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13 17:04 信息來源:洪江市農業農村局
今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以建設美麗宜居新鄉村和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嚴格落實上級各項工作部署,有效應對各種“三農”挑戰,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現就上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糧油生產和耕地治理扎實推進.
2023年上級下達我市糧食播種任務面積39.3萬畝(其中大豆0.7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0.37萬畝,再生稻0.2萬畝),糧食產量17萬噸。我市于3月6日將糧食生產任務分解下達到各鄉鎮,各鄉鎮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村組、農戶,目前各鄉鎮正在建立完善到戶臺賬,我市將加強臺賬面積落實跟蹤管理,確保糧食面積“實打實”。據鄉鎮上報糧食作物播種移栽面積進度,目前我市完成糧食作物播種移栽面積37.35萬畝,占年度任務的94.8%。其中水稻播種育秧可栽大田27.1萬畝,已移栽25.9萬畝;旱糧已播栽10.25萬畝,其中玉米7.83萬畝、大豆0.67萬畝;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播栽0.4萬畝。做好惠農補貼及農機購置補貼發放工作,將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結余資金1400余萬元全部統籌用于發放給實際種糧農民,共受理農機購置補貼資料2119份,結算補貼機具1679臺套,發放補貼資金143.983萬元,2023年度的耕地地力補貼正在實施中。
根據上級關于耕地拋荒治理工作部署及要求,我市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印發《洪江市2023年糧食生產黨政同責考核獎懲辦法》明確了對因耕地拋荒問題在上級核查中被問責或對洪江市造成不良影響的領導進行問責。洪江市委、市人民政府與各鄉鎮黨委、政府簽定糧食生產責任書,要求堅決遏制耕地拋荒,嚴格落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嚴禁耕地拋荒要求,認真開展排查核實,逐一建立問題臺賬并清零。對2022年排查發現的17442畝的拋荒耕地,采取邊巡查邊治理的方式,建立到戶到地塊臺賬,下達拋荒治理通知書,宣傳耕地保護政策、上門動員督導,發動農戶對自家拋荒耕地進行復耕復種,對缺少勞動力造成拋荒的耕地采取大戶流轉、村集體代耕代種等多種形式進行治理實現存量清零。
(二)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我市加強了人居環境專班隊伍人員力量,制定下發了《2023年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動建設洪江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工作方案》,扎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市共完成改廁任務1038個(全年任務2123戶),完成率48.89%,拆除廢棄房屋、亂建亂搭1407處;整治黑臭水體204處;裸露泥土復綠183處;清除牛皮癬等非法廣告2559處,新建“微景觀”212處。各鄉鎮、村每月常態化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莊清潔行動,共開展集中清掃行動1350余次,組織發動群眾參與55000余人次,清理衛生死角4000余處,投入各類清轉運車輛2300多臺次,清理轉運垃圾3450多噸,清理溪河溝渠162千米,清理農業廢棄物60多噸。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在懷化市第一季度“打擂臺”比賽中排名第四,我市“七邊、八小”梳理式微改造模式,被評為2022年度懷化市十大創新案例;沅城村(大樹底下講故事、星空露營基地)被評為懷化市2022年十大網紅打卡點。
(三)“菜籃子”實現穩產供保。完成蔬菜生產播種6.73萬畝,蔬菜育苗面積0.48萬畝,時令蔬菜種植面積5.8萬畝,總產量為9.6萬噸,蔬菜總產值達3億元以上;生豬存欄19.60萬頭,出欄14..7萬頭;出欄肉禽181萬羽,出欄肉禽量同比增長15.91%;水產養殖面積3.04萬畝,總產量0.33萬噸,同比增長1.98%。養殖面積30485畝,其中池塘養殖13680畝,水庫養殖面積13815畝,工廠化養殖14000立方米。
(四)經營主體培育力度不斷加大。堅持推進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擬上報“四上”企業3家,經過摸底調查和市統計局、“四上企業”辦共同培育,已確定洪江市沅水情酒店、洪江市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洪江市頂越農業有限公司。沅水情酒店6月份已完成“個轉企”,三個月后入庫,其它二個公司正在按程序培育中。積極開展市場經營主體培育,通過努力摸底、動員、培育,已成功培育15家(總任務56家),占總任務的27%。成功推薦“懷化恒祺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入圍國家級生態農場,“洪江市橙豐果業有限公司”成功入圍省級生態農場。著力抓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截至目前已申報創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獲得重點支持的省級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家,獲得重點支持的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家。
