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5 16:37 信息來源:洪江市安江鎮政府
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4月28日在安江鎮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向春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安江鎮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報告,請予審查,并請各位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不懼挑戰、直面矛盾、迎難而上,在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同時,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為錨定安江發展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奮力攻堅促趕超,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是民生建設持續增長。一年來實施城市建設項目10個,土地掛牌出讓9宗,出讓面積116283.62㎡,出讓總價14528.6萬元;投資1262余萬元用于46個老舊小區的改造。二是城市“三化”全面提升。一年來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斷完善,新增人行道板2.5公里、320國道綠化帶796米、種植防洪堤行道樹210余株;積極推進弱電下地;增設防洪堤沿江風光帶,建設4個市民休閑廣場共計約15000㎡;全面啟動稻都廣場提質改造。三是交通格局優勢更加凸顯。爭取增設河西高速出口、安江二橋建設、320國道繞城線建設及安雙公路提質改造等工程項目落地,著力解決城區交通“腸梗阻”;以市交通規劃為契機,全力推進隆平大道、稻源北路、稻清路、稻鄉路改擴建和稻豐路、稻園路、兩路口道路、紅星路的新建,打造“城內小循環、城外大暢通”的交通格局。四是遺留問題掛圖作戰。成立專班負責處遺工作辦證事宜,完成首次登記6283套,轉移登記1683套;采取“多元化”安置方法,分配安置房743套,安置人口2567人;2021年11月29日--30日聯合相關部門對大橋、稔禾溪農網改造現場進行安全維護、思想勸導、輿情化解,成立漁雙溪電站與大橋、稔禾溪兩村電價補償處理小組;完成太和、白虎腦、大畬坪三個村(社區)的農網改造前期設計工作。五是項目資金多方籌措。用足用活小區外配套項目政策,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國家開發銀行有意來安江考察和開展項目融資;與浙江澤耀簽約6億余元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發動鄉賢能人捐款捐物,如修建市民休閑涼亭、捐贈櫻花苗木等,共獲捐贈款200余萬元。
(二)精準發力提效能,城市建設展現新面貌
一是“頑瘴痼疾”整治有效。開展城市交通頑瘴痼疾整治行動,查處涉嫌違法車輛3247臺,妥善處理部分非法營運車輛車主生活保障問題,800余臺“快快游”徹底退出安江營運市場;開展農貿市場專項整治,取締不規范經營場地4個,整治規范綜合市場2個,根治攤擔亂擺、交通擁擠“頑癥”;新增抓拍設備5套、紅綠燈3個、斑馬線16條,在“停車剛需”重點區域增設停車場22處,設計車位1139個,有效解決城區停車難“重癥”;修建公交站臺16處,新增投入出租車65臺,有效增強城市運力。二是環境衛生日新月異。2021年11月17日召開洪江市安江鎮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鄉鎮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大會,助力城鄉融合發展;新購2臺專用垃圾清運車,新建5個垃圾壓縮站、35個垃圾收集箱、公廁3座,改造維修公廁26座,新建大型洗車場1個,徹底改變過去污水橫流現象。三是道路整治行動扎實開展。對高速連接線(S249省道)、隆平大道、稻源北路等道路沿線兩違建筑進行整治,共拆除違建房屋8宗400m2,臨時鋼架棚145處7200m2,強制遷移墓碑加工點1處,花崗石加工廠1處,整治規范涵管廠2處。
(三)圍繞示范帶建設,三大攻堅開啟新攻勢
