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12 15:04 信息來源:洪江市民政局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全市民政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全國、湖南省、懷化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懷化市委市政府、洪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上級民政部門工作要求,全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以穩促進,完成、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強化系統思維,樹牢民政情懷,深化改革創新,突出品牌打造,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不斷推進洪江市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更上新臺階。
一、強化政治忠誠,努力打造民政事業發展新引擎
(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積極組織干部職工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精神。充分發揮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作用,落實支部集體學、青年理論學習研討、支部書記“上黨課”等制度,認真開展“三會一課”,進一步提高干部職工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忠誠捍衛“兩個確立”,自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懷化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及時研究破解制約民政事業發展瓶頸難題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二)全面提升黨建質量。嚴格執行《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認真履行黨建主體責任,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做到“四個同步”。從嚴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加強政治忠誠教育、黨性教育,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深化“三表率一模范”機關創建,進一步提高機關黨建質量。堅持黨建帶群建,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抓好統戰和群團工作,鞏固文明單位創建成果,提升文明創建水平。推進“五化”黨支部建設,抓好黨員發展工作,嚴格黨員教育管理。嚴格執行“三重一大”請示報告制度、民主決策制度,增強貫徹執行上級決策部署的自覺意識和能力。
(三)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民政局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堅持意識形態工作同黨建工作、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述職評議、績效考核制度,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及時分析研判民政領域意識形態動態趨勢和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有效防范、處置風險隱患。全面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
(四)堅決守好黨風廉政建設底線。把黨風廉政建設貫穿民政事業發展全過程,突出抓好依法行政、重點改革、項目建設與監管、作風糾治及責任落實,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嚴格正風肅紀,持續深入整治“四風”,全面推進“為基層減負”;深入開展“兩帶頭五整治”,深化用好“四種形態”,從嚴監督管理干部,常態化開展提醒談話、廉政約談、作風督查等活動,堅決查處玩忽職守、失職瀆職、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二、強化服務提升,奮力打開民政事業發展新局面
(五)全面打造洪江特色“民政品牌”。嚴格按照“干部提素養、工作提效能、服務創品牌、群眾得實惠”工作思路,聚焦主責主業、聚焦群眾關切、聚焦難點堵點、聚焦品牌打造,對表省、懷化市要求,充分發揮洪江市特色生態資源、人文資源優勢,全力打造民政服務“五大品牌”,在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未成年人保護、慈善社工、婚登服務領域,結合我市實際,因地制宜打造洪江特色品牌,重點在“養老服務·康養之都”“五溪先鋒·護航未來”“慈善聯手·情滿洪江”“黔陽古城·婚俗改革示范區”“溫情滿懷·救在身邊”等品牌打造上聚能發力。
(六)全面辦好省市重點民生實事。逐年穩步提高各類救助保障標準,2024年城市低保標準從650元/月提高到70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從5004元/年提高到5400元/年;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從80元/月提高到90元/月;散居孤兒基本生活最低保障標準從1100元/月提高到1150元/月,集中供養孤兒基本生活最低保障標準從1500元/月提高到1600元/月。全面提升老年人福祉,建設城鄉老年助餐服務點5個,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20戶。
(七)全面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1.打造養老服務“康養之都”。圍繞懷化市第三屆旅發大會,圍繞真抓實干目標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按照“1+4+N”(即:一體四區N個養老服務網絡)發展模式,優化養老服務布局,打造養老服務“康養之都”,爭創全國綜合養老示范基地,牢固托起夕陽紅。一體:圍繞中心城區黔城、安江形成養老服務發展主體,建立完善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居家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四區:圍繞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黔陽古城和清江湖國家濕地公園打造國際山地養老示范區,推進養老與文化旅游、森林療養、生態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高品質養老生活。N:建立N個養老服務網絡,以鄉鎮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為主導,延伸到202個村(社區),建立完善農村互助式養老,打造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各具特色的養老服務網絡,整體上形成“基本養老關鍵支撐、山地養老特色明顯、養老質量加速提升”的養老服務新格局。
