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9 17:11 信息來源:洪江市商務局
2023年商務工作總結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緊緊圍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工作要求,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以擦亮“一粒種子 改變世界”品牌為抓手,勇于擔當作為,敢闖敢試敢創新,以釘釘子精神,陸港標箱發運、招商引資、電子商務、市場體系建設等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F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主要考核指標穩中向好。一是陸港標箱發運情況。我市今年共10個專列(500個標箱)發貨任務,目前已經完成23列(1150個標箱),本地企業直接進出口班列運輸任務數100個標箱,現已完成202個。二是實現外資破零。因疫情影響,2022年我市外資尚未破零,2023年市定目標300萬美元,已完成1014萬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338%。三是限上企業入規入統。2023年市定目標任務為8家,我局早部署早謀劃,年初開始摸排,建立臺賬,已完成11家,完成總任務的137.5%。四是商業體系建設項目有序開展。成功申報大崇鄉、龍船塘鄉、塘灣鎮、洗馬鄉、鐵山鄉、安江鎮、灣溪鄉7個鄉鎮農貿市場提質改造項目,項目已通過省廳驗收,獎補資金約580萬余元。五是高質量發展指標。人均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2023年懷化市定目標任務為2.5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3.12億元,新增8家企業外貿企業備案;引進“三類500強”企業新投資項目3個;引進招商引資項目38個,合同引資額74.99億元,完成省外境內到位資金約60億元,新引進湘商注冊企業8家,湘商累計到位資金17.25億元。
(二)陸港建設運營高速推進。一是積極與懷化國際陸港對接,摸清家底制定政策。自懷化國際陸港自運營以來,洪江市第一時間對現有外貿進出口企業進行了全面摸底,逐一上門了解企業經營現狀和貨物進出口量。同時多次赴懷化或邀請陸港專家來洪調研指導,出臺了《洪江市支持和融入懷化國際陸港獎補辦法》,政策實施后,切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加快構建洪江市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二是積極培育本地生產型外貿企業,廣泛宣傳陸港優惠政策。推動新昌石化、三興爐料、原匠電子商務等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與國際陸港的合作。三是充分發揮本市各類農產品的資源優勢。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展會,打通企業對外銷售渠道。如在RCEP經貿博覽會期間,成功與泰國懷化商會就我市竹制品達成合作意向,并于6月28日發行竹簽、竹筷標箱2個。
(三)招商引資工作精準實效。一是全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聚合全市招商資源和力量,組建4+4招商專班,深入推進產業招商、以商招商、精準招商,推動集聚式發展,為改革開放先行注入新動能。累計簽約項目38個、合同引資74.99億元。其中,成功引進國電電力集團、華自科技、希爾頓國際酒店集團等一批投資企業,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湖南國電電力公司落戶洪江市。二是大力實施“湘商回歸”行動。指導20個鄉鎮設立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指導服務站,出臺招商引資擴大開放八條措施,通過建立湘商數據庫、召開湘商懇談會、組織業務培訓、印發《洪江市投資指南》、常態化聯系,為湘商回歸投資興業牽線搭橋鋪路,推動更多湘字號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聚、總部回建。三是圍繞“9+2”產業發展定位,積極走出去。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10余次,市招商小分隊多次赴北京、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考察企業和商會,并與武漢市懷化商會、深圳市湖南洪江市商會等異地商會保持密切聯系。成功舉辦2023年洪江市(深圳)“湘商回歸”對接活動,助推我市招商引資工作。
