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7 02:12 信息來源:
(一)緊緊圍繞“一個核心”,進一步增強農業發展活力。堅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核心,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一是科學規劃鄉村振興戰略。科學規劃產業發展,進一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與湖南農大對接,啟動全市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力爭在6月份完成全市水果產業發展規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積極配合市美麗鄉村辦做好全市2018個村的建設規劃編制工作。二是貫徹落實現代農業扶持政策。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逐步完善現扶持政策,在充分貫徹落實《洪江市現代農業發展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提請出臺《洪江市2018年度農業產業發展扶持細則》,新設經作、糧油、雜交稻制種產業專項產業扶持資金,把2000萬元現代農業發展基金和1000萬元冰糖橙專項發展資金用在刀刃上,進一步提升政策引導作用;充分發揮農信擔的杠桿作用,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進一步擴大信用擔保的業務范圍,加大金融部門對產業的扶持力度。三是狠抓農業項目建設。始終堅持把爭資引項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來抓,緊緊圍繞國家投資重點、洪江市“十三五”規劃,著力建設農業項目儲備庫,重點抓好以黔陽冰糖橙為主的標準園和冷鏈物流系統建設以及安江稻作文化產業2個項目建設;加強與省農委處室對接,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多渠道爭項目引資金,力爭全年引資3000萬元以上,重點做好有機肥替代肥、雜交稻制種大縣獎勵等項目爭取工作,以項目促進我市現代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同時,策劃、包裝、挖掘一批市場前景好的農業項目,特別是農產品加工項目,積極開展農業招商,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我市農業生產、加工及經營;進一步完善項目庫建設,建設一批優質項目,重點抓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柑桔綠色高產高效等項目的實施。四是推行產業強鄉強鎮戰略。積極與省農委、懷化市農委對接,牽頭全市產業扶貧工作,突出抓好以黔陽冰糖橙為主導的“一縣一特”,統籌其它特色產業發展“一鄉一品”、“一村一特”、“一戶一業”,培育和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產業扶貧,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綜合平衡發展。結合各鄉鎮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謀劃鄉鎮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引導各鄉鎮充分依靠自身的區位交通、商貿物流、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農優產品等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激發鄉鎮產業發展活力和創造力。五是凝聚鄉村發展活力。建議市委市政府整合相關項目資金,集中力量,科學布局,切實提高鄉村發展建設效率;同時,進一步做強做大鄉村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充分發揮公司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鄉村發展步伐。
(二)始終堅持“兩條主線”,進一步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堅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不斷深化農村改革作為主線,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一是抓好特色畜牧水產業建設。進一步提升雪峰烏雞品牌效應,積極推進烏雞產品和保健品結合,促進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當地土雞產業,力爭2018年土雞養殖規模突破500萬羽;積極發展龍蝦、黃顙魚等優質水產業,建立示范養殖基地、擴大養殖規模,增加養殖產量,推動水產品的優質、品牌建設;大力發展灰天鵝、皮貂等特色產業,打造示范樣板企業,推行灰天鵝、黑天鵝等規模化養殖,爭取引進皮貂養殖,盡快形成商品供給能力強的區域化生產格局。二是完善農村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8年2月前完成數據匯交工作,5月份前完成信息平臺建設工作,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完善承包土地“三權分置”制度,選擇1-2個具備條件的鄉鎮開展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和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制定農戶承包地有償退出辦法,開展土地承包權有償退出試點;促進農村土地流轉,規范流轉土地的產權交易,健全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制定市場運行規范,加強流轉合同管理,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平臺,實現市、鄉、村三級全覆蓋;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扎實開展農村財務公開和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確保農村社會穩定。三是穩定糧食生產。始終堅持以穩定播面、提高單產的目標,推進科技增產項目,確保面積在42萬畝以上、總產16萬噸以上,建成“湘米工程”基地及優質稻基地20萬畝以上。四是做強水果產業。計劃通過10年努力,逐步打造以黔陽冰糖橙為主,黃金貢柚、丑八怪、金秋梨、黃桃、楊梅、藍莓等特色水果為輔的“百億”水果產業,尤其是在柑桔生產方面,力爭每年新增3000畝面積,2018年種植面積突破30萬畝,總產達到35萬噸以上。五是鞏固制種產業。依托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縣(市)、“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獎勵資金,支持制種企業和制種大戶開展土地流轉擴大生產,努力使我市雜交水稻制種面積穩定在3萬畝以上。六是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重點抓好“湖南省中藥材基地示范縣(市)”項目,加大扶持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力度,做優中藥材產業。
