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13 11:14 信息來源:洪江市農業農村局
2022年上半年農業農村工作總結
洪江市農業農村局
(2022年7月7日)
今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以建設美麗宜居新鄉村和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嚴格落實上級各項工作部署,有效應對各種“三農”挑戰,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現就上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保障。一是加快推進糧食種植進度。今年洪江市計劃糧食生產面積39.4萬畝,其中水稻27.1萬畝,旱糧12.3萬畝(其中玉米7.9萬畝,大豆0.7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0.4萬畝)。根據各鄉鎮6月30日上報糧食生產播栽進度,全市已經完成糧食播栽面積39.31萬畝,其中水稻27.12萬畝;旱糧已播栽12.19萬畝,其中玉米播栽8.8萬畝,大豆播栽0.94萬畝,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0.4萬。截至目前,全年糧食計劃種植面積已全部落實,并建立到戶臺賬。二是全面開展耕地拋荒治理。洪江市2022年耕地拋荒治理任務0.72萬畝,建立了到戶到地塊臺賬,并下達拋荒治理通知書。今年以來,采取邊巡查邊治理的方式,通過宣傳耕地保護政策、上門動員督導,積極發動承包戶對自家拋荒耕地進行復耕復種,對缺少勞動力造成拋荒的耕地采取大戶流轉、村集體代耕代種等多種形式進行治理,全力推進耕地拋荒治理。根據各鄉鎮6月30日上報銷號臺賬數據統計現已完成復耕面積7192.373畝,占復耕任務的99.5%。三是緊盯“菜籃子”供應。開展蔬菜保護地栽培,加強基地建設,上半年,我市蔬菜生產面積8.1萬畝,蔬菜育苗面積0.5萬畝,時令蔬菜種植面積7.1萬畝,月產量為1.47萬噸,蔬菜總產值達到3.65億元以上;完善糞污處理設施條件,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有序推進東方希望等重點項目建設。出欄生豬18.99萬頭,出欄肉禽129.3萬羽,肉類總產量16372噸;水產總產量3900噸;出欄肉豬量同比增長16.5%,出欄肉禽量同比增長6.48 %,肉類總產量同比增長12.61%。
(二)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大力發展水果產業。組建了洪江市特色水果產業發展工作專班,依托“鄉村振興共享貸”和巖垅鄉國家級柑橘產業強鎮建設項目,統籌資金1730萬元用于支持柑橘產業發展。大力開展柑橘品改,積極開展冰糖橙新品種“洪華”系列選育、冰糖橙“露骨更新”與“立式栽培”試驗,現已打造柑橘品質提升示范園8個,完成柑橘品種改良2000畝,品質提升1萬畝。截至目前,全市水果種植面積48萬畝,預計產量65.3萬噸;其中柑橘種植面積40.7萬畝,預計產量57.8萬噸。二是持續推動品牌建設。持續開展“黔陽”品牌推廣,成功爭取湖南省2022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項目支持。上半年,投入資金15萬元,完成黔陽冰糖橙專題宣傳片制作;投入資金27萬元,在全國高鐵站對黔陽冰糖橙進行了廣告宣傳;投入資金14.44萬元,在長沙地鐵4號線投放黔陽藍莓、黔陽黃桃、黔陽金秋梨、黔陽冰糖橙宣傳廣告。完成黔陽冰糖橙、黔陽金秋梨、托口生姜品牌價值評估資料上報以及黔陽黃金貢柚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資料申報。新增“二品一標”認證農產品8個,其中有機食品4個(湘佰茶青、湘佰紅茶、湘佰綠茶、恒祺藍莓)、綠色食品4個(溶溪冰糖柚、宏鑫黔陽冰糖橙、宏鑫黃金貢柚、和豐金秋砂糖橘)。“黔陽”品牌價值評估上升到24.46億元。三是著力抓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積極開展2022年示范農民合作社及家庭農場培育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申報國家級示范農民合作社1家,省級示范農民合作社3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 4家;懷化市級示范農民合作社8家,示范家庭農場10家。加強農機裝備條件改善,完成省級現代農機合作社、省級現代農機合作示范社和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的前期上報籌備工作,做好農機補貼發放,到目前為止,共受理補貼資料1622份,結算補貼機具938臺套,發放補貼資金68.27萬元,核查補貼機具128臺。
(三)重點項目建設有序實施。一是積極謀劃包裝項目。根據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應用監管平臺做好2021年農業資金項目管理和2022年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湘農辦函〔2021〕343號)、懷化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做好2022年懷化市農業項目儲備的通知》(懷農〔2022〕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以產業發展項目化,謀劃儲備了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等9類10個項目;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等已按照上級申報要求完成了申報工作。