(四)電子商務迅速發展。一是組織培訓,儲備人才。對20個鄉鎮組織洪江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鄉村電商普及培訓,共完成技能培訓42期,共計2378人次,組織原匠電子商務、豐源農業、銳樂健康等企業參加2023年跨境電商培訓,為電子商務發展儲備了一批優秀的電商人才。二是拓展平臺,促進銷售。培育本地跨境電商企業,積極探索電商銷售新模式,將新型電商多渠道零售成為企業轉型的有效手段和品牌提升的重要渠道。今年以來我市共培育2家跨境電商企業,分別是洪江市源誠竹業有限責任公司、懷化懷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組織了銳樂健康、花洋溪生態農業、恒祺農業、洪江市水果協會等企業參加首屆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組織洪江市豐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企業參加 2023 年湖南(長沙)跨境電商交易會,幫助企業搭建創業平臺,擴寬銷售渠道。三是推動廊橋月影建設。經前期項目招商與篩選,最后整合為以洪江市電商公服中心O2O展銷館為中心的9個商鋪,包含農產品、文旅發展、小精品、古玩、漁具釣具、咖啡書屋、茶葉、裝飾等行業,為農產品提供寄賣場所,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今年,全市電子商務年度任務已完成2.8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35.27%。
(五)擴大消費活動亮點紛呈。始終把擴內需促消費作為“穩經濟、惠民生、激活力、增動力”的第一動力,制定《“樂享消費?幸福洪江”2023“數商興農”活動方案》,創造性的舉辦貫穿全年、覆蓋城鄉、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實現了“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期期有亮點”,搶抓消費旺季和重要事件節點,組織“樂享消費?惠購洪江”2023年促進消費展,集展示宣傳、產品推介、產銷對接線上線下交易、現場體驗于一體,最終交易額達80萬。同時積極參與“梅”“莓”香伴?托口而出2023年懷化市旅游金三角文旅大集暨洪江市托口楊梅節,借助楊梅節、黃桃節、金秋梨節等契機,推動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雙提升。
(六)外貿進出口總額擴容提質。始終把外貿進出口作為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引擎來抓,全力克服后疫情時代、外貿實績企業少等多重困難形勢,扎實推進穩外貿“四個一”和“破零倍增”行動。截至目前,我市外貿進出口總值3.12億元,同比增長235%。洪江市石化物流園順利成為懷化國際陸港擴展區,著力推進園區為主體的外貿產業集群發展。
(七)安全生產工作穩步推進。一是進一步規范成品油經營市場秩序,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成品油市場“打非治違”百日行動,深入推進成品油市場規范有序發展;二是持續做好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的安全生產督查工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三是狠抓市場運行監測,強化商務預報功能。繼續完善市場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市場體系建設項目申報。配合國投公司依法依規開展加油站建設和二手車市場建設工作。積極引導市內商貿企業充分利用“春節”、“五一”“十一”等黃金周節假日,積極開展商品促銷、惠民購物活動,促進市場消費。
(八)營商環境服務優化升級。始終把“商務即服務”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第一抓手,打造以“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為特點的一流營商環境,用心樹牢“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持續推進“一企一專班”幫扶和“暖企”措施,切實解決企業用地、融資、用工、降成本等難題,打造投資興業洼地。
二、特色亮點工作
(一)加快融入懷化國際陸港“經濟圈”,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彰顯雜交水稻發源地的責任擔當,著力擦亮“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金字招牌。
洪江市2023年標箱發運任務為500個標箱,10個班列。為圓滿完成此項工作,我市積極作為,取得喜人成效。一是領導重視,高位推動陸港工作。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針對陸港建設運營工作多次召開調度協調會,切實加大對陸港建設運營及標箱發運的保障力度,為此專門成立了洪江市陸港事務中心,編制為11人,充實人員力量。截至目前,我市已發行1150個標箱,折合23列班列,已遠超懷化市下發的任務量。二是出臺獎補政策,鼓勵本地企業發貨。我市出臺了《洪江市支持和融入懷化國際陸港獎補辦法》,鼓勵本地企業通過陸港標箱發運,補助短駁費用,積極補助當地企業出口獎勵,政策實施后,切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加快構建洪江市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三是加大企業培育力度,促進企業對外開放。