(三)全力實施“三大計劃”,進一步提升洪江農業競爭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洪江市委洪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繼續實施農牧產品品種引進、品質提升和品牌創建計劃。一是選優品種計劃。集中力量加強對黔陽冰糖橙、“丑八怪”、冰糖柚、早香柚、黃金貢柚、金秋梨、托口楊梅、“貢藍”藍莓等優質農產品品種優化和綠色增產模式的科技攻關,不斷豐富特色農產品品種、擴大農產品品質優勢;啟動國家級柑橘試驗站建設,著力抓好湘洪欽桔等柑桔優良株系的選育和黔陽冰糖橙覆膜晚熟技術實驗;啟動優質苗木基地建設,加強苗木檢疫和種子管理工作;針對我市畜禽良種供應短缺的現狀,加大藏香豬、黔邵花豬、三元雜交豬等已有良種推廣力度,擴大養殖規模;加快原種豬繁育場,土雞種禽場、孵化場建設步伐,積極創建黔陽烏雞苗供應基地,確保生豬種源、土雞苗以及黔陽烏雞苗實現自給自足。二是提優品質計劃。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大力推廣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加大農產品“三品一標”申報認證力度,力爭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5個以上,其中地理標志產品2個(黔陽金秋梨、托口生姜);有機食品1個(湘佰茶葉);綠色食品12個(冰糖橙、金秋梨、楊梅、黃桃、藍莓、香蔥等)。三是做優品牌計劃。進一步鞏固提升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加大“黔陽”牌品牌整合力度,重點做好黔陽冰糖橙、丑八怪、黃金貢柚等優勢農產品的整合和規范管理。繼續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力爭新增1個中國馳名商標,積極配合食藥工商質監部門做好馬德里商標爭取以及對我市“名山”、“名水”的商標搶注。同時,在農產品上市季節,籌辦黔陽冰糖橙、楊梅、黃桃、金秋梨、柚子采摘節,積極組團參加東盟農博會、一帶一路農博會、香港特色農產品展銷等節會,進一步提升“黔陽”牌知名度,促進農產品市場銷售。四是強化宣傳。進一步加大對我市優質農產品的宣傳力度,制作完善洪江農業宣傳片、宣傳手冊和主題歌曲,拍攝一部黔陽冰糖橙微電影,開展一次黔陽冰糖橙尋根溯源活動,建設10-15個固定宣傳陣地,指導完善洪江市官方電子商務銷售平臺,繼續在各大媒體投放黔陽冰糖橙宣傳廣告。
(四)重點建設“四個園區”,進一步打造洪江農業亮點。
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制定并發布標準示范園建設標準和扶持政策,加大對洪江市現代農業示范園的政策、資金傾斜力度,突出抓好以黔陽冰糖橙為主的標準示范園建設,重點打造以黔城鎮茶溪村、沙灣鄉健康村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5000畝的黔陽冰糖橙1000畝核心示范園,打造黃金貢柚、丑八怪、柚子、蔬菜、藍莓、中藥材、雜交水稻制種、糧油、金秋梨、楊梅、黃桃產業標準示范園各1個,每個產業培育扶持1-2個特色產業園,在黔城茶溪建設中國柑桔博覽園。同時,積極發展出口農業,著力建設以黔陽冰糖橙為主農產品出口基地3個,著力加快出口農產品論證,確保質量。加強生豬養殖小區建設,在鞏固甘溪坪生豬養殖小區的基礎上,2018年致力于打造1-2個規模化養殖小區,并引導小區科學有序發展。
(五)切實抓好“五項工程”,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抓好產業扶貧工程,確保“脫貧不返貧”。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出臺貧困人口發展農業產業扶持獎補政策,積極爭取全省產業扶貧項目資金1500-2000萬元,繼續抓好75個貧困村的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加強非貧困村產業發展,確保產業扶貧惠及更多貧困戶。二是抓好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工程。抓好安江鎮扶車村、黔城鎮三江村等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推進各個鄉鎮重點推進村建設;繼續抓好4個美麗鄉村建設,20個重點環境整治村建設。同時,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農村,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三是抓好安全生產工程。按照“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的原則,主要通過業務培訓、安全檢測及農資打假、動物疫病防控、漁業船舶安全監管、漁政專項治理等五個方面進行強化。加快推進農產品安全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體系,確保“米袋子”、“果盤子”、“菜籃子”安全,力爭全年開展快速檢測達12000批次以上,定量檢測100批次以上,合格率96%以上,全年不發生農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加大農資經營監管執法力度,杜絕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現象發生;開展農產品生產檔案專項執法,對檔案規范、投入品安全的給予適當獎勵。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疫監管體系和檢疫監督體系,實施動物強制免疫、免疫效果監測、畜禽死亡排查,建立免疫檔案與標識制度,加強染疫畜禽撲殺與無害化處理等防疫監管;加強產地檢疫、屠宰檢疫、上市檢疫和外調查驗以及市場準入檢疫、疫病源頭追溯制度的檢疫監管;抓好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壓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積極推進農機、公安交管聯合執法檢查,確保農機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加強漁業船舶安全監管措施,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嚴禁漁業船舶載客載貨和非法營運,保障漁業安全生產;加大漁政專項治理工作力度,堅決打擊“電、毒、炸”等違法捕撈行為,采取具體措施,加大對非法電魚現象的打擊力度,維護全市漁業資源,杜絕安全事故發生。