(五)技術指導服務和農民培訓工作有序開展。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與農業院校及科研單位緊密協作,邀請李大志、曾建國等一批知名專家教授來洪開展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為我市柑橘、中藥材等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扎實開展農民培訓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共完成農村實用技能、職業技能等培訓4588人次,開展2022高素質農民培育回訪300余人次;培養產業發展帶頭人200余名,遴選輸送全省農村基層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操舞)培訓學員3人;加強農民素質教育培訓基地建設,依托洪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開展標準種植示范和技術培訓推廣,組織柑橘種植戶200余人參與建園、栽植、管培。上半年我市進行農作物病蟲害系統調查和普查150余次以上,開展植物檢疫性病蟲害檢疫、普查17次,舉行防控技術培訓6期450余人次,印發各類病蟲防治技術資料3000余份,采購、發放了40萬元應急防控藥劑及性誘監測設備用于植保植檢工作;開展10余種主要農作物病蟲鼠害監測預報,發布主要農作物《病蟲情報》10期,向廣大農戶編發農作物病蟲防治手機短信11萬余條,病蟲情報準確率達到95%以上。
(六)持續開展品牌建設。扎實做好“二品一標”認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二品一標”有效證書45個,其中地標產品7個、綠色食品34個、有機食品4個,其中2023年上半年新增3個,已獲證1個,待發證2個。2022年黔陽冰糖橙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實施完工,待省廳驗收。上半年我市共投入資金27萬元在全國共計203個火車站(其中 116 個高鐵車站),2876 臺高清電視中進行中國百強品牌黔陽冰糖橙廣告宣傳;投入資金14.44萬元在長沙地鐵4號線宣傳我市黔陽藍莓、黔陽黃桃、黔陽金秋梨、黔陽冰糖橙,目前正在上刊宣傳黔陽黃桃;為打造農業品牌,舉辦了春季旅游節暨油菜花節、花樣溪插秧節;組織懷化恒祺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參加了第22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15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在第22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15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上貢藍牌藍莓干果榮獲第15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優秀獎;目前已上報黔陽冰糖橙農業精品品牌申報資料到省廳。
(七)重點項目建設有序實施。一是積極謀劃包裝項目。根據省農業農村廳、市農業局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以產業發展項目化,謀劃儲備了省級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省長江流域經濟帶面源污染防治工程項目等13個項目,其中長江流域經濟帶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巖垅鄉國家級產業強鎮建設項目二期工程、“湘九味”中藥材產業集群建設工程已完成相關申報手續待上級領導審核批復。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報已于5月29日列入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候選項目名單,現已公示完畢。二是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已圓滿完成2022年農產品倉儲冷鏈保鮮設施五個實施主體建設任務,共建成通風庫1個2191立方米、預冷庫4個1095.7立方米,加快安江柑橘物流集散中心建設,積極爭取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建設整縣推進項目;國家級制種大縣項目,市領導多次前往部委、省廳匯報相關工作,爭取在明年動態調整中將我市納入國家級制種大縣,預計6月中下旬,懷化市領導組織我市相關領導和部門再次前往部委爭取項目;加快東方希望江市鎮青山園場、高陽生豬育肥場、睿德農業巖垅鄉空田場、柒零漁業水產養殖項目、甘鐵生態水產養殖項目實施;繼續抓好2022年3.92萬畝及認真做好2023年1.95萬畝高標準農田工作。
(八)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新突破。堅持把好生態環境保護關,著力推進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積極開展農業外來入侵物種實地普查、福壽螺防治滅除等系列工作;堅決落實嚴格管控區全面退出水稻生產,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我市重度污染耕地管控工作的通知》(洪農組辦發〔2023〕4號)與《關于繼續實施我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獎補的通知》(洪農組辦發〔2023〕7)號,嚴格落實開展嚴格管控區0.35萬畝退出水稻生產種植結構調整,籌劃安全利用區1.83萬畝耕地安全利用,計劃采取噴施葉面阻控劑方式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積1.83萬畝;積極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重點加大了對糧食主產區、柑桔大實蠅重發區的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工作,培育了1家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及應急防控工作,并分別建立千畝統防統治、化學農藥減量、綠色防控示范區4個,積極推廣種子處理、燈誘、性誘、食誘、生物農藥、翻耕灌深水滅蛹、抗性品種、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