積極培育本地生產型外貿企業,推動新昌石化、三興爐料、原匠電子商務等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與國際陸港的合作。同時充分發揮本市各類農產品的資源優勢,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展會,打通企業對外銷售渠道。四是推動物流產業鏈升級,增強企業支撐能力。我市懷化市港翔管樁有限公司和洪江市安江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已評定為A級物流企業,不斷加大產業鏈和供應鏈協同發展力度,讓本土產品借助物流服務迅速打開國際市場,推進物流和制造企業降本增效。
(二)近幾年,為改善鄉鎮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我市集中財力致力鄉鎮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工程,爭取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資金近千萬元,提質改造11個鄉鎮的13個農貿市場,實現鄉鎮農貿市場應改盡改。
一是積極爭資引項,為提質改造打基礎。積極拓寬農貿市場改造資金來源渠道,以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獎補資金為杠桿,撬動全市建設資金集中到需要改造的鄉鎮農貿市場及周邊,堅持“科學統籌、用途不變、集中投入、形成合力”工作思路,將改造項目納入城鎮建設項目中去,需要本級財政列支資金的部分,在政策范圍內通過打捆集鎮其他項目進行統籌安排,變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資金從“單打獨斗”為“握指成拳”,以“四兩撥千斤”的辦法走出一條內投外援、上補下調的資金扶持新路子。二是科學謀劃,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將農貿市場提質改造納入為民辦實事重要任務之一,堅持顏值與功能并重、更加突出實用效果,把資金更多地用于解決老百姓最關注的難點、痛點、堵點上,讓好鋼用在刀刃上。如鐵山鄉集貿市場臨近河流,每到汛期趕集,經常遇到漲水導致市場浸泡淹沒,光靠排水系統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次通過改造,重點把防洪堤修建了起來,群眾均拍手叫好。三是科學布局,做好農貿市場“四大件”。我市農貿市場提質改造主要注重四個方面,一是配套的停車坪和廁所建設;二是做好集貿市場地面硬化、屋頂換瓦工作;三是木質結構實在危險的市場予以拆除重建,新建攤位;四是解決臨河集貿市場汛期雨水倒灌問題,包括河道清淤,堤防與護岸建設等。四是效果喜人,得到廣泛認可。我市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工作,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既得到老百姓的認可,提高人民幸福度,又得到各個鄉鎮的支持,有利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懷化商務局也高度認可,先進經驗在各縣市區進行推廣,目前鶴城區已到我市進行了學習,同時省商務廳也向我市征集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先進經驗,向全省推廣學習。
三、目前存在困難
(一)本地資源挖掘不夠,吸引企業力度不強。我市產業研究不夠深入,挖掘本地資源優勢力度不強,招引項目產業配套、鏈條延伸方面關聯度較低,吸引客商的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不多,難以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二)引進外資企業遇瓶頸,對外直接投資存短板。我市屬經濟后發展地區,有外資股份的企業存量少,受地域限制引進外資企業較困難。外資引進信息渠道少,項目儲備少市內沒有大型企業,沒有對外投資企業。
(三)完成開放型經濟指標壓力大。我市是偏遠地區,交通優勢及政策兌現等因素影響,招商引資難度大,且極易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同樣完成對外貿易經濟指標壓力大,現有存量外貿企業規模不大,資金實力不雄厚,外貿進出口業務開展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經營過程中因抗風險能力低,部分企業依托貨代公司開展外貿業務,本地數據留存度低。
(四)商貿企業入規入統意愿不足。我市符合入規上限要求的企業少,大多規模不夠,有些還在建設中。同時一些符合條件的商貿企業因擔心稅負加重、專人報表、財務工作繁雜等原因,對進入規模企業籠子積極性不高。
四、2024年工作目標和計劃
2024年的目標任務是:預計新簽約2億元以上項目完成13個以上,較2023年目標任務增長18%,其中新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2個以上;省外億元以上項目新入省庫項目數和到位資金較2023年實際完成到位數增長10%以上。電子商務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達10%;批零住餐銷售為分別達6%、4%、2%、80%。具體采取以下舉措:
