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19 14:33 信息來源:洪江市黔城鎮政府
黔政發〔2022〕29號
關于印發《黔城鎮防溺水工作實施方案》的通 知
各村(社區)、轄區內中小學、幼兒園及相關單位:
為切實做好我鎮轄區內防溺水工作,特別是預防青少年兒童突發溺水傷亡事故,保障全鎮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經鎮人民政府研究決定,特制定《黔城鎮防溺水工作實施方案》,現將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黔城鎮人民政府
2022年4月1日
黔城鎮防溺水工作實施方案
天氣逐漸炎熱,溺水事故進入易發期,為切實增強預防各類溺水傷亡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維護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工作思路,全面履行教育、管理、監護責任,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預防溺水事故工作體系,落實“屬地、部門、學校、家庭”四方責任,實現宣傳教育全覆蓋、警示標志全覆蓋,隱患排查全覆蓋,監管監控全覆蓋,全方位構筑安全網,實現“零溺水”的目標。
二、組織領導
成立以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段小毛為組長,鎮黨委副書記覃牧、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瞿太山、副鎮長向芬、副鎮長易啟軍為副組長,派出所所長欽征兵、文化教育組組長李湘林、應急辦副主任、綜治辦主任唐娜、安全生產組長蔣劍飛、鎮團委副書記黃點、水利工作組組長朱德鑫、自然資源組組長曾伍、老干支部書記張正良以及各衛生院院長、各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成員的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鎮文化教育組組長李湘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各村(社區)、各相關單位要建立健全預防各類溺水工作組織領導,認真部署、強力推進工作落實,確保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結合實際情況,全面開展防溺水宣傳活動,通過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進學校、“敲門行動”、召開防溺水專題安全會議、屋場會等活動,走村入戶發放防溺水教育宣傳單,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發布警示通告,錄制防溺水宣傳音頻,在每天重點時段通過村村響和流動宣傳車進行循環播放。
(二)加大巡查力度,加強水域安全隱患排查。結合“河
長制”,特別對易發生和曾經發生溺水事故的重點水域進行重點巡查和重點管理。對危險水域設立隔離防護帶、防護欄,購置安全繩、救生圈、長竹竿放置于重點水庫、河塘、碼頭等,確保物防和技防落到實處。持續加大對轄區水庫、河道、塘壩和碼頭等水域的巡查力度,嚴格落實“一日三巡”制度,記錄好詳細的巡查登記臺賬,做到及時發現險情,及時消除隱患,實現重點時段監管不缺失。
(三)落實安全責任,織密齊抓共管“安全網”。認真落
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大各部門的協作,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訪制度,與各村(社區)簽訂防溺水責任狀,對全鎮所有留守兒童、孤兒明確包保責任人,開展上門或電話走訪,將預防學生防溺水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四、工作職責
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明確職責分工,形成齊抓共管、多方聯動、配合密切、落實有力的工作局面,做到重點時段有人看守,重點水域有警示標志,重點人群有人監護或代理監管,堅決遏制各類溺水傷亡事故的發生。
鎮本級工作人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負總責,鎮黨
委副書記、分管安全生產、分管教育、分管農林水的領導具體負責,文化教育工作組負責牽頭、組織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每一所學校明確一名鎮領導兼任特聘安全副校長統籌抓好防范學生溺水工作。建立河長包河、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溪河、校長包校、班主任包班的層層包保制。各駐村組長、駐村干部要加強防溺水工作的排查、宣傳、走訪、巡查等工作,協助各村(社區)切實加強重點時段、重點水域的監測管理,全面防溺水工作監管責任。
各村(社區):按照“屬地管理、地方負責”的原則,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親自抓,村(社區)兩委相關負責人具體抓,在本轄區內實行村、組網格化包保責任制。各村(社區)首先要開好一個專題會議,專題研究防溺水工作。同時要建立兩個臺賬,一是要摸好底,建立學生臺賬,特別是留守兒童、事實孤兒、孤兒等要重點標記出,落實包保責任人。二是要做好重點水域巡查臺賬。嚴格落實一日三巡制度。充分利用黨員干部、退休老黨員、水塘管護員、森林防火員等多種力量,開展本區域內學生防溺水安全隱患排查和日常巡查。要利用廣播、屋場會等途徑,采取發放防溺水宣傳單、強帖宣傳標語、群發信息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家長、青少年兒童的安全意識。各種宣傳標語不得少于5處;對重點水域進行地毯式摸排,認真填報重點水域排查情況記錄表;對轄區內所有危險水域都設立醒目的警示標識,對于易發生和曾經發生溺水事故的重點水域設置隔離帶和隔離防護欄;進行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監護責任的家訪,突出抓好學生離校教育、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等監管薄弱環節,落實監管責任,建立假期安全對接機制。
