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5 14:33 信息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懷化市和洪江市黨代會精神,按照“補短板、抓提升、強管理”總體思路,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各項工作取得較好進展和成效:
一)真抓實干,黨建引領更加堅實。一是“模范機關”創建高質量發展。堅持“五帶頭五推動”工作法,深入推進“三表率一模范”機關建設;認真抓好基層黨組織及其黨員的年度公開承諾和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支部主題黨日和黨員公開承諾等工作;全面落實“一圖一表一清單”工作法,結合各支部工作實際制定示意圖、任務表、責任清單,并在黨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建立并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支部制度,保證每個支部至少有1名黨員領導干部聯點包建;按照“模范機關”創建考評等次遞交書面申請、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業績考核指標,并按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召開2021年度黨員領導干部專題民主生活會和指導各支部召開組織生活會。二是基層動力活力有效激發。持續推進機關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促進黨支部“五化”建設提質增效;堅持抓兩頭帶中間,解決部分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嚴格規范和完善“三會一課”的程序內容和保障措施;組織集中收看我市獲獎優秀黨課作品和組織廣大青年黨員積極參加“闊步新征程.奮力闖創干.喜迎二十大”主題演講活動;持續推進“基層黨建+物業”特色工作,將“紅色引擎”切實融入物業服務和小區管理。三是圍繞“清廉洪江”建設,打造“清廉住建”。制定了清廉機關創建實施方案,提交并對照創建標準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常態化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督促檢查,深入糾“四風”、轉作風,引導住建系統黨員、干部職工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持續營造政治生態上的綠水青山。四是實干擔當精神持續發力。堅持干字當頭,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住建黨員義無反顧投身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基層開展社區志愿服務,加班加點助推復工復產;繼續開展黨委書記、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工作,推動述職評議考核全覆蓋;推行清單式管理,定期開展督促檢查,并加強與巡察部門對接,抓好機關黨建突出問題整改。五是意識形態工作走深走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定期分析研判住建系統和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管好守住意識形態陣地;將互聯網作為意識形態管理重中之重,統籌抓好網上網下輿論引導,積極穩妥處置涉及住建部門、住建領域網絡輿情;堅持和完善談心談話制度,落實“四必談”要求。六是法治和綜合治理監管不斷完善。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掃黑除惡斗爭工作的重要精神、批示。2022年啟動18個建設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催繳程序和10個建設項目行政處罰不到位限繳催告程序,向城管局移交違法案件線索13起。完成住建系統干部職工八五普法規劃、防范非法集資、禁毒反詐、反有組織犯罪法的貫徹宣傳。七是保密工作有條不紊。成立機構,明確責任,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強化管理,落實制度。突出重點,嚴格檢查,沒有發生泄密事件。
二)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速發力。供水基礎建設顯著加快。供水基礎建設顯著加快。市供水公司生產總產值1805萬元(含鄉鎮水廠),銷售水總量為360萬噸(含托口、三里、雙溪),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9.7%,收費率98%,公共供水普及率99%,水質綜合合格率為100%,新拓展用水戶638戶,用水戶共計 35998戶;投資26.5萬元完成了鄉鎮(托口、雙溪)供水管網改造2.07公里;梅子灣水廠水泵機組及控制系統改造項目于2021年10月開工,現已完工,正在試運行,總投資164萬元。市安江供水公司工業總產值560萬元(其中安裝收入232萬元),實現利稅17萬元,銷售水量130萬噸,漏損率29%,水質綜合合格率100%。投資1028萬元完成安江供水管網改造10.976公里,其中民主社區4.6公里(530萬元)、白虎腦社區5.5公里(426萬元),稻源北路二期0.276公里(24萬元),河西建設0.6公里(48萬)。城鄉污水處理逐步覆蓋。完成塘灣、雪峰污水廠建設,我市7個建制鎮已經在懷化市內率先完成建設任務;黔城污水處理廠玉皇閣社區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已完工。城市綠色發展引導推進。引導建筑企業、房地產企業加快建立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換機制,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機具“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廣裝配式建筑發展,大力倡導“綠色環保型建筑”和“節能省地型建筑”,提升房地產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推廣海綿城市理念及建設規范標準。城鄉供水一體化分期實施。對黔城、巖垅等10個鄉鎮供水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目前,黔城城區及周邊雙溪集鎮、玉皇閣、蓮塘及鐵坑村部分區域、托口三里村、新塘村移民點、沅河鎮清水清村移民點、沅河十里村及沅河集鎮均已供水。同時,申請專項資金和爭取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政策和財力上給于支撐和補償。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成效顯著。2017年以來,共爭取傳統古村落保護項目建設24個,投入資金2100萬元,完成了5個傳統村落保護建設。目前,黔城鎮長坡村、岔頭鄉羊坡村建設已完成;2022年組織申報第六批國家級傳統村落,有6個村成功入圍,2個評選為國家級傳統村落(岔頭鄉巖里村、大崇鄉石板橋村)。組織專家開展洪江市鄉鎮“古色古香”歷史傳統建筑調查工作;同時,積極配合文廣新局,落實好省文物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