已成功通過2022年度省級農業產業強鎮(托口)、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評審,現正在公示。二是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設施建設項目已完成20個倉儲主體工程建設,完成年度投資比例100%,后續建設任務上級暫未下達;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巖垅鄉)完成第一期建設任務,完成投資1358萬元,項目第二期建設任務上級暫未下達;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田間工程措施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進行專家評審,7月4日懷化市局下達了立項批復。三是積極包裝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022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包裝9個,投資額118650萬元,申報入庫3個,投資額9700萬元;我局2022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考核任務為60000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3219萬元,任務完成比例22%。
(四)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2022年,將全市194個行政村分為“整治村、提升村、示范村”三類,分期分批推進整治工作,著力打造“安江—沙灣”“黔城—沅河”2條精品旅游線路、46個美麗示范村莊;先后出臺了《洪江市2022年開展農村廢棄房屋拆除行動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實施方案》《洪江市2022年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新)建實施方案》《洪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雙月“打擂臺”工作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對各項具體工作的目標、要求進行了詳細的明確;整合涉農資金8172萬元,截至目前,財政已經投入4525.6萬元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設立“鄉賢基金”吸引社會資金8100萬元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上半年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一是農村人居環境頑瘴痼疾有效整治。今年組織鄉村兩級共摸排廢棄雜屋、殘垣斷壁等3604處已整治到位2121處,摸排黑臭水體205處已整治到位185處、摸排露天糞坑和簡易棚廁608座全部整治到位、摸排裸露泥土58000平方米,已復綠55250平方米,修建小型人工濕地44座、清理牛皮癬7932處、評選“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美家美婦”“最美公益人”“清潔衛生戶”等先進典型代表2971位、開展“習語連心”“微宣講、大振興”“村居公益人”等文明新風培育實踐活動1245人次、搭建畜禽養殖圍欄30多公里、完成村莊微改造669處。二是農村改廁工作扎實開展。2021年,全市行政村戶廁改造竣工3748戶,2022年1-6月完成戶廁改造1300戶,完成省2021年-2022年5800戶年度改廁任務的87%。三是認真組織開展我市的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擂臺”活動和做好懷化市人居環境“打擂臺”的迎檢工作。我市的成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 的“打擂臺”工作現已完。4月23日,懷化市2022年第一季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擂臺”大會在洪江市舉行,洪江市在考核評比中排第二,被授予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擂臺”紅旗單位。懷化市第二季度人居環境“打擂臺”洪江市的暗訪、明查已全部完成
(五)農村改革不斷深化。一是認真抓好農村宅基地管理與改革工作。加大農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規的宣傳培訓,印發了《農村宅基地法律政策問答》《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八不準”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通知》等宣傳資料。舉辦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培訓班1期,培訓鄉鎮分管領導、工作專干50余人。持續開展農場宅基地管理巡查工作,截至6月底深入大崇、灣溪、龍船塘等鄉鎮開展動態巡查18次,重點對省農業農村廳下發的23個違法違規疑似建房問題圖斑進行了現場核實,對存在未批先建、亂占耕地建住宅等問題的九個鄉鎮進行了通報,并下發交辦函指導督促鄉鎮限期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上半年共完成農村產權管理系統核實修改虛擬身份證2361人,修改未填報份額人員名冊組織156個,核實跨區域重復身份證5829人,完成125個村(社區)經濟合作社法人變更。