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學校校長(園長)是本校預防學生溺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學校防溺水工作負總責。各校要及時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全面部署預防溺水工作,嚴格落實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發的“關于落實暑期防范學生溺水20條工作措施”的通知。認真排查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落實防范措施,增強防范責任。加強對學校周邊重點水域安全隱患的排查,校內水域也要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識。通過書寫標語、校會、廣播、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定期開展對學生的防溺水宣傳教育。重點落實市教育局提出的“九個一”,重點抓好每班都召開一次“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教育主題班會;每班都出一期防溺水的黑板報或宣傳櫥窗;向全體學生家長發放《致家長一封信》等活動。要建立假期安全工作對接制度,學校與所在村(社區)就安全工作要求和各方職責進行溝通對接,暑假期間各校要成立暑假學生安全工作小組,組織教職工對學生進行家訪,督促家長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落實監管責任。
文化教育工作組:牽頭各部門抓好防溺水工作,印制全鎮危險水域掛圖,張貼至村(社區)、組、學校及人口密集場所,加強巡查并檢查各村(社區)巡查記錄、臺賬,督促落實各隱患點救生物資配備。
水利工作組:督促落實河長職責,加強河流、湖泊、水庫的安全監督管理,加強溺水隱患排查整治和巡查管理工作。鎮村兩級河長對所管理的河段預防學生溺水工作負責,落實巡查制度,做到常態化巡查;節假日和暑假加強巡查力度,發現野外游泳者,要及時勸阻,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交辦,督促問題得到有效整改。
自然資源組:檢查并督促落實對閉坑礦山遺留的坑、洼、塘進行回填或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隔離帶、防護欄(網、墻)等防護設施,并擺放救生圈、繩索、竹竿等應急救生物品,配合有關部門加強開采砂石等采礦場所安全管理。
派出所: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水域排查,研究制定溺水事故處置預案,及時組織對溺水事故的救援,調查事故原因,鑒定事故性質,處置或協助處置事故善后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對非法取土以及對溝塘任意改造等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對因此而遺留的水坑、圍堰等,要責令責任人限期修繕,確保不留隱患。
衛生院:及時組織對溺水事故的救援,配合學校做好預防溺水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正確的救人、自救常識。
鎮團委: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和青年志愿者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溺水教育宣傳活動,向青少年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單親家庭等特殊群體講解防溺水安全知識,增強防溺水的知識和本領。
綜治辦、應急辦、安全生產組:將預防各類溺水傷亡事故發生工作列入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各責任單位督查、協調;強化突發學生溺水事件的應急處置,加強對學生溺水事件的救援工作;積極配合派出所對溺水事故的調查工作。
老干支部:組建預防溺水義務宣傳、巡邏隊,發揮新時代老同志的優勢和作用,在放學后及周末、節假日等重點時段對城區內危險水域隱患點開展巡查、宣傳、勸導,并督促住在水域沿線的家長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監管和教育。
家長或監護人職責:家庭和學生監護人是防溺水的第一道防線,牢固樹立“對孩子負責、對家庭負責”的觀念,嚴令禁止孩子私自下河塘水庫游泳嬉水。強化學校聯動,通過家長會、老師家訪、手機短信、QQ群、微信群、簽訂《學生防溺水安全責任書》等方式,督促學生監護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切實負起監護責任。如因思想懈怠、監管不力導致溺水事故,責任自負。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預防各類溺水傷亡事故發
生是各村(社區)、各相關單位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各村(社區)、各相關單位要站在“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高度,切實把預防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排查隱患,強化措施。健全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
細化工作措施,認真開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對發現的各類隱患逐一進行整改,確保警示標識、隱患整改、監管監控全覆蓋。
(三)加強協作,強化責任。各相關單位、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分工協作,形成黨政領導、部門聯動、依法監管、社會參與的聯動機制。凡因工作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而引發事故或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