為完善洪江市省級高新區內部配置,提升園區服務創新創業的能力,為爭創“五好園區”打下堅實基礎,洪江市謀劃創建3個創新服務平臺: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洪江市工作站、科技企業孵化器、專家工作站。前期由科技局給出了具體建設而方案,并根據領導指示,于6月移交高新區和創投公司進行建設運營。目前3個平臺正處于裝修階段,其中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洪江市工作站預計在今年12月底向省科技廳申請掛牌,科技企業孵化器計劃在2023年申請市級掛牌,專家工作站并入科技企業孵化器。
三是引導企業創新。科技局積極組織和指導企業搭建創新平臺。2022年,引導百禾農業、永豐油茶、萬鴻機械、恒祺農業公司等企業創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織盛翔牧業、恒祺農業申報科技創新平臺項目;組織金土地農業公司進行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驗收。目前,恒祺農業申報的“藍莓良種選育栽培及產品精深加工研發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建設 ”項目獲立項,立項資金50萬元,并計劃在2年內創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存在的問題
一年來,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亦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科技創新環境有待優化。創新創業扶持力度不夠大,創新創業環境不夠優,創新創業意識不夠濃。二是高端創新資源缺乏。我市現有企業大部分屬于傳統資源型的產業,科技型企業量少,科技含量普遍不高,名牌產品少,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科技創新平臺層次不高,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不足,承載力、創新能力和意識有待于提升。三是符合入統高新技術領域條件的企業不多。我市主要以農業型企業為主,現有規模工業企業僅五十多家,且大多數企業仍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自有知識產權少,具備高新技術行業入統條件的后備企業不多。四是科技服務平臺總量偏少。現有平臺服務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人才和必備的科研設施,我市高新區、科技孵化器尚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吸引高新技術產業項目不強。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1、提升科技宣傳普及工作。依托“科技三下鄉”“科技活動周”“科普四進”等科普宣傳活動,繼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傳科普知識和科技政策。
2、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進一步深入企業摸底,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廣泛宣傳各項激勵政策,突出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和幫助符合申報條件企業申報。
3、加強項目申報和管理。一是做好政策研究,及時掌握省、市政策動向,有針對性地組織和指導企業申報。二是提前謀劃,建立科技項目庫,按照項目類型分批分類進行指導和包裝。三是加強項目監管力度,嚴格執行《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湘科發〔2020〕69號)》等相關文件,對我市實施的科技計劃項目進行清單式監督管理。同時按照省、市科技局通知要求,組織并督促項目實施單位進行項目績效評價、項目督查、項目驗收。
4、緊盯各項科技創新指標工作。一是協調統計、工信、高新區、稅務、財政等多部門聯動并形成合力,加強向上級匯報對接,爭取明年更好地完成各項指標任務。二是深入企業加強溝通,指導企業科學規范填報相關報統數據,做到應報盡報。三是進一步挖掘、篩選全市技術輸出合同,做好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工作。后續將著重深入挖掘“惠農性”技術服務合同,為明年的任務做準備。
5、強化科技人才工作。一是有增量。一方面到2023年洪江市專家服務團人數保持10-15%的增長,即爭取在現有101名特派員的基礎上,省級特派員增加1名、市級3名、洪江市本級5-8名以上。另一方面,有計劃地推進科技特派員行政村全覆蓋,到2023年底,爭取覆蓋率達50%(2022年覆蓋率45.8%)。二是優管理。開好科技特派員年初見面會、年終總結會2次會議,做好洪江市本級科技特派員選派工作,做好績效考核工作。三是強服務。強化服務意識,推進落實《洪江市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切實發揮科技特派員在服務企業、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引領作用。
洪江市科學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