三是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對全市211個村(社區)集體經營性資產摸底,根據摸底情況協助金融機構做好共享貸辦理發放。指導鄉鎮按“一村一策”制定村集體經濟消薄減半計劃,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為實現經營性收入在5萬元(含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減半目標及各鄉鎮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整體總量實現三年倍增的工作目標,指導鄉鎮結合村集體實際情況和現狀,制定了發展村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計劃和《各村三年倍增計劃明細表》;選派30名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服務,全市122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211個村(社區)結對,開展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崗位、送資金活動,助力村集體經濟壯大發展。
(六)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力度不斷加強。一方面是狠抓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查違法行為。制定《2022年洪江市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累計開展執法行動9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400余人次,車輛80臺次,對全市的農資市場進行了拉網式巡察檢查。農藥執法,糾正經營中的不規范行為30余起,立案6起,目前已結案1起,罰款0.7萬元;另5起正在走程序中。種子執法,檢查種子經營門店及經營戶78個,糾正種子經營戶的不規范經營行為13次,沒收無證經營雜交水稻種子(散裝雜交稻種子)16.5公斤。植物檢疫執法,沒收無檢疫證柑橘苗木300余株。肥料執法,對全市的肥料市場進行了專項檢查,主要檢查肥料標簽,糾正不規范經營行為11次。另一方面是狠抓漁政執法和農機執法建設。開展漁政聯合執法行動、漁政聯合巡查等30余次,拆除48個漁籽陣,查獲部分違規垂釣者,查獲三無船5艘,非法捕撈魚貨71.85公斤,移交森林公安處置案件13起,行政處罰立案7起,結案3起,罰款5800元。加強農機安全檢查,開展農機安全檢查6次,檢查農機合作社15家以上,開展農機安全執法培訓1次,培訓鄉鎮執法人員60余人次,強化日常道路巡查,查獲無證無牌拖拉機1輛,移交交警處置。
(七)及時做好抗災救災工作。一是5月30日-6月5日洪澇受災情況。5月30日至6月5日這一輪強降雨對我市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市屬于全省22個重點受災縣之一。據初步統計,此次受災面積共計20744.55畝,其中糧食作物受災面積19383.5畝,西瓜種植受災面積436.05畝;園藝作物油桃,黑布李受災面積925畝;農業設施西瓜大棚沖毀251個,灌溉水渠塌方3處,魚塘塌方1處,鐵山鄉涼竹灣村機耕道多處損壞;共造成農作物等經濟損失2594.9468萬元。二是抗災救災情況。組織領導及時到位:入汛以來,我局早動員、早部署,于5月8日制定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對防汛抗旱工作領導、職責、措施、值班等進行了安排;5月30日召開班子成員、股站長專題會議,啟動防汛預案;災情發生后,于6月4日召開農業防汛救災緊急會議,成立了由局長楊加松任總指揮的農業抗洪救災工作小組,宣布全局進入防汛緊急狀態,全體干部職工取消休假、24小時待命;同時,成立20人的防汛搶險應急救援小分隊,由局長直接調度,負責應對抗洪救災突發事件。物資保障及時到位:災情發生后,我局緊急啟動救災農資調度應急預案,一方面,加強農資經營門店防汛安全;另一方面,在掌握災情和補種改種情況的基礎上,及時協調調運種子、農藥、化肥、農膜等農資,保障災后生產自救需要;同時,加緊完善防汛裝備儲備,增添了手電筒30個、鐵鍬20把、雨衣50套、救生衣10套,以保障防汛搶險隊員安全。技術指導及時到位:6月6日,暴雨驟停,組織3個災后技術指導小組,奔赴抗洪救災第一線,調查核實災情,積極開展農作物分類技術指導。與此同時,我局通過手機短信平臺,編發農作物災后自救措施發送到鄉鎮、村組干部以及廣大農戶,共3萬多人次;印發《農作物災后生產管理技術措施》等技術資料5000余份,發放到鄉鎮、農戶,指導各地災后恢復農業生產。保險核查及時到位:及時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系,組織市、鄉兩級農技人員第一時間深入受災現場,核實受災面積和損失程度,抓緊理賠工作,降低受災農戶損失。
(八)縣域經濟發展工作順利交接。根據省、懷化市相關要求,縣域經濟發展工作由發改部門改為農業農村部門牽頭負責。為確保該項工作順利交接、平穩過渡,我局及時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根據領導指示精神和相關工作要求,我局迅速進入工作角色,積極向省農業農村廳、懷化市農業農村局申請工作業務指導,并積極與發改部門銜接,學習經驗,了解工作方式方法。6月22日,市委副書記向子順、副市長易漢成組織市委辦、政府辦、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統計局、工信局等7個部門就縣域經濟發展工作進行了會商,深入學習了省里關于縣域經濟發展工作的各項部署,對各部門需立即開展的工作進行了安排。會后,由農業農村局牽頭,統計、工信、鄉村振興、商務等部門配合,初步擬定了《洪江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送審稿)》《洪江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送審稿)》。
