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04 11:23 信息來源:市生態環境局洪江市分局
2024年上半年,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力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加強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奮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態環境保障。2024年1-6月,洪江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97.1%,6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總體穩定。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面落實生態環保督察交辦及反饋問題整改
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信訪交辦件12件,均已辦結;下沉組現場指出問題3個,目前已完成3個問題整改;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問題整改已有19個上報整改銷號,其余11個問題正在按時序進度推進整改;2024年第二輪省生態環保督察信訪交辦19件,均已辦結。2024年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信訪交辦件12件,均已辦結銷號對已整改到位的問題開展巡查“回頭看”,防止污染反彈;對還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加強督察督導,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如期完成整改銷號。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治
1. 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
一是強化揚塵污染綜合整治。推行建筑工地和重點建設項目揚塵治理網格化管理,全面落實建筑工地“6個100%”標準,嚴格控制揚塵及運輸車輛沿途“拋、灑、滴、漏”。二是推進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對三興爐料冶煉、磚廠、攪拌站、美森竹木等涉氣重點企業進行現場督查,督促企業加強規范化管理。三是強力推進面源污染的綜合防治。建立秸稈禁燒網格化監管機制,成立洪江市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落實《洪江市秸稈禁燒實施方案》,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對鄉鎮秸稈禁燒情況開展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四是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測掛牌工作。已完成200臺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檢測掛牌工作,正在按要求部署開展30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檢測抽測工作。五是組織相關單位開展特護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每周統計上報檢查、查處涉氣污染情況。聯合住建、城管、農業農村、商務、工信等部門開展攻堅行動,確保全市空氣質量持續穩定好轉。六是開展涉VOCs排查整治工作。根據全市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檢測情況,督促問題單位進行限期整治。
2. 強化水污染防治
一是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完成了縣級舞水黔城二水廠和三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托口鎮、安江鎮、太平鄉)環境保護狀況評估報告編制和評估工作;積極開展農村千人以上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工作,全部6處“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完成整治并通過省級專家驗收銷號;正在推進4個農村千人以上未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完成21處飲用水源保護區保護區內構筑物調查,成果均錄入系統。二是加強水質問題排查。組織住建局、水利局等部門開展影響相思湖水質問題排查整治工作現相思湖水體水質穩定,未發現存在黑臭現象。三是推進水污染防治項目儲備和實施工作。洪江市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范化建設項目已完成建設,正在組織開展竣工驗收和監測等工作;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洪江市沅江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與修復工程已通過省、部級審查,進入國家專項資金儲備庫。四是全力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根據排查溯源數據,我市列入整治清單的入河排污口共23個,按照整治要求分階段開展整治,2023年已完成10個入河排污口整治銷號,2024年7個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已完成1個整治,2個編制了治理方案,其余4個完成現場勘察正有序推進中。五是加強流域現場排查。穩步推進配合懷化市地表水水質重返國家30強工作,嚴防水質下降風險,對國、省控斷面及指標開展了多次現場排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交辦,現境內地表水水質除畔上村斷面外,均穩定達標。六是開展汛期尾礦庫隱患排查。對全市10座尾礦庫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其中6座尾礦庫已閉庫,3座尾礦庫停用,1座在用,督促企業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閉庫和停用的尾礦庫加強巡查,防患于未然。
3. 加強土壤污染治理
一是積極推進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儲備和建設工作。洪江市宏亮碳質板巖礦開采區遺留污染場地治理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正在組織開展效果評估;洪江市黔城鎮尖坡界歷史遺留廢渣綜合治理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正在開展效果評估報告編制;洪江市黔城鎮九木沖北礦區炭質板巖礦區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整治工程施工隊伍于2023年11月進場施工,現已完成2處礦洞涌水封堵,正在開展礦渣治理和生態修復,預計年底前完工;洪江市黔城鎮雙溪社區蔣家沖石煤礦遺留污染治理項目已完成項目EPC招標,正在開展施工圖設計,預計7月份檢查施工,年底前完成建設。二是加強對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的管理。明確三興爐料、振遠釩電等5家重點監管企業的責任和義務,督促企業盡快完成土壤和地下水的自行監測工作及隱患排查工作。三是加強重金屬監測斷面污染防控力度。加大對畔上村斷面上游企業的監管,確保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保證下游斷面監測數據達到上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求的數值。開展洪江市涉鎘、涉鉈排查“回頭看”工作。四是開展農村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查監測。配合開展農村廁所未接入化糞池、集中式處理設施問題排查整治工作。