(九)農村改革不斷深化。一是認真抓好農村宅基地與改革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共開展了11次全市農村宅基地的動態巡查,2期農村宅基地管理與改革工作業務培訓,培訓鄉鎮宅改專干20人、村協管員211人,對省廳下發的4個違法違規疑似建房問題圖斑進行了現場核實并得到了懷化市站的肯定并銷號,準確確認了地類的基本性質,共審批農村村民建房113宗,并同時頒發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及《農村宅基地批準書》。二是認真發展村集體經濟工作。制定下發了《洪江市村級集體經濟“強筋壯骨”實施方案》,加強對2022年省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實施進行督促落實,推進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計劃,指導督促鄉鎮制定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完善一村一策,目前已收到20個鄉鎮211個村(社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三是做好農村土地承包調解仲裁工作。上半年我市開展了對仲裁員、調解員培訓共26人次,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手冊300余份,受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總數23起,鄉(含村) 糾紛數22起,已結案22起,市本級受理一起仲裁申請,已啟動仲裁程序,正在仲裁調解過程中。
(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力度不斷加強。一方面是狠抓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查違法行為。制定《2023年洪江市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累計開展執法行動52余次,出動執法人員210余人次,車輛56臺次,對全市的農資市場進行了拉網式巡察檢查。農藥執法,糾正經營中的不規范行為20余起,立案2起,罰款0.42萬元,己結案;種子執法,檢查種子經營門店及經營戶78個,糾正種子經營戶的不規范經營行為15次,辦結普通程序種子案件3起,罰沒款共計5萬余元;植物檢疫執法,聯合植保植檢室對種子經營門店經營的種子,安江、黔城、沙灣、巖垅等重點鄉鎮的苗木市場進行專項檢查;肥料執法,對全市的肥料市場進行了專項檢查,主要檢查肥料標簽,糾正不規范經營行為13次。另一方面是狠抓漁政執法和農機執法建設。根據省廳要求擬定了《洪江市落實長江禁漁真抓實干工作方案(草案)》,成立了“洪江市落實長江禁漁真抓實干工作領導小組”,截止到6月15日,共開展漁政聯合執法行動、漁政聯合巡查等61余次,收繳違規釣竿90根、可視貓魚竿7根、拆釣魚臺16座,收繳魚網51副、地籠40個,銷毀魚籽陣156個,清理“三無”船舶15艘,行政立案2起,刑事立案5起(電魚4起、網魚1起),抓獲嫌疑人8人。加強農機安全檢查,開展農機安全檢查7次,檢查農機合作社23家以上,報廢變型拖拉機1臺,完成年度報廢淘汰計劃50%,開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行動1次,出動人員60人次,排查拖拉機56臺,查處隱患1起,整治到位1起。
(十一)做好縣域經濟工作。一是圍繞產業鏈建設抓招商。洪江市圍繞“4+N”產業鏈實施精準招商,先后出臺了《洪江市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工作實施方案》、《洪江市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擴大開放的八條措施》等文件,開展了34場“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招商推介座談會,形成了256名鄉賢、洪商名冊,新簽約重點產業鏈項目10個,總投資15.9億元。二是搶抓特殊機遇。洪江市搶抓懷化農科園選址擴建安江、洪江高廟考古報告發布、建設懷化旅游金三角等機遇,精心儲備謀劃景區提質、“三線三道”“四個一百”等懷化旅游金三角洪江市重點項目37個,總投資91.6億元,舉辦2023年懷化旅游金三角重大文旅項目開工活動,開工建設安江片區旅游路網、懷化農科園千畝柑橘種苗基地、農耕文化研學基地等10個重大文旅項目,總投資10.7億元,成功簽約安江農耕文化世界級研學旅行基地、歡樂世界游樂園等9個項目,總投資17.9億元。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助企紓困工作。為表揚先進,強化全員招商、全民招商意識,提高招商引資規模、質量和成效,做好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工作,制定了《洪江市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工作實施方案》《洪江市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擴大開放的八條措施》。市工信局聯合高新區專門成立了幫扶辦公室,從62家規模工業企業中篩選出27家重點骨干企業開展了一對一幫扶走訪,收集整理了12個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并形成企業問題清單;并幫助企業解決了貸款、申報電費減免等問題,指導企業申報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項目、參加跨境電商企業赴長沙參加跨境電商高峰論壇等。
二、存在問題
(一)產業基礎設施還有不少短板。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老化失修、設施農業不夠先進、冷鏈物流不健全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和短板,農村勞動力流失、用工成本上升,農資價格上漲,糧食價格低迷,水果、經作等與糧食種植爭地,農業生產成本正在不斷加大,直接影響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
(二)農業產業規模化程度不強。農業產業“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的問題仍然突出,農戶分散經營仍然較多,土地集約化經營方面政策扶持力度還不夠。從我市水果產業看,農業產業化、機械化、規模化程度相對較低,分散、小規模種植生產加工仍為主流。同時,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綜合生產力、經營規模、市場競爭力都有待進一步挖潛。同時,柑橘產業的品牌溢價還不夠高、龍頭企業還不夠大、引領作用還不夠明顯。從鄉村旅游看,存在著諸如面上整體打造缺乏規劃、串點成線不夠,旅游項目不夠多、不夠大、不夠好,碎片化、低端化、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短途游多、住下來少等問題。
