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13 15:57 信息來源:洪江市水利局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局將緊緊圍繞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以擔當作為提升實干實效,以守正創新激發發展活力,以協同聯動凝聚奮進力量,以斗爭精神增強工作本領,奮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洪江水利答卷。
2023年總體工作思路如下:
堅持政治引領,以“闖”的精神挑重擔,以“創”的勁頭開新局,以“干”的作風務實效,底線工作嚴防死守,特色工作爭先創優,重點抓好河長制、水利建設與管理、水環境治理、水旱災害防御、小水電管理等工作,全力爭取省政府真抓實干督察表揚激勵,努力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
一、目標任務
河長制工作確保懷化市年度考核排名前三,力爭懷化市年度考核第一,力爭省政府真抓實干督察激勵或省委省政府年底大督查表揚;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全面完成水利建設年度計劃任務,全力爭取懷化市年度績效考核位居前列,積極爭取省政府真抓實干督察激勵或省委省政府年底大督查表揚;水資源管理工作全力爭取懷化市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在懷化市位居前二;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全力以赴守住省廳要求的目標底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潰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的“四不”目標,全力爭取懷化市年度績效考核位居前列。
二、重點項目
1、重點實施項目。一是實施9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爭取年度下達中央資金1195萬元,正在爭取省級配套資金513萬元,用于9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建設,目前項目已完成初步設計審查,待懷化批復后立即開展財政評審及招投標工作,計劃汛末全面開工,11月底完成項目建設任務;二是完成深渡江治理工程續建項目。已爭取年初下達中央資金1828萬元,計劃完成河道治理10.3km,項目已完成財政評審,準備開展招投標工作,擬劃于汛末開工,11月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三是開展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計劃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645萬元,完成3個空白村安全飲水項目新建及7處農村供水工程鞏固提升。四是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項目為專項債項目,采用“EPC”總承包模式進行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工程招投標,中標金額為4815萬元。計劃2月初開工建設,年底完成建設任務。五是完成小型水庫雨水情及安全監測設施項目。已爭取上級資金1054萬元,用于89座小(2)型水庫雨水情及安全監測設施項目建設,現已完成招投標工作,計劃2月底完成建設任務。另將我市26座小(1)型水庫積極申報爭取納入了省級水庫安全監測能力提升試點項目,該項目由省大壩中心及省水文局組織實施,我局全力配合,目前正在施工,計劃2月底完成,投入資金520萬元。爭取汛前將所有水庫監測信號順暢接入省級監管平臺。
2、重點爭取項目。一是爭取黔城舞水左岸岸坡治理項目落地,現已完成可研批復和初步設計,可研批復資金1.195億元,擬新建護岸、治理岸坡10.3km。目前懷化市水利局正在進行初步設計審查、批復階段;完成后積極向省水利廳匯報,提請省廳資料復核和現場核查確認,爭取納入上級財政今年投資計劃。二是爭取小型農田水利項目,根據上級政策要求,加強與省廳對接,積極爭取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落地,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灌溉提供堅強的水利保障。
3、重點項目前期。一是做好剩余6座病險水庫的初設等前期工作,確保11月30日前完成批復;二是做好中小河流響溪流域治理項目前期,力爭2月20日前完成響溪流域整河流方案編制工作,為后續開展初步設計以及爭資引項打下基礎;三是加強鄉村振興資金銜接,請求市領導盡快確定空白村安全飲水及部分村組農村供水鞏固提升等項目實施名單,將及時組織開展前期工作。四是按照洪江市農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方案,緊跟中央、省級財政年度投資重點和上級水利部門“十四五” 水安全保障規劃投資方向,積極對接省廳和懷化市水利局,儲備并落實一批項目前期,重點推動沅水左岸岔頭段岸坡整治、沅水右岸安江下坪段岸坡整治項目、沅水右岸安江鎮大畬坪至太和段岸坡治理項目、紅旗、小陽2個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小型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等項目,及時啟動項目前期工作,并根據投資政策及時做好跟進和項目落地對接工作。
三、亮點工作
(1)河長制工作:河長制工作:一是全力推進“河長+清廉建設”協作機制。全年常態化開展好五項工作機制(聯席會議、督查通報、社會監督員、案件辦理聯動機制、聯合考核),制作PPT,形成典型經驗材料,全力爭取懷化市、省級領導肯定推廣。二是探索建立村級河湖管護長效機制,解決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打造下坪村村級河湖管護長效機制,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爭取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洪江村級河湖管護“一室二片三隊四表彰”(“一室”指河長工作室、“二片”指母溪河片區和沅江片區、“三隊”指巾幗宣傳隊、黨員志愿者巡邏隊和河湖保潔隊、“四表彰”指全年每季度一次表彰)的“下坪模式”。三是打造三條精品巡河路線。逐步打造托口王家坳碼頭—托口電站主壩—托口三里侗寨—清江湖濕地公園碼頭/托口集鎮碼頭、沙灣碼頭——安江電站碼頭、茅渡栗子溪碼頭——安江大沙坪碼頭三條精品巡河路線,重點打造沙灣碼頭至安江電站碼頭、托口清江湖兩條精品巡河路線。同時在下坪村建設200米“黨建引領河長治河,清廉護航沅舞清波”水文化長廊,拍攝水文化宣傳專題片,結合清江湖濕地公園科教基地、國家農科園項目、隆平文化旅游區項目、再生水試點項目,建設水情教育基地,宣傳先進水文化,推動以沅水為連接線的安江農校、洪江古商城、黔陽古城“文旅金三角”建設成為生態美好、風格獨特、品質卓越、游客向往,享有全國知名和美譽的一流旅游目的地。四是在全市各鄉、村中開展優秀河長評選活動,尋找最美河湖衛士。同時開展“河長說河”“最美河湖衛士說河”活動,提升河長制工作影響力。五是邀請省水文化協會會長顏學毛等領導來我市調研水文化工作,促進我市水文化建設,提升河長制工作影響力。