一是特色農業樹立鄉村振興新品牌。全鎮種植中稻27200畝,其中,金花、高陽、稔禾溪、太和5200畝高檔優質中稻種植示范基地;長磧、龍田村200畝優質冰糖柚基地;雞公界2000畝優質黃桃和1000畝優質金秋梨豐產示范園基地;下坪1000畝優質黔陽臍橙豐產示范園基地;扶車村1100畝無公害有機中藥材基地,鄉村振興產業品牌不斷突顯。二是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群眾幸福感。堅持“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六無一全”工作重點,以“五治”為核心,以下坪為試點,突出示范引領,帶動人居環境整治在全鎮范圍內全面推動;廣泛開展志愿者服務、“最美庭院”等評比活動,引導安江人民爭做“講衛生、講秩序、講文明”的榮譽市民。三是生態環境優化營造新氛圍。扎實開展“廁所革命”,共實施改(新)建廁所483套;到戶發放垃圾箱500多個,添置垃圾車8臺,修建垃圾分類處理站8座,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370噸;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建設雨水管道、污水管道2700米;嚴抓“一船一照”工作,全年收繳各類"三無"船舶9艘、地籠和漁網300公斤、海竿多桿及一線多鉤261竿并全部公開銷毀,增拆有牌農用船16艘。四是土地資源配置凸顯新優勢。配合完成耕地開發1000畝,全面完成38個土地衛片疑似圖斑的核查和舉證;核查省、部級下發農村亂占耕地圖斑;辦理林權證流轉外業勘界200畝;與12460戶簽訂合同并發放土地經營權確權證書。五是村集體經濟發展跑出倍增加速度。一年來集體經營性收入達327.27萬元,同比增長98.73%;大垅村、助溪村通過股份合作的方式,投資入股安江車輛檢測中心等項目,每年可獲得3萬元的投資分紅,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下坪村旅游公司、高陽村光伏發電、澇溪村千畝黃桃種植基地以及龍田村與湖南糧安科技有限公司村企聯建的500畝雜交優質稻生產加工產業園等,利用自身優勢走資源開發的路子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
(四)保障民生見成效,平安建設提升幸福感
一是疫情防控工作常態推進。全鎮實現新冠肺炎疫情“零感染”。第一劑新冠肺炎滅活疫苗+重組疫苗接種率110.34%;在高鐵安江東站、邵懷高速安江出口、320國道雞公界路段進行設卡值守;落實“黨建+微網格”,服務27268戶,服務人口73477人。二是法治建設更加完善。下坪村被評為懷化市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安江司法所被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依法治村(居)和村(居)規民約等各項規章制度愈加完善。三是治安管控不留死角。城區現有巡特警41人,治安監控探頭332個,治安監控卡口8個,對在冊吸毒人員1094人進行全面管控;社會治安總體穩定;打造安江鎮下坪村“一引四治”工作洪江市樣板村,完成了17個村的“雪亮村莊”建設工作。四是重大風險有效防范化解。狠抓綜治民調工作,將綜治民調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網格化管理、平安建設共同開展。辦理國家交辦件2件,處理各級來信來訪案件30件,辦結化解積案要案6件;一年來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創建了湖南省安全生產示范鄉鎮。五是教育事業長足發展。全年“雨露計劃”173人次,義務教育扶貧助學547人次,“點亮微心愿”行動捐贈資助40名學生共計8.9萬元。六是社會保障全面落實。目前全鎮共有扶貧特崗人員100人,臨時性公益性崗位17人,退捕漁民公益性崗位25人;開展防止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工作,對全鎮所有農村人口進行“十看十排查”“脫貧質量集中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七是征兵工作保質保量。2021年度我鎮共向部隊輸送優秀青年18名,其中大學專科15名,中職3名,新兵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各位代表,奮斗的歷程充滿艱辛,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鎮人大大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團結拼搏、不懈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安江鎮人民政府,向奮斗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向所有關心支持安江發展的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較多困難,經濟抗風險能力有待增強;還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與群眾期盼有差距亟待解決。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擔當,認真研究解決,絕不辜負全鎮人民的期待!
