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0 17:14 信息來源:洪江市財政局
2025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洪江市財政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項目建設年、招商引資年、優化環境年“三年同創”行動,堅決扛起雜交水稻發源地的責任擔當,切實履行財政各項職能,穩步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
(一)收入方面。一般公共預算:1-5月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005萬元,同比增幅-5.43%,完成年初計劃的42.1%,非稅占比39.56%。政府性基金預算:1-5月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0855萬元,完成年初計劃的15.51%,同比增幅-26.17%。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5779萬元,同比增幅-5.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全市完成國有資本經營收入411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完成2877萬元。
(二)支出方面。1-5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59902萬元,同比增幅16.3%,確保了財政“三保”資金不斷鏈、防范風險有保障,全市經濟、財政穩健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二、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推進“財源建設”攻堅行動,奮力抓實挖潛增收。一是壓實部門責任。擬定了《洪江市財源建設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從組織保障、產業財源建設任務目標、稅費精誠共治、專項工作、工作成效5方面強化考評,對相關責任單位細化考核指標,將考核結果納入績效考核范圍。3月常務副市長主持召開財源建設工程聯席會議,研究、審議財源建設工作要點,部署財源建設工作。5月財源辦對行業主管單位財源建設工作開展情況以工作提示函的方式進行調度。同時多次召開協調會對我市協稅護稅情況、重點企業稅收落地情況進行統籌安排。二是強化稅收挖潛工作。成立專項工作組對銀行、保險、煙草、電力等重點企業稅收落地進行持續跟進,同時對農商行不良貸款清收,港翔管樁公司欠稅清繳,錳業公司、和安家園、水岸隆城歷史稅費欠繳,新興行業稅收等問題進行研究,制定責任清單,開展專項行動。截至5月底,通過挖潛行動,各項稅收累計入庫4620.65萬元。三是大力開展立項爭資工作。擬定了《洪江市2025年立項爭資工作實施方案》,并經第69次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確定2025年全市立項爭資目標任務為95997萬元(競爭性項目資金46739萬元、惠制項目資金49258萬元)。同時,針對市委、市政府重點任務,單獨設立奮斗任務,2025年奮斗任務為43000萬元。截至5月底,全市共到位資金45754.36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47.66%,其中:競爭性項目資金到位19156.38萬元,完成全年競爭性項目資金任務的40.99%;普惠制資金到位26597.98萬元,完成全年普惠制資金任務的54%。四是爭取政府專項債券。2025年我市發行專項債項目13個,共計7.01億元,其中:置換債1.72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0.18億元、建設類項目5.11億元。五是加力盤活國有“三資”。加大對存量指標、存量資金的統籌清理和盤活力度,上半年盤活存量資金6096.05萬元。多渠道、多方式盤活我市閑置的存量資產資源,一季度共盤活資產9處,價值4883萬元。六是著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配合完成了黔陽古城打鐵廠、太平宮業態招商任務,協助業態投資商湖南創清公司對打鐵廠、太平宮兩處業態裝修,主體工程已完成,現根據要求進行完善,計劃6月底營業;配合完成高廟陶藝部落周邊5棟民房的招商任務,“梳桐花園”民宿餐飲項目臨馬路圍欄、爬藤綠化和門頭已完成,正在走相關土地報批手續,神龍莊園項目裝修已完成,預計6月底營業。
(二)推進“民生保障”攻堅行動,大力促進惠民惠農。一是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保持市級財政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力度不減,2025年中央鄉村振興資金3709萬元項目計劃已下達到位。大力支持糧食生產、移民、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安排移民項目資金2203.91萬元、移民直補資金2211.45萬元、發放農機具購置、報廢補貼50.918萬元,下達2025年中央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2136萬元,下達2025年中央水利資金1200萬元。二是貫徹落實惠民惠農補貼政策。做好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陽光審批系統應用實施工作,1-5月共計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項目72項、資金額1.23億元、累計補貼對象數25.06萬人次、發放324批次。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通過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共查出問題7個,已整改2個,并收回財政資金4770元,其他5個問題正在整改中。三是大力支持教育發展。上半年共安排教育資金3253.4萬元,有力保障了全市教育事業的發展。會同教育部門出臺了《洪江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膳食補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5月會同教育部門對9所校園餐學校進行了檢查,對2024年紀委、審計專項檢查的問題進行了回頭看。四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兜牢基本民生底線,高質量完成2025年重點民生實事任務,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740元/月、485元/月,殘疾兩項補貼標準提高到100元/月、城市特困提高到962元/月、農村特困提高到631元/月,集中供養孤兒達到1700元、社會散居孤兒達到1200元。五是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積極籌措并及時撥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等)補助資金184.73萬元,完成棚改專項整治,收回財政資金232.4萬元。六是做好省旅發大會重點項目資金保障。全力做好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資金保障工作,統籌各類財政性資金,做實資金平衡,充分發揮文旅等關聯資金作用,重點做好省旅發大會3個重點項目及7個關聯項目、“一園一苑”提質改造、黔陽古城基礎設施改造、雪峰山清涼經濟等項目的資金保障。截至5月底,納入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68個,投資總額612141萬元,已到位資金202767萬元。