三)改革創新,行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推進房地產去庫存。一是上下聯動,出臺措施,促進銷售;成立房地產去庫存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房地產去庫存工作專班,形成工作機制和合力;出臺了《洪江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商品房銷售“十條措施”的通知》,擬定《洪江市促進商品房銷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城一策”的長效機制,合理引導市場預期;二是積極發力,突出“因城施策”,促進銷售。共計銷售商品房2378套,其中住宅商品房1686套。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完成24.6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實現銷售額8.5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住宅面積完成20.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實現銷售額6.77億元,同比增長6%。
“放管服”項目落細發展。堅持依法管理和超前服務相結合,優化住建營商環境,助推項目建設快速落地。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要求,積極推進網上審批,落實并聯審批、多圖聯審、聯合竣工驗收;切實推行“一個窗口對外”的高效便民的運作模式,實行效能提速。對行政審批事項“應進必進”窗口進行了系統清理,并要求各股室對提交材料進行了梳理、整改。政務服務事項(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給付、行政獎勵、其他行政權力事項等依申請5類+公共服務類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窗口進出。完成審批項目共計48項,其中辦理人防易地建設許可證6本,地上總建筑面積31226.77㎡,應建放空地下室面積1249.06㎡;受理施工許可報建項目22個,辦結發放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12份,建筑面積 452086.2㎡。辦理初步設計審批20項。無一例超時辦理現象,辦件結果無一例投訴。招投標監管規范有序。招投標監管規范有序。加強新招標法律法規貫宣工作,強化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和三包一掛亂象專項整治。完成13個工程項目的招標任務、13個項目的招標公告和招標文件的審核備案、10個項目的標后稽查工作,招標項目涉及招標控制價40086.73萬元,中標金額37855.11萬元,節減資金2231.62萬元。建設工程強化管理我局成立了“打非治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洪江市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打非治違”三年行動專題實施方案》,開展“打非治違”專項整治行動檢查3次,堅決制止“未批先建”等行為,摸清底數、形成動態管理臺賬,制定了“打非治違”舉報獎勵暫行辦法,按要求在局門戶網站和項目(企業)現場設立“打非治違”有獎舉報公示牌,不斷消除監管“盲區”。認真開展住建領域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產大檢查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等工作。一是疫情防控情況,疫情期間,對各在建工地、各施工企業、監理企業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房屋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嚴格督促在建項目工地、各施工企業、監理企業按上級部門文件及下發的通知要求,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局領導親自帶隊,組織工程股、質安站相關工作人員深入11個項目工地開展了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專項檢查,同時對建筑工地所有人員疫苗接種情況進行調查和督促。二是組織對全市在建項目開展了建筑起重機械設備檢查,檢查設備包括塔吊、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等。共檢查項目11個,檢查設備36臺,拆除了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鴻輝鑫苑項目閑置塔吊。三是組織開展了洪江市安全生產大檢查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洪江市建筑施工和燃氣領域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整改”專項行動、洪江市城鎮燃氣安全整治“百日行動”、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檢查等工作,由局長和分管領導帶隊,共分為5個檢查組,檢查建筑施工工地121個/次,發現一般安全隱患515條,重大安全隱患3條,目前已整改一般安全隱患515條,重大安全隱患整改銷號3條,下發隱患整改通知121份、停工通知書13份,認定施工企業及項目經理不良行為記錄1起,認定監理企業及總監不良行為記錄1起。
四)強化城區燃氣規范化管理。制訂了洪江市城鎮燃氣專項整治方案,對全市3家燃氣企業4個氣站24個液化石油氣網點開展了排查整治工作,燃氣儲氣和液化石油氣網點發現安全隱患60處,整改60處,燃氣用戶安全隱患28處,整改28處,整改率100%,向燃氣企業下達整改通知書6份。24戶商用天然氣戶已全部安裝報警裝置,液化石油氣餐飲場所安裝約210戶,已全部安裝到位。建立燃氣用戶一戶一檔工作。
五)抓實抓細,人防工作安全推進。嚴格按照省“一令一文件”依法行政;2022年以來未發生免建、少建、緩建防空地下室和免交、少交、緩交易地建設費的行為。完成我市人防結建工程竣工驗收備案1個,面積2000平方米;征收人防易地建設費52.17萬元。積極向省人防辦申請的15129信息化建設資金100萬元已撥付。每月初準時參加省辦組織的人防指揮部通信互聯互通,聯通率達100%。積極配合懷化市人防辦開展“應急處突實兵演練”和人防系統“準軍事化”訓練。開展人防工程維護管理檢查50余次,均無安全事故隱患。“十四五”規劃編制已完成初步設計,第二視頻會議系統和第二路由已建成。