四是抓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工程。支持現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鼓勵合作社、種養大戶轉型為企業,力爭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培育省級現代農機合作社3家,省級農技示范合作社1家,省級漁業健康場所1家,懷化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備選企業2家,洪江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四上企業”4家,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優秀家庭農場10家。五是抓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工程。采取自主辦學、聯合辦學、購買服務等形式進一步做實做強農廣校,全方位開展農民實用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生產技能,全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420人次,開展農民實用技能培訓6000人次,實現20個鄉鎮主導產業全覆蓋,進一步培育鄉土人才,鼓勵各類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發展分享農場、共享農莊、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六)大力推進“六個行動”,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方式。一是開展農機化建設水平提升行動。以農機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以糧食作物機械化提檔升級和茶、果、藥、菜、花“五園”經濟作物機械化提升突破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優化全市農機裝備結構,拓寬農機服務領域,提升農機化發展質量效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全年不發生重大以上安全責任事故。2018年力爭完成農機購置補貼400萬元,帶動農戶投入1000萬元,新增各類農業機械3000臺套;完成機插秧3.6萬畝,年內新增烘干機3臺、無人植保飛機6架,推廣油菜高密度機械化直播10000畝,確保全市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二是開展農業生產保障行動。繼續開展水稻、玉米、油菜、雜交制種、柑桔等保險,探索增加蔬菜保險、中藥材保險、經濟作物保險、設施農業保險等,進一步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三是開展技術服務推廣行動。印制《洪江市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手冊》1.2萬冊,免費發放給種植大戶,并力爭在3月份編制完成全市主要農作物生產技術指南,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開辦農民田間學校,建設農技寶技術服務平臺,并積極推廣運用;加大畜牧產業新型農民培養力度,致力于加強政策法規、科學技術、職業技能、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教育培訓,造就有文化、懂技能、善經營、會管理的畜牧產業新型農民。四是開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堅持“精、調、改、提、帶、集”的技術路徑,圍繞柑桔、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認真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繼續落實《洪江市2017年科學施肥指導意見》。力爭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52萬畝、秸稈還田技術12萬畝,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田間試驗6個,建立減肥增效示范區4個(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精準施肥示范、微生物菌肥示范、技術集成示范),示范面積1000畝以上。五是開展農民維護行動。計劃成立農民維權服務站,專門負責調處農業事故糾紛;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完善鄉村農村土地承包調解機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有效維護各權利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狠抓涉農專項治理工作,對農村義務教育、“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強行服務收費、林業經營性收費及惠農資金落實等開展專項治理;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監管,進一步拓展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領域,推動農民負擔監管向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延伸,防止亂收費亂攤派在新的土壤滋生蔓延。六是開展農業技術人員素質提升行動。加強政治政治理論學習,進一步堅定政治立場和理想信念;加強農業技術人才培訓,通過互聯網+農業遠程教育脫產學習、短期培訓,局業務骨干授課,到農業產業發展先進地區進行學習考察,邀請全國知名農業產業發展帶頭人、專家學者開辦講座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干部、職工的業務技能;設立電子讀書室(智農通等),積極鼓勵干部職工通過自學加實踐提高技能;建獎勵機制,對干部、職工積極開展自學、考研、考取職稱,發表學術文章的,給予一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