(三)推進“改革創新”攻堅行動,持續夯實深化改革成效。一是全面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制定《洪江市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小組,明確目標、細化任務,重點從“完善預算編制方式、加強預算統籌力度、規范預算執行約束、健全配套管理制度”四個方面推動改革走深走實。重點清理單位專項資金,結合相關政策要求和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分類提出取消、調整、整合意見建議。其中:取消9 項,涉及金額2098萬元;調整7項,涉及金額2254萬元;整合42項,涉及金額972.7萬元。二是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在電子賣場入駐的采購單位有197家,完成交易額7775.01萬元,基本實現了政府采購限額標準以下的全面電子化采購。三是全面實現票據業務全流程電子化管理。嚴格按照“兩碼一通道”要求,各執收單位使用全國統一的項目編碼和繳款編碼,按照開具繳款通知書、單位收款、信息確認的統一業務流程,嚴格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高效推進非稅電子化改革。四是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印發了《洪江市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實施方案》;制定了《洪江市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1+15制度,政府常務會議已通過正在走行文程序;制定了《洪江市產發集團薪酬考核方案(試行)》初稿,目前正在核定考核指標。五是推進全國公共基礎設施等資產地理信息登記試點工作。圓滿完成公共基礎設施等資產地理信息登記試點工作,得到財政部、財政廳高度認可。全市道路、水利、市政等公共基礎設施資產共錄入3034項,其中:交通道路1505項、水利設施1320項、市政設施136項、保障性住房47項以及不可移動文物26項;全市公共基礎設施價值總額126.92億元,其中交通設施84.94億元、水利設施23.5億元、市政設施16.04億元、保障性住房1.29億元以及不可移動文物1.14億元。資產綁定率和入賬率均為100%。
(四)推進“財政管理”攻堅行動,做優做實提質增效。一是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對155個預算單位及54個項目支出開展績效自評,科學制定綜合評價方案,精心組織財政、第三方機構力量進行綜合評價。獲評2024年度市縣財政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優秀單位。二是切實降低財政運行成本。嚴格執行《洪江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厲行節約堅持過緊日子的若干措施》文件,重點從壓減編外人員、嚴控政府購買服務、嚴控“三公”經費、精減各類展會論壇和規范單位資產管理等方面切實降低機關運行成本,真正將習慣性過“緊日子”要求落到實處,建立節約型政府機關。2025年市直單位專項工作經費預算安排在去年基礎上再壓減10%,騰出財力保障“三?!敝С?。三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修訂《洪江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獲評2024年全省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報告工作先進單位。對全市2020年以來政府投資項目進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了三張“清單”。截至5月底,已驗收未結算項目133個,已完成結算項目193個,未完工項目41個,完工未驗收項目34個。全市應辦證項目共計48個(包括產發和國投的新增資產),目前已完成辦證15處,涵蓋高廟博物館、實訓基地等重點項目。暫未完成辦證項目33個。四是提升財政投資評審管理。通過優化評審流程、加強內部管理、提升人員業務能力等措施,評審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截至目前,我中心已完成工程項目的評審97個,其中項目的預算評審43個,結算評審54個。項目總的送審金額為35850.95萬元,審定金額30370.93萬元,審減金額5480.02萬元,審減率15.29%。
(五)推進“風險防控”攻堅行動,堅決筑牢安全防線。一是兜牢基層“三?!?。牢固樹立習慣過“緊日子”思想,從預算源頭構建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統籌有力、講究績效的預算安排機制,2025年市直單位相關支出預算安排同比減少2853萬元,壓減比例達10.74%。二是嚴肅財經紀律。根據財政部及湖南省財政廳相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圍繞地方政府債務監督、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使用管理等兩個方面內容,認真組織自查自糾,建立了地方財經秩序專項整治工作臺賬;4月以來,對安江、茅渡等6個鄉鎮的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檢查發現違規發放津補貼、獎勵性補貼及公務接待、出差費用、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問題10個,涉及資金15.79萬元。目前,已移交鄉鎮立行立改,追繳資金2.329萬元,剩余資金和問題正在清收整改中;5月啟動了銀行賬戶清理、會計基礎工作、鄉鎮財政資金使用監管等方面全面摸排自查。對全市163家預算單位開展財政基礎管理“強基固本”行動重點核查。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每月對政府性債務到期情況進行梳理,動態調整償債計劃,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間節點,確保到期債務償還不“爆雷”。1-5月已償還政府性債務本息合計18246.07萬元,其中:本金12176.82萬元、利息6069.25萬元。四是積極穩妥推進PPP相關工作。我市已于2月將安江高鐵站前廣場及配套管網建設PPP項目、清江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PPP項目未付款納入工信拖欠企業賬款范圍。經與東珠公司多次談判,已免除該項目違約金88萬元并減少2022年-2026年投資回報金額368萬元,為政府減少了456萬元的支出責任。同時已明確由順達公司作為安江高鐵項目運營方并制定運營方案,推動項目盡快整改。五是抓好巡視整改工作。制定《洪江市財政局巡視整改工作方案》及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三個清單”,將巡視反饋問題的整改任務逐一分解,實行“臺賬銷號”管理。截至目前,由財政部門參與整改的共4類6個方面9個具體問題14條整改措施,5個具體問題全部已整改到位,14條整改措施中已完成10條、階段性完成3條、正在整改中1條,并按照整改工作要求對相關整改資料及時進行了整理、修改、完善和更新,除安江高鐵站PPP項目和2個審計反饋問題外均已完成整改。