2.優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圍繞省民政廳打造養老服務“兩張圖一幅畫”,進一步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銜接的城市養老服務體系,啟動洪江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項目,將原“湘中源”老年公寓提質改建為市社會福利中心和失能失智特困人員集中照護中心;重點打造黔城、安江兩個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和黔城(古城社區、芙蓉社區)、安江(大畬坪社區、兩眼塘社區)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示范點。進一步完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體系,對已建成的12家農村互助養老示范點,積極探索引進第三方實現“連鎖運營”;推動建立完善“專業機構托管型、養老活動中心照料型、志愿者愛心結對幫扶型和以老幫老互助型”四種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模式,滿足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架構,2024年基本養老服務補貼提高到60元/人/月,全面加強對承接機構的監管,規范服務標準,提升服務水平。
3.推動開創老齡工作新局面。完善老齡工作體制機制,協調做好老齡職責劃入民政部門準備工作,完善老齡工作溝通聯絡、會商議事、督導考核等體制機制。強化老齡事業穩健發展,積極部署推進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任務,深化完善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三位一體”老齡事業發展體系。建設老齡友好社會環境,積極開展“守護夕陽”系列宣傳,弘揚孝老敬老文明新風;廣泛組織和動員社會力量開展走訪慰問、志愿服務、文化體育等活動,持續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大力推動發展銀發經濟,不斷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養老產業發展,進一步豐富老年產品和服務市場。
(八)全面加強社會事務管理
1.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加速推進安江殯葬設施建設,爭取盡快實現開工;協調跟進安江殯葬綠化項目建設,加強部門協作,統籌推進落實。做好全市殯葬改革工作準備,進一步完善改革相關配套文件;積極提請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全市殯葬改革步伐,分步實施,率先推進黔城城區、安江城區實現集中治喪。進一步加強對殯儀館的監督管理,聯合公安、城管部門開展違規搭棚治喪專項整治行動,積極鞏固拓展硬化大墓、“活人墓”、散賣亂葬等突出問題治理成果。做好清明祭掃,推進“移風易俗”,廣泛營造文明節儉、綠色生態的殯葬新風尚。
2.積極推進婚俗改革工作。充分發揮黔城古城人文資源優勢,積極打造“婚俗改革示范區”;依托20個鄉鎮社工站、民政辦,全面加強婚俗改革宣傳;探索推廣“喜事堂”,在全市上下廣泛營造相親相愛、重情輕禮、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尚。積極貫徹落實省民政廳等15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工作的指導意見》,健全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體系,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和部門信息共享,進一步提升婚姻家庭調解水平。
3.積極做好愛殘助殘工作。規范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強化精準管理、主動服務,對全市享受“兩項補貼”對象進行動態監測。貫徹落實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政策,積極開展“精康融合”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基本服務清單,規范開展康復服務工作。開展社會保障助殘、托養供養助殘、康復輔具助殘、精康融合助殘、慈善愛心助殘等“五大愛殘助殘專項行動”。聯動殘聯部門認真實施康復輔具配置等公益項目,最大限度服務好有輔具需求的困難老年人和殘疾群眾。
4.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加強救助管理機構規范化建設,積極開展救助管理專項執法檢查,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全面落實救助管理工作政策,實現救助對象托養在民辦機構、滯留超過3個月對象未落戶安置、落戶安置對象未享有社會救助保障政策等動態清零,全面規范站內照料、站外托養、醫療救治等環節。持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和“6.19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加大街面巡查、尋親救助、護送返鄉、落戶安置等主動救助力度,及時勸阻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街頭露宿人員,嚴防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行為。
5.積極做好革命老區工作。嚴格落實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有關要求,抓好老區實事項目落地見效,規范資金監管使用。積極弘揚老區精神,落實全省“革命老區鄉村行”宣傳活動。積極開展老區精神基地申報,促進革命老區紅色+綠色文旅發展。強化部門合作,加強溝通聯系,致力有效銜接,形成支持老區工作合力。
(九)促進慈社福彩事業發展
1.大力發展慈善事業。不斷推進慈善事業發展,加強慈善組織專業化建設,開展慈善獎評選表彰,推進慈善總會系統協同聯動,持續壯大慈善力量。努力推動“99公益日·一老一小”“牽手計劃”“慈善愛心超市”等品牌項目提質增效,努力打造“慈善聯手·情滿洪江”慈善品牌。加大慈善工作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全民慈善氛圍,提升慈善募集能力。
2.高效發展社會事業。全面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社工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鄉鎮社工站星級示范站點建設,2024年再打造1-2家五星級示范站點。發揚優勢、突出特色,全力推動基層社工站服務項目提質升級。指導各鄉鎮推進基層社工站“五社聯動”服務模式創新,結合養老服務、未成年人保護等工作,不斷總結提煉社會工作服務經驗,打造洪江市社會工作服務品牌。
3.建強志愿服務體系。建立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志愿服務“三合一”志愿服務機制和“社區—網格—樓棟”三級志愿隊伍組織架構,加強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隊伍管理,聯合市文明辦、教育局、團市委等部門,加強志愿服務記錄證明規范工作。指導、開展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抽查工作,形成長效工作機制,不斷推進“五溪先鋒”等志愿服務品牌提質增效。