(三)嚴格監管執法,努力確保轄區環境安全
一是持續推進環保“雙隨機”執法檢查。環保污染源日常現場監察實行“雙隨機”檢查制度,制定了2024年“雙隨機、一公開”執法計劃。重點監管企業按照每季度不低于全年25%的比例,全年全覆蓋的方式開展檢查,已完成60家排污單位的現場檢查。根據現場檢查和監測結果,對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進行分類處理,督促整改。沒有發生因環境監管不到位而引發的環境污染事故。二是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特護期專項執法檢查。在大氣污染特護期重點對冶煉、磚廠、加油站、鍋爐企業、建筑工地等涉氣企業和場所的環保設施運行情況、臺賬記錄情況及廢氣排放達標情況開展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200人次,出動車輛50多車次,共檢查相關涉氣企業和場所70家次,發現問題15個,立行立改問題15個。三是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行為。結合雙隨機抽查、污染防治攻堅戰、“利劍”行動、“洞庭清波”等工作,開展環境安全隱患大整治,對涉重金屬排放、尾礦庫、涉危險廢物產生、醫療機構等重點單位開展執法檢查,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176余人次,檢查企業78家次,共排查一般安全隱患30個,完成整治30個,整治率100%,有效的防范了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四)加強危險廢物及輻射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加大對涉危險廢物單位的監管力度。按時完成全市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以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的固體廢物信息管理系統的申報登記工作,全面把握2024年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共完成管理計劃備案企業43家。二是規范危險廢物轉移流程。指導和監督企業完成危險廢物轉移申報材料的預審和危險廢物轉移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嚴格把關危險廢物轉移各個環節,確保不出漏洞。三是開展輻射安全防護現場監督檢查。檢查范圍全覆蓋,檢查過程中各涉及輻射安全單位安全防護監測符合國家標準,各項規章制度較健全,12家涉及法人變更的單位正在換證辦理中。
(五)持續深入推進生態創建示范
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規劃實施力度,認真抓好各項創建任務的落實,根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最新要求,完成《洪江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編制,已通過省廳審核。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考核驗收申報資料完成編制并通過懷化市生態環境部門審核后上報省生態環境廳,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對申報資料進行了審查,根據專家審查意見,我們已對申報資料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六)強化服務意識,助推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助企紓困,服務企業。主動靠前服務,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強化服務意識。積極開展環保手續辦理、危廢登記申報、法律法規了解、環保設施效率提升等企業幫扶為企業答疑解惑,減少對生態環境正面清單企業的現場檢查頻次,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二是“三線一單”成果落地應用。強化“三線一單”成果落地應用,按照國家有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堅持依法與效率相結合、監管與服務相結合,實行告知承諾制準入、區域評估準入、備案準入、清單準入。通過加強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促進我市結構調整和污染防控工作。
三是強化環評與排污許可宣傳。深化環評與排污許可銜接。將排污許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前移內化到環評中,在排污許可監管環節,回溯環評,核實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大力宣傳新《環保法》《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及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規定,對轄區內新改擴建項目實施環境管理,規范企業環評審批、備案行為。加大對我市執證排污單位關于《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的宣傳培訓,讓排污單位明悉按時提交執行報告、開展環境管理臺賬記錄、自行監測的政策要求和法律后果,加大幫扶力度,促進企業建立長效機制。
(七)加強建設項目環評管理,推進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嚴把項目準入關
一是強化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在項目審批上,堅持依法與效率相結合,監管與服務相結合,2024年我局已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18個,環評登記備案25個。通過加強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有力促進了我市結構調整和污染防控工作。二是加強環評機構從業行為管理。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和生態環境部的具體要求,加強對環評機構的監管。三是推進完成許可證核發、變更工作。抓實排污許可登記和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完善核發工作體系,強化業務培訓指導,上半年完成對洪江市龍船塘生物環保炭廠、洪江市安億玻璃有限公司、洪江市三興冶金爐料有限責任公司這3家排污許可證延續。四是加強證后監管,核查電子材料。依據排污許可證中的環境管理事項內容,對排污單位整改事項進行核查和指導,審核排污單位整改完成情況。核對排污許可證要求監測內容頻次,對各單位提供的管理臺賬及檢測報告進行審核,督促企業按證排污,按頻次按要求監測。