二、下一步打算
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委“兩城三區、融合發展”基本工作思路,始終堅持以發展為主題,緊緊抓住城鄉融合發展這個中心,搶抓發展新機遇,加快發展步伐,提高發展質量。
(一)以鄉村振興為導向,推動村集體經濟消薄倍增。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結合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和“五大振興”的要求,全面抓好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穩步實現村集體經濟消薄倍增。做強特色產業建設,加快實現產業振興。一是持續推進主打產業提質增效。全力以赴完成全鎮3000畝黃桃、金秋梨產業提質增效,爭取實現農業產業全面規模化。二是推動農產品品牌化發展。致力打造黃桃、冰糖橙、黃金貢柚等產品“安江特色產業名片”。三是全力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打造獨具特色的雪峰山中藥谷,爭取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選址落地安江。四是加快農旅商業化探索。推動下坪村觀光旅游度假產業園建成懷化市網紅打卡點;協助采摘型休閑果園、稻作文化基地的建設;完成安江稻作文化文旅特色小鎮布局。五是加快推進下坪--三巖灣沿江鄉村振興產業路項目建成,帶動下坪、秀洲、秀建等三個村沿江一體化度假旅游開發及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抓住本土人才“關鍵少數”,加快實現人才振興。一是加強本土人才培養,讓本土人才為我鎮的鄉村振興添磚加瓦。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爭取相關人才政策,努力培養造就一支精通農業、熱愛農村、爭當農民的“三農”工作人才隊伍。三是發揮新鄉賢優勢,繼續深入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吸引更多村民投身于建設家鄉的事業中。培育鄉風文明之魂,加快實現文化振興。發揮文體廣場、農家書屋、講習所、道德講堂等文化設施的惠民功能,鼓勵和扶持農村鄉土文化能人壯大群眾文藝隊伍;加強歷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深入挖掘民族傳統文化內涵,讓村民在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思想文化熏陶中受到啟發教育,內化成自身的優良品質。推進環境整治提升,加快實現生態振興。一是打好“整治仗”。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下坪村為示范在全鎮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以“打擂臺”形式營造全鎮人居環境整治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廁所革命、拆違控違等工作;二是打好“保護仗”。大力開展生態環保、亂占耕地整治專項行動,對污染環境、占用耕地的行為嚴格打擊;三是打好“發展仗”。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道路,大力發展林藥、油茶等林下種植業,依托我鎮金秋梨、黃金貢柚、冰糖橙、松林黃桃等特色品種,將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有機結合,做到既可持續發展,又壯大村集體經濟。
(二)以高質量發展為動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一要招商引資科學布局。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重點扶持安江傳統的紡織、機械加工、中醫藥精深加工等產業,進一步穩固工業基礎地位;加快工業建設項目的建成達效,積極對接洪江市工業園安江分園的建設,使之成為安江對外開放的新窗口、產業升級的新高地、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二要致力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園。安江鎮是洪江市“兩城三區,融合發展”兩城中的重要“一城”,交通區位優勢尤為明顯。依托懷邵衡鐵路在安江設客運站,發揮安江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將安江打造成洪江市依托懷邵衡鐵路的主要節點、輻射洪江中東部的重要物流中心、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三要做創新型文化旅游業。將稻文化融入城鎮建設,深入挖掘高廟文化,廣泛傳播抗戰文化,結合洪江市“全域旅游”規劃,激活“文旅融合”一池春水,帶動經濟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全力配合好洪江市隆平文化旅游區發展總體規劃,打造安江特色旅游小鎮,讓文化更富活力、旅游更富魅力。
(三)以發展民生為保障,切實抓好社會事業。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安江西互通項目、S335安雙公路建設、稻豐路、稻鄉路延長段提質改造、安江大橋維修、隆平大道-大安橋道路改擴建等基礎設施建設,讓交通樞紐暢通城市血液,以民生保障活化民心舒暢。一要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臨時救助機制,穩定就業,對確實存在家庭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特別是因非法營運整治被取締的“快快游”車主,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拓寬城鄉居民增收渠道,促進收入較快增長;落實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政策;落實移民后扶政策;深入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二要強化社會治理能力。推動掃黑除惡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穩控重點人員,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氛圍;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堅決打贏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著力防范化解自然災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三要大力發展社會服務事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繁榮文化體育事業;加強民兵預備役、防空等工作;積極開展老齡事業和老年教育,扎實做好老齡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統籌做好民族、宗教、審計、殘聯、檔案、保密、氣象、水文、史志等各項工作。四要逐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城市“三化”建成率,解決城市管理“三占”問題點,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提級改造力度,持續集中開展道路交通頑瘴痼疾及農貿市場整治。五要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加強重點人員管控,杜絕疫情傳播風險,為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力實施自身建設提效行動,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切實推動洪江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始終堅持依法行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規定,不斷提升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和法治化水平。扎實辦好人大建議,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讓政府在陽光下高效運行。把政治責任轉化為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履職動力,加強政府績效管理,下大力氣整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消極怠政、為官不為等問題。始終堅持清正廉潔。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九條規定”,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崗位廉政風險防控,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目前成績來之不易,未來大有可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強烈的擔當、開拓創新的思維、務實工作的作風,奮力譜寫安江發展新篇章。
洪江市安江鎮政府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