(2)水利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一是持續推進項目建設。積極向上匯報銜接,緊跟上級投資方向開展項目的謀劃儲備,狠抓上下對接,加快推動項目前期及項目實施,確保按期完成年度水利建設項目,同時做好跨年度項目的掃尾和驗收工作。二是狠抓水庫運行管理。突出安全、立足實效,全力推進小型水庫標準化建設,不斷完善水庫運行管理機制,實現水庫運管有章可循,規范運行。改善水庫運行管理基礎條件,對存在輕微安全隱患的水庫進行維修養護,確保工程安全穩定運行、發揮工程效益。三是加強農村供水保障建后管護工作。重點做好農村供水工程隱患排查整改、管護人員業務培訓、飲水安全工作年度考核以及管護制度建設完善,切實抓好工程維修養護,努力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四是突出中小型灌區建設和管護工作。全面完成中型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相關工作;對接上級水利部門,積極爭取中小型灌區節水改造及續建配套項目資金以及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任務落實;指導運管單位加強管理,保障灌區長效運行。五是全面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全力做好涉水項目包裝,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六是全力爭取水利建設工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獎勵。錨定工作目標,通過有效落實政策、快速推進工作,積極爭取省廳水利建設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獎勵。
(3)水資源管理工作方面:水資源管理工作方面:一是抓牢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項目建設。積極爭取省水利廳、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支持,做好融資工作,結合國家農科園、隆平文化旅游區項目建設,做大做強,爭取省廳在我市組織召開全省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現場會,確保年底國家六部委開展中期評估獲得非常好的評價。二是加強節水的宣傳工作。進入社區、企業、學校等節水載體開展多方面的節水宣傳指導工作。優化用水統計成果,為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提供數據支撐。三是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結合“雙隨機一公開”工作,聯合多部門對取水單位進行執法監督檢查,壓實企業的取用水責任。
四、底線工作
(1)水旱災害防御工作:一是突出水庫防守。全面落實全市所有上型水庫防汛“四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科學制定汛期調度運用方案,并報市防指審批,同時加強水庫汛限水位和調度運用監管。我市現有24座水庫為三類壩,存在病險問題,已全部納入中央投資整治計劃,“十四五”期間逐年解決。2022年已實施7座(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預計3月底完成建設任務),針對病險水庫情況將采取限制蓄水和控制運行等措施。二是突出骨干山塘防守。全面落實全市439座骨干山塘防汛“四個責任人”,組織開展一次汛前全覆蓋大排查檢查活動,查隱患、定措施。去年通過普查共查處141座山塘存在安全度汛隱患問題,目前已整治5座。針對病險水庫情況將采取限制蓄水和控制運行等措施。三是突出山洪災害防御。2016年,經調查評價初步確定我市山洪災害危險區251處,2021年我市組織開展山洪災害危險區復核,最終確定山洪危險區68處,目前省廳還未審批。目前采取的主要防御措施是“防和避”,通過加強監測預警和巡查值守,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并按照預案轉移路線提前轉移危險區群眾,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四是強化督導指導。繼續實行局干部職工聯鄉責任制,督促指導水利工程責任人員加強雨前、雨中、雨后三個階段的巡查值守,動態查險必須貫穿于整個汛期,對排查發現的險庫險塘,根據情況務必嚴格控制運行或空庫運行。五是強化宣傳培訓。擬在3月中旬前組織開展一次全市水利防汛抗災知識培訓活動,就針對“如何防”、“如何巡查”、“如何處置”三個環節進行培訓。培訓采取視頻會議模式開展,主會場由鄉鎮分管領導和水利專干參加,分會場由村級負責人和巡查人員參加。同時在汛前印制發放一批小型水庫安全管理巡查知識手冊。
(2)安全生產工作:一是落實安全監管責任,貫徹落實“三個必須”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2月底前進一步完善水利安全生產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二是認真組織開展隱患排查,主要領導帶隊每季度一次,各分管領導帶隊每月一次以上,嚴格防范安全事故;三是推動風險隱患“雙重預防機制”,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動態掌握行業風險狀態并有效管控;四是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宣傳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意識;五是強化行業打非治違和安全生產執法,每季度由局執法隊牽頭至少完成1個以上安全生產執法案卷;六是督促指導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進一步落實防溺水工作措施,加強巡查和勸導,并增設完善救援設施,確保不出問題。
(3)小水電管理工作:一是加強小水電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計劃在3月份,召開一次全市小水電工作會議,并與各水電站業主簽訂責任狀,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汛前,對有水庫的水電站,開展一次防汛備汛檢查;按要求做好水電統計工作。二是加強小水電生態流量監管工作。進一步做好小水電生態泄放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小水電站業主是生態流量泄放及監測的實施主體,負責電站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及監測設備的建設、運行、維護、管理及信息報送,確保生態用水安全。三是推動小水電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全面推動小水電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四是妥善處置三門坡水電站歷史遺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