4.推進福彩高質量發展。實施“全票種”新營銷,推進“常態化”戶外賣場,強化“增機布點”拓寬銷售渠道,探索銷售輔助終端布點,搭建福彩網絡“新媒體”宣傳矩陣,開發新的年輕購彩群體,突出快樂8游戲營銷、宣傳、培訓和推廣,實現福彩銷量穩中有進。積極開展“福彩公益進萬家”活動,充分發揚福彩宗旨,加強困難群眾救助,加強福彩公益金項目管理,持續提升福彩品牌形象。
三、強化兜底保障,努力培育民政事業發展新優勢
(十)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1.扎實做好民政領域有效銜接工作。做好防返貧監測人口與社會救助對象的有效銜接,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加大主動救助力度,強化信息共享、監測預警,及時將符合條件對象納入救助保障范圍。在做好困難對象基本生活救助的同時,及時將專項救助需求推送至相關部門落實其他專項救助幫扶,推進政策制度銜接,形成救助幫扶合力。加大對革命老區幫扶支持力度,推動2024年全省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老區發展方向)申報項目有效落實,管好用好支持革命老區各類幫扶資金。
2.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兜底保障力度。進一步優化救助事項辦理流程,積極推進城鄉低保擴圍增效,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進一步完善核算評估辦法,全面推進精準救助,確?!皯1M保、應救盡救”。加強與發改部門溝通協調,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進一步提升特困人員照料服務水平,積極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規范特困人員認定和自理能力評估;全面落實分散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責任,推動有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及時入住機構集中供養。進一步強化臨時救助制度,對因病、因災等突發事件導致基本生活出現臨時性嚴重困難的群眾給予臨時救助;規范臨時救助程序,優化申請審核流程,用好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增強救助時效性;加強臨時救助與受災人員救助政策銜接,做好因災困難人員臨時救助工作;加大臨時救助政策宣傳力度。
3.全面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工作。積極開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和社會救助領域服務創新實踐,進一步深化“資金+物資+服務”的多樣化救助服務方式。開展社會救助效能提升行動,加強鄉鎮社會救助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落實“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機制。推動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搭建大病救助鏈接平臺,加大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力度,暢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十一)加強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1.全面加強兒童福利工作。嚴格按照省定標準提高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費保障標準,并按時發放到位。加強困境兒童摸排力度,及時將符合救助條件的困境兒童納入低保、特困、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保障范圍。認真落實“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加強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疾兒童、單親離異家庭兒童關愛救助力度,充分發揮社工、志愿者、社會愛心人士作用,積極開展關愛幫扶活動。加強兒童工作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培訓,落實兒童主任崗位補貼制度,建立兒童主任述職考核制度。
2.努力打造“護航未來”品牌。圍繞“利劍護蕾”“護航未來”兩大目標,全面落實《懷化市防范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問責暫行辦法》《洪江市2024年打造“護航未來”未保工作品牌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和任務要求。深入開展綜合治理專項督導、“利劍護蕾·雷霆行動”,依法嚴厲打擊懲治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持續落實從業查詢、強化報告等制度。強化宣傳引導,積極開展“五溪先鋒·護航未來”主題宣傳活動。強化信息共享、密切部門聯動,進一步加強多元救助保障。
3.依法規范收養登記管理工作。落實促進殘疾孤兒回歸家庭相關支持服務政策,重點開展私自收養重難點問題研究。加強收養登記機關建設,開展收養政策培訓,落實收養評估制度,選優配齊收養登記員,規范收養檔案管理;加強政策宣傳,及時回復問題咨詢,依法依規辦理收養登記。
四、強化基層基礎,努力激發民政事業發展新動能
(十二)推進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
1.突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智治為支撐,深入推進鄉村振興“一引四治”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創新。探索“基層治理+產業發展型、高效農業型、生態保護型、城郊集約型、文化旅游型”五種鄉村產業振興經濟發展模式,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配合抓好清廉村(社區)建設;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工作;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
2.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服務體系。積極貫徹落實湖南省《“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省兩辦《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和若干措施》等文件要求,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楓橋經驗”,配合組織部門、綜治部門做好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指導各鄉鎮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