(三)農業品牌效益不高。在品牌建設上,重創建,輕管理,缺乏必要的宣傳,沒有發揮應有的品牌價值和效益。如黔陽冰糖橙已取得湖南省十大區域公用品牌、中國百強農產品稱號,袁隆平院士親臨中央電視臺代言,黔陽冰糖橙雖質量上乘,但是品牌的價值與市場認知度相差甚遠,品牌知名度不如云南褚橙,市場影響和銷售價格相對偏低,這主要是我們的品牌宣傳、市場營銷投入不夠,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不強,品牌效益不高。
(四)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滯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量少且規模小、能力弱、實力不強,無國家級龍頭企業,且我市省級龍頭企業多數處于發展初期,缺乏政策支持,農產品以簡單初加工為主,加工鏈條短、精深加工不足,經濟效益低下,與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完善,引領發展、示范帶動能力不強,難以帶動周邊農民共同發展致富。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夠優化,“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產業發展格局沒有形成,缺少省級示范產業。
(五)財政預算經費嚴重不足。隨著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業農村部門新職能新工作不斷增加,工作經費支出壓力大,項目資金撥付不能按時到位,嚴重影響農業農村工作順利推進及上級考核。
(六)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不大。由于我市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科技支撐不足,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執行效率和覆蓋面需要進一步提高,加之農戶和農業產業化企業貸款融資難,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和壯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上級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一)穩住農業基本盤,切實做好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按照“穩水稻、擴旱糧、增加復種、遏制拋荒、減少非糧化”思路,做到應種盡種,宜種盡種,擴大種植面積,嚴格臺賬管理,繼續推廣良種良法高產栽培技術,科學種田,提高產量和品質;抓好“菜籃子”保障任務。在紅巖山、紅村開展城市周邊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和高山蔬菜基地,做好特色產業園摸底調查,推廣科學施肥、疏花保果、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嚴格落實畜禽養殖任務,實現年出欄生豬30萬頭、年末存欄20萬頭以上。
(二)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懷化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求,繼續做好示范村莊創建、農村廁所整治、垃圾分類減量、廢棄房屋拆除、組織打擂臺評比等各項工作。全力打造以沅水為軸線,全力打造“沅城—清水清—十里—三里”和“竹山園—巖里—石板橋—下坪—補順”兩條“魅力沅水”和美鄉村示范片。
(三)繼續加大農業爭資引項。加快安江柑橘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工作與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申報工作,積極爭取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建設整縣推進項目;加快洪江市沅水情酒店、洪江市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洪江市頂越農業有限公司的“四上企業”培育工作;加強與上級領導匯報溝通,爭取在明年動態調整中將我市納入國家級制種大縣;加快東方希望江市鎮青山園場、高陽生豬育肥場、睿德農業巖垅鄉空田場、柒零漁業水產養殖項目、甘鐵生態水產養殖項目實施;加深與奧普隆種業公司合作,加速與省農業發展集團、中國農墾與中農國泰等公司合作洽談雜交水稻制種及優質稻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種苗繁育及交易中心等項目。
(四)持續加強“黔陽”品牌打造。加強與黔陽生態公司合作舉辦開展鄉村旅游節、油菜花節、托口楊梅節、農民豐收節等、花洋溪插秧節,組織企業參加持續第22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第15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湖南RCEP經貿博覽會等節會,在媒體及公共場所宣傳我市農產品品牌,提升我市農產品的知曉度和知名度;加大對現有的水果品牌(黔陽冰糖橙、黔陽金秋梨、托口楊梅、黔陽黃桃、黔陽藍莓)、中藥材品牌(黔陽黃精、黔陽天麻)、蔬菜品牌(托口生姜)等公用品牌宣傳力度,重點宣傳水果、中藥材二個百億產業。
(五)全力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省、懷化市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要求,圍繞既定工作目標,克服困難,扎實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各項工作。以洪江市“9+2”特色產業鏈工作為抓手,優化營商環境,開展助企紓困,制定了各產業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圍繞新能源及其裝備產業、生物基新材料、裝配式建筑和新型建材、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種業及糧食加工、水果產業、現代中藥種植加工、現代畜牧、油茶及其他油料、文化旅游業、商貿物流業等優勢產業制定產業鏈政策,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招商推介座談會,搶抓歷史人文機遇,圍繞各大重點項目開展招商引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