二、存在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全市產業層次不高,動能轉換不快,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日漸凸顯。二是財政預算經費嚴重不足,項目資金撥付不能按時到位,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尚存在不少短板,產業發展等方面與群眾期盼仍有不小差距。三是品牌創建營銷環境仍需優化,招商引資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對此,我們將認真反省,汲取教訓,切實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四是縣域經濟發展工作壓力較大,該項工作各級領導均十分重視,任務重、要求高,不僅僅事關農業,涉及各行各業多個領域,對我局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更是一次嚴峻的挑戰。由于接手工作時間短,對工作的業務還不夠熟悉,再加上工作人手不足、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工作開展比較吃力,工作進度相對緩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上級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一)堅決穩住農業基本盤。抓實糧食生產任務。按照“穩水稻、擴旱糧、增加復種、遏制拋荒、減少非糧化”思路,做到應種盡種,宜種盡種,擴大種植面積,嚴格臺賬管理;繼續推廣良種良法高產栽培技術,科學種田,提高產量和品質。抓牢拋荒耕地治理任務。采取耕地拋荒治理“常巡查、早發現、嚴處置”的常態化監管機制,加快治理進度,督促復耕復種治理到位,嚴防新增再拋荒,確保耕地拋荒治理任務清零。抓好“菜籃子”保障任務。在茶溪、下坪村開展辣椒、茄子封閉式硬質覆蓋蔬菜種植模式,做好特色產業園摸底調查,推廣科學施肥、疏花保果、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嚴格落實畜禽養殖任務,實現年出欄生豬30萬頭、家禽320萬羽以上。
(二)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懷化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大行動要求,繼續做好示范村莊創建、農村廁所整治、垃圾分類減量、廢棄房屋拆除、組織打擂臺評比等各項工作。加強與省廳、市局對接匯報,爭取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明確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為爭先創優事項,進一步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我市特色亮點工作打造。
(三)繼續加大農業爭資引項。今年2月上報全省資金項目監管平臺儲備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創建、農業特色小鎮、省級農業產業強鎮、“一縣一特”優秀農產品品牌、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區域性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省級示范中心、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百企”培育等9類共10個項目,下一步嚴格按照上級的項目申報要求,積極爭取儲備項目和柑橘品改示范縣項目落地洪江。計劃申報省級龍頭企業2家,懷化市級龍頭企業3家,創建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4家。
(四)加強“黔陽”品牌運營能力。將重心放在“黔陽”牌推介推廣上,加強政策扶持,不斷優化品牌培育和發展的社會環境,發揮懷化陸港優勢,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發揮產業技術和文化底蘊優勢,不斷提升品牌內在價值。積極爭取湖南省2022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項目支持。
(五)全力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省、懷化市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要求,圍繞既定工作目標,克服困難,扎實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各項工作。一是制定方案。提請出臺《洪江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建立健全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推進機制,明確總體工作目標、階段性工作目標,并進行細化分解;二是加強領導。提請成立以市委書記為顧問、市長為組長的洪江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三是成立專班。擬從發改、財政、稅務、統計、工信、農業農村等經濟職能部門抽調專人組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充實工作力量,確保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