六)全面出擊,打贏全市居民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攻堅戰。自長沙望城4.29房屋垮塌特大事故發生后,按照全國、全省、懷化市和我市多次關于全市居民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相關文件內容,我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部署下,迅速出動,全力組織調度,成立工作專班,全面開展全市居民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一是迅速部署,全面落實要求。按照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任常務副組長,各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各職能單位、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要求,細化工作舉措,明確整改范圍,采取邊排查、邊整改、邊完善的方式,注重源頭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全方位、全時段開展排查整改。二是領導帶頭,全員出動排查。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全面查、全面改,確保不漏一戶、不錯一棟、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并于今年5月20日至8月31日,突出重點區域,實施百日攻堅行動。截至6月29日,我市平臺系統錄入完成排查自建房86220棟,其中經營性自建房2292棟、非經營性自建房83928棟;排查中8棟,完成比例99.99%。三是強化督查,全程壓實責任。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督導檢查和明查暗訪,以“三全面”要求拉條掛賬,各鄉鎮屬地責任、部門監監管責任得到夯實。四是抓實整改,推進隱患整治。按照“嚴格評估鑒定、分類有序整治”的原則,疏堵結合,實事求是采取“改、停、封、拆”措施徹底整改,及時消除全市自建房安全隱患。
七)全力化解風險、隱患和遺留問題。聚焦住建領域重點工作,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對于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堅持底線思維,積極主動、分類施策化解風險隱患,不發生赴省進京和群訪事件。全力推進真抓實干工作。對照近兩年湖南省政府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案,著力在舊改、加裝電梯、城鄉供水、污水處理、城市更新等方面對標對表,早謀劃早部署,積極對接,既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又形成亮點、特色工作。繼續推動人防工作建設。一是實施15129工程信息化建設;二是建設一支專業化的人防隊伍;三是完善“十四五”人民防空規劃編制;四是加強人防設施建設、驗收、養護,人防隊伍訓練和演練,提高戰備能力。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進一步強化建設工程項目監管。一是完善行政審批流程,創新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建立健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告知制度,實行綜合窗口一次性辦理機制,提高監督執法的透明度。不斷提高“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力度,依托上級主管部門的“信用評價”機制,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二是繼續提升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服務水平。將組織人員加強學習,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加大建設工程消防審驗宣傳力度,全力做好我市建設工程設計審查驗收服務工作。
(二)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做好“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工作。進一步深化完善房地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結合數字化改革,建立房地產管理駕駛艙,嚴把土地出讓到產品交付的各個環節。強化網絡輿情監管,依法嚴查發布虛假房地產信息的網絡平臺和惡意哄抬房價的自媒體,合理引導購房群體的市場預期,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23年,計劃完成房地產銷售面積25萬平米。
(三)推動物業企業服務提升。深化行業管理,著力物業選聘、“兩金”管理等重要環節,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規范行業行為,減少行業內低價惡性競爭,引導建立良好的市場氛圍。結合數字化改革,結合我市實際,啟動開發物業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智慧管理。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開展紅色物業創建,努力實現“一小區一風格”,2023年計劃打造6個以上紅色樓棟。加大糾紛調處力度,逐步化解一批物業費繳納陳案積案,全面提升物業小區物業費收繳率。
(四)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堅持幫扶、政策不變,確保措施不減、干勁不軟,堅決克服驕傲自滿情緒和僥幸懈怠心理,繼續加強貧困戶和“邊緣戶”住房安全動態監測。二是把握危改政策,推進危改工作;三是著力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發展統籌銜接,結合我局職能在項目實施、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新風養成等方面統籌謀劃等方面一體考慮、聯動推進。
(五)加快打造綠色建筑。通過開展新建建筑綠色低碳標準提升行動、綠色建造行動、可再生能源應用行動、既有建筑能效提升行動、綠色生活促進行動等五大行動,落實高質量建設要求,嚴控建設過程碳排放,促進建筑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進綠色金融試點工作,助力綠色產業、綠色企業、綠色項目發展。
(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爭取規模以上項目(5000平方以上)智慧工地視頻監控黔城、安江接入率100%,其余鄉鎮接入率達到90%以上,通過實名制信息采集及考勤、顆粒物監測、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對涉及施工安全、文明施工、關鍵人員到崗等現場情況進行動態巡查,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揚塵治理等“7個100%”處置,提高建設工地監督管理水平。
(七)有序推進其他重點工作。一是不斷推進民生工程,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堅持“兩城三區、融合發展”,堅持功能、風貌與經營業態相結合,著力推進城市更新三年(2022-2024)行動計劃,重點打造安江9個片區,黔城入城口及芙蓉路、農貿、建材市場等重點區域;二是持續推進自建房專項整治行動,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任務;三是做好公租房實物配租和貨幣化補貼工作,讓全市低收入、困難家庭基本住房有保障;四是加強供水、燃氣項目建設和安全生產監管,防范發生較大以上安全責任事故。五是做好自然災害風險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