(八)認真調處環境信訪,保障群眾環境權益
2024年已調處涉環污染糾紛38起,處理率、辦結率、回訪率均為100%。其中接到12369系統交辦件5件,市長熱線23件,辦結率和回復率均為100%。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企業的正常生產。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歷史遺留環境問題復雜,土壤污染防治任務艱巨。我市土壤環境中的鎘等重金屬背景值相對較高,加之亂采亂挖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涉及的污染點多,污染面寬。近年來,我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實施了一批治理工程,解決了一些突出污染問題,但整體土壤污染問題依然存在,防治任務任重道遠。
二是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艱巨。一是群眾對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認知不夠工作開展有阻力,如群眾對秸稈禁燒認識不夠同時管理涉及面廣人手不夠、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測掛牌等問題。二是對道路揚塵控制查處力度不夠,渣土運輸車輛沿途“拋、灑、滴、漏”情況難以杜絕。
三是水污染防治方面還存在短板。一是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整體滯后,大部分鄉鎮均未建成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已建成的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部分配套管網建設滯后。二是城鎮污水收集治理率不高等問題整改涉及面廣、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資金需求量大,雖采取了有力措施,但離全面徹底完成整改還有一定差距。三是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難以根治。農村生態環境依舊脆弱,全市亂采濫挖礦產資源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及養殖業的污染,對農村及農業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三、下半年工作要點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黨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治。一是扎實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完成好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邊督邊改后續辦理和檔案資料歸案工作。進一步細化完善群眾投訴問題整改總體方案,開展回頭看工作,嚴格實行督查巡查常態化,堅決防止死灰復燃。加大生態類問題排查整改力度,壓實相關責任。二是繼續推進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整改。對全市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再梳理,分批整改,控增量、減存量。建立完善工作長效機制,針對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特別是水和土壤、礦山污染治理相關問題認真包裝項目,積極向上級生態環境部門匯報,努力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支持。三是集中精力開展攻堅。對城鎮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等問題開展集中攻堅,促進環境問題的解決和環境質量的改善。
2、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是進一步完善問題交辦制度,堅持做到一個問題一名責任市級領導包案、一個牽頭單位、一名責任人、一套班子、一套整改治理方案的“五個一”制度,將責任落實到人到崗,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任務。二是認真貫徹落實懷化市局關于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各項工作安排部署,按要求落實到位,推進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取得實效,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三是進一步加強對飲用水源環境情況的跟蹤監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整治措施,確保水質穩定達標。四是加大土壤治理項目申報實施,積極爭取已入庫治理項目落地實施。積極協調市直有關部門、鄉鎮,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3、深入推動生態建設。一是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規劃實施力度,認真抓好各項創建任務的落實,力爭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二是切實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進一步強化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確保考核取得好的成績。
4、扎實強化環境執法監督。全面落實生態環境監管責任體系,加強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強化執法監督,加強聯合執法、統籌協調,完善環保聯合辦案機制。加大重點案件查處力度,落實環境違法線索舉報獎勵措施,增強利用非現場監管發現環境違法線索的運用能力。
5、切實強化環保服務意識。優化環評審批服務,落實重點項目審批服務,積極支持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發展。在項目行政審批上將堅決依照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要求,做好優化環評審批服務營商環境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環節,壓縮時限,把好環評審批準入關,做好咨詢服務工作,提升環評審批效率。進一步落實好重點工業企業幫扶暨紓困增效工作,主動對接重點幫扶聯系企業,通過幫扶,切實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6、抓好重點項目謀劃。認真謀劃、實施2024年重點項目,積極爭取已謀劃項目獲得中央、省級項目資金支持;積極謀劃儲備重點項目,開展重點項目的謀劃、包裝和資料上報,力爭納入國家項目儲備庫。對項目謀劃、申報、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特別是資金管理使用等問題,積極匯報請示,確保項目管理高效合規。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