(一)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一是開展全民招商工作。壓實各單位鄉鎮和招商專班的招商引資工作職責和任務,以老鄉資源為抓手,重點在物流偏好型、現有企業的配套、現有的資源、承接懷化高新區和經開區的企業方向發力,精準招商。二是抓好湘商回歸返鄉創業。以各鄉鎮在外務工人員的6%為目標,出臺《洪江市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引導各鄉鎮積極開展返鄉創業工作。三是推動陸港臨港產業發展。把融入懷化國際陸港建設作為洪江市擴大對外開放的牽引力、推動力。聚焦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重點支持冰糖橙、黃金貢柚等特色農產品出口。
(二)鞏固外經外貿工作。一是狠抓外貿主體隊伍建設,做好政策宣傳和政策扶持,鼓勵和支持企業“走出去”。做好企業融資工作,積極為外貿企業爭取外貿促進資金支持,大力開展銀企對接,解決企業發展資金問題。強化骨干企業帶動作用,引導現有優勢、龍頭外貿企業做大做強。加大外貿企業孵化工作力度,繼續做好外貿企業服務工作及定期調研工作,有針對性的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落實用好外貿政策,指導企業申報進出口增量獎勵,向上爭取外貿穩中提質資金。組織20戶以上外貿企業參加消博會、經博會等重點展會。優化備案服務,力爭全年新增外貿資質備案企業10戶以上。
(三)穩步發展電子商務工作。一是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推進電子商務發展。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創建作為重大政策,打造電子商務產業園,向上爭取數商興農資金,創建電子商務平臺1個,積極探索電商銷售新模式。二是以節會拓寬農產品消費渠道,實現農民增收。每年舉辦活動不少于10次,以活動促進洪江市特色產品宣傳推介,積極對接電商平臺,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以線上直播帶貨為載體,因地制宜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活動,力爭全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突破3億元。三是建立人才體系,培育電子商務人才。依托隆平電商產業園—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創建電商人才體系。對中小企業及對電子商務有興趣的個人,如農村青年、返鄉人員、電商創業人員、電商服務站站長提供每月不少于2次的專項人才培訓服務,開展有關電商精準扶貧、電商直播帶貨、電商運營操作技能村級服務站運營等培訓。普及電商知識,增強電商意識,在全市大力營造學習電商、應用電商技能的濃厚氛圍。
(四)健全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工作。一是完善城區商業設施。強化全市商業綜合服務能力,重點打造城區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在洪江市建立商業綜合體,布局建材家居、五金機電、汽摩汽配、農副產品等全業態的商貿物流城,引進城市大型流通企業、知名商業綜合體進駐綜合商貿服務中心,豐富娛樂休閑等體驗式消費內容。二是建設鄉鎮商貿中心。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通過自建、改造、合作等方式,建設改造一批鄉鎮商貿中心,推動商品零售、餐飲、娛樂、美容美發、維修、親子、健身、教育、電商等業態融合。在各鄉鎮建成以超市為載體鄉鎮商貿服務中心,有條件的可建設集酒店、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依托區位優勢和現代物流業發展對基礎條件的要求,建設各鄉鎮物流配送中心,通過現代化電子商貿平臺與商貿物流相輔相成的發展方式,改善鄉村消費環境,滿足農民消費升級需求。三是開展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和二手車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加大社會面亂象專項整治力度。強化監測預警,完善應急生活必需品保供體系,做好保供穩市工作。加強市場監測,指導商貿企業擴大貨源組織,提高商品儲備,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四是強推社零總額穩定增長。不斷強化“四上企業”的培育力度,全年不少于5家,督促符合條件的企業、個體戶轉型,同時對已轉型企業及時做好跟蹤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相關困難和問題。鞏固成果,做好統計上報工作,做到應統盡統,確保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