3.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加強對鄉鎮、村(社區)的督促、指導,進一步推動村級權力規范公開運行,強化村級事務民主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推進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升,鞏固拓展基層“一門式”公共服務。配合做好全國基層社會治理統計調查。加強全市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典型宣傳,深入推進全市基層治理創新實驗、和諧社區示范創建、智慧社區創建等活動。
(十三)穩妥推進區劃地名管理工作
1.不斷優化區劃設置。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完善區劃調整部門聯審機制,加強區劃調整方案和配套措施研究論證。督促指導區劃調整各鄉鎮抓好組織實施和配套措施的落實。推動行政區劃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利用。
2.繼續加強地名管理。貫徹落實《地名管理條例》,完善地名管理協調機制。落實地名信息更新工作,推進鄉村地名信息收集及入庫。加強地名信息化管理,推進信息暢通、資源共享的機制。健全地名信息庫數據分類管理維護工作機制,提升區劃地名和界線數據質量。指導鄉鎮和相關部門加強地名監管服務制度建設,嚴格地名審批和備案公告管理,規范地名命名和羅馬字母拼寫,構建“統一監督管理、分級分類負責”的地名管理新格局。開展“鄉村著名行動”,支持重點鄉鎮設置鄉村地名標志,打造鄉村地名管理服務亮點。
3.持續建設平安邊界。全面完成“洪江/會同、芷江/洪江”2條縣界聯檢任務,指導鄉鎮開展聯檢工作;落實縣級區劃調整后的界線勘定工作。深化邊界文化和平安邊界建設,完善界線界樁管護機制,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協作機制,完善全程治理機制,強化邊界法治宣傳,積極防范化解邊界地區重大風險,促進邊界地區社會和諧穩定。
(十四)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1.強化社會組織黨建引領。推動加強和改進社會組織管理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推進“兩新”領域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認真落實社會組織黨建“六同步”“兩納入”要求,完善黨建工作機構牽頭抓總、行業管理部門協同配合、登記管理機關同步推進黨建工作機制,開展黨組織組建攻堅行動,加強社會組織意識形態管理,配合統戰部門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
2.優化社會組織發展布局。依法依規開展登記審查,全面實施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加強社會組織名稱管理,探索完善社會組織退出程序,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清理整頓,優化社會組織層級、領域、行業和類型布局。
3.細化社會組織綜合監管。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聯席會議制度統籌作用,全力組織實施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三年(2024—2026年)專項行動,建立健全社會組織資金監管機制,標準化開展年度檢查,常態化開展專項抽查,加強并推動落實社會組織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完善聯合執法機制,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隱患,“零容忍”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依法查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規范洪江市社會組織財務制度,加強資金監管。
4.引導社會組織發揮積極作用。深入開展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聘請有影響、有實力的招社大使,建立常態化對接聯絡機制,積極鏈接國字號行業協會、基金會等社會組織資源,打造5A級社會組織,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服務民生福祉、公益慈善、鄉村振興、就業創業等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5.夯實社會組織工作基礎。強化工作指導,充分發揮孵化基地對社會組織扶持培育作用,開展社會組織管理工作人員、社會組織負責人能力建設培訓,加強等級評估工作,總結一批優秀社會組織經驗,推介一批服務品牌、服務案例。
五、強化人民至上,努力筑牢民政安全新底線
(十五)堅決守好安全生產底線??咐伟踩a責任,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檢查,建好權責清單,高效運行安聯網平臺,深入開展全市民政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確保全市所有民政服務機構、服務場所消防驗收達標100%、應急預案建立100%、隱患排查整治100%、開展應急演練100%、問題督查曝光100%、嚴肅追責問貴100%,督促下足“繡花”功夫,增進本質安全水平。
(十六)堅決守住防范涉老非法集資底線。推進防范化解養老服務領域詐騙問題和涉嫌非法集資養老機構專項整治,強化養老機構聯合監管,定期向社會公布養老機構“白名單”,深入養老機構、社區、農村等地開展涉老非法集資宣傳,廣泛開展老年人識騙防騙宣傳教育活動,依法嚴厲打擊以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名目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詐騙犯罪,堅決防止新增涉老非法集資案件。
(十七)堅決守住資金監管底線。深入實施洪江市“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開展民政專項資金監管效能提升行動,樹牢“過緊日子”思想,建立資金監管常態長效機制,加強福彩公益金、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等民政領域各項資金管理,開展績效評價和審計監督,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資金監管效能??茖W謀劃民政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庫,制定底線、中線和高線任務目標,優化預算管理,加強資金項目公示公開,注重資金使用效率。優化統計調查,加強數據治理,實現民政業務系統與“惠農-卡通”“陽光審批”的無縫對接。
(十八)堅決守住輿情風險防控底線。完善網絡輿情監測機制,加強網絡安全風險防范,常態化開展民政領域風險研判,穩妥有效及時處理輿情事件。緊扣工作重點、時間節點、社會熱線,提煉特色亮點,開展宣傳策劃,講好民政故事。改進政務服務和政務公開,加快推進”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改革,深化婚育、身后、服務特殊困難群體等“一件事一次辦”場景應用,提升政務服務窗口服務水平,推進民政服務“網上辦”“掌上辦”,依法高效辦理市長熱線、為民熱線等交辦事項。依法依規處理信訪事項,做好重要敏感時期、節假日信訪穩定工作,加快推進信訪法治化。
洪江市民政局
202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