(六)推進“領航強基”攻堅行動,增強隊伍綜合素質。一是深入開展黨的理論學習教育。采取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學習、研討活動。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共開展集體學習5次,各黨支部組織專題學習18場次,參與黨員干部達650余人次。二是抓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制定年度財政干部培訓計劃方案,積極組織財政系統公務員參加“干部教育學習網”學習,半年參訓率達100%。三是規范干部招考選拔任用與管理。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推薦1名鄉鎮財政所長任鄉鎮副科實職。完成8名事業專技人員職稱晉升,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完成1名干部試用期滿轉正定級。制定招錄人員計劃,配合組織部門完成5名公務員的招考和考察。四是做好人員考核工作??陀^、公正、科學、全面地完成2024年度干部職工年度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做好表彰獎勵推薦申報工作,突出實績導向,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1、堅持長短施策,提升財政保障能力。堅持組織收入與培育稅源兩手抓,短期狠抓立項爭資和“三資”盤活,長期要堅定不移抓產業,促進財政收入可持續增長。一是著力涵養培育財源。深入推進“三高四新”財源建設,加大優質本土企業扶持力度,加快“五好園區”提質建設,提升畝均稅收。二是強化稅收征管。持續深化稅費精誠共治,加強重點項目、加油站、私房出租、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稅收監管,重點解決關聯企業稅源流失問題。三是積極盤活國有“三資”。積極探索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市政工程等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科學合理設立特許經營權,挖掘有償使用收入潛力。四是狠抓立項爭資。聚焦政府專項債券和交通、水利、環保、科技等按項目為主分配資金的領域項目儲備和對接,將政策機遇轉化成項目落地、資金到位。
2、堅持節約為先,嚴把財政支出關口。精打細算管好“錢袋子”,切實將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一是強化預算執行約束。堅持“先有預算、再有指標、后有支出”,嚴把支出關口,嚴控預算追加事項,切實維護預算的嚴肅性。二是持續優化支出結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支持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超越財政承受能力、不違規舉債辦事。三是發揮評審“過濾網”作用。發揮財政預算評審對財政資金的“過濾網”作用,重點審核政府購買服務和信息化建設等項目,最大限度實現源頭“節流”。
3、堅持改革賦能,激活財政發展動力。堅持向改革要動力,扎實推進財政重點領域改革,有效激發財政發展活力。一是增強財政統籌能力。全面推進“四本預算”統編、統批、統管,建立以一般公共預算為關聯節點,“四本預算”勾稽銜接、功能互補的有機整體。2025年分別從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4885萬元、30045萬元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預算。二是持續推行零基預算。對標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工作指南》,完善“五張清單”,深化配套制度建設,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4、堅持提質增效,夯實財政管理基礎。強化財政“大績效”管理理念,繼續實施財政“績效管理鞏固年”行動。一是提升績效管理。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將事前績效評估作為新增支出和項目申報的先決條件;強化結果運用,推進預算安排與績效結果深度融合。二是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強化資金配置與資產存量掛鉤機制,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跨部門、跨級次資產調劑和共享,持續健全完善與市場化運營相適應的資產出租管理制度。三是完善風險監控。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動態監測“三?!鳖A算執行、庫款流量余額、債務還本付息等情況,做到風險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
5、堅持底線思維,筑牢財政安全屏障。統籌發展與安全、當前與長遠,持續加強財政領域的風險防范,確保財政持續平穩運行。一是兜牢“三?!敝С龅拙€。堅持“三?!敝С鰞炏软樞颍∪叭!鳖A算事前審核和事中監控機制,切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二是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格按照“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嚴控風險”的目標要求,全力做好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政府隱性債務置換和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同時,建立全口徑政府債務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和完善政府投融資監管約束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