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07 16:37 信息來源:洪江市塘灣鎮政府
為扎實做好村級集體經濟2024年發展計劃工作,我鎮黨委高度重視,摸排現有集體經濟資源,研究發展辦法,找準工作措施,現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基本情況
塘灣鎮位于雪峰山東麓,資水上游,是洪江市的東大門。轄8個行政村和1個農村社區,3319戶,12298人,320國道、241國道穿境而過,滬昆高速、懷邵衡高鐵臨界經過,交通十分便利。有耕地11389畝,林地79404畝,森林覆蓋率達68%,活立林蓄積量40萬立方米,有用材林71000畝,經濟林2000畝,地下富含金、銻、錳等多種礦產資源。傳統農業以糧食、蔬菜、中藥材為主,近幾年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如獼猴桃、油茶等均已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二、總體思路
結合塘灣鎮現有的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立足于雜交水稻制種、中藥材種植、油茶、冷鏈物流、清涼經濟等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三、實施措施
(一)工作機制
一是成立塘灣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專職副書記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相關站所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專職副書記任辦公室主任。二是駐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集體經濟發展專題會議,根據自身情況和當下存在的問題及困難研究和制定措施,將重點難點工作及時反饋給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二)項目計劃
一是圍繞山地優勢抓發展。水源村、白羊村、文峰村、花巖村、木蘭溪村5村集體荒山面積大,便于成片開墾,適宜種植油茶,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計劃建成1000畝油茶種植基地。隘上村、響溪村、中山村充分利用山高氣候等優勢以及歷來發展中藥材的基礎,以湖南新匯制藥有限公司在塘灣鎮的基地為引領,與林泉藥業簽約,發展種植中藥材面積650畝。
二是圍繞區位優勢抓發展。塘灣鎮地理位優越,交通便利。且周邊鄉鎮和縣市產業發展也較好,如洞口縣江口鎮的大棚蔬菜種植、高山山羊養殖;洗馬鄉的錦繡桃和高山蔬菜種植;溆浦縣黃茅園鎮的黃桃和金秋梨種植以及塘灣鎮自己的高山蔬菜和紅心高山獼猴桃種植、雪峰山香豬養殖等。蔬菜、水果和肉類等對于儲存冷藏的要求高,但附近都沒有大型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而陳家社區剛好可以利用地處集鎮附近的區位優勢,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計劃占地1000m2,總投資300萬元,項目建設主要包括物流倉庫300m2,冷藏配送車間200m2,農產品加工車間300m2,冷藏庫200m2。將打造一個冷凍、冷藏、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現代物流中心,在邵陽洞口縣、洪江市、溆浦縣之間搭建一個現代化的完善的冷鏈服務平臺。把我鎮打造成為農副產品的集散地。
三是圍繞基礎優勢抓發展。繼續做大做強現有產業,文峰村、陳家村雜交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制種技術成熟且經驗豐富,又有很好的銷售渠道。繼續與隆平種業合作,發展兩系雜交水稻制種,每年保持1500畝以上。白羊、花巖把養豬場繼續辦好,保證年出欄150頭以上,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中山村蛋雞廠、養豬場改善經營方式,村集體以廠房入股。水源、陳家社區、響溪村等盤活集體閑置資源,引入資金和項目,采取入股分紅和收取租賃承包費等多種方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四是圍繞特色產業抓發展。中山村、隘上村通過成立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提高獼猴桃的品質和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并通過收取管理費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隘上村、文峰村發展肉牛繁育基地,由2023年洪江市本級財政扶持鄉村振興發展產業資金50萬,2家農業公司注冊資金110萬元。目前,自籌資金新建種牛廠房已經完工,隨時可以進場養牛。
五圍繞地理優勢抓發展。響溪村依靠雪峰山森林公園及自身九道灣紅色旅游項目,大力發展民宿和清涼經濟。目前,塘灣鎮有2家旅游發展公司。一家為洪江市九道灣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響溪村羊古老組投資開發清涼旅游民宿項目,建設內容為項目一期建設10棟林中民宿、游客服務中心、游步道、垂釣基地、游泳設施、魚塘周圍及產業路綠化;項目二期建設30棟林中民宿、餐飲服務中心、溪水漂流設施。目前,已請專業公司進行項目基地設計,預計3月完成基地設計規劃,今年完成游步道、釣場、游泳設施建設。
(三) 資金籌措
資金來源主要有的三個方面:一是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扶持資金和項目支持;二是村級自籌資金包括村級集體現有資金注入以及村民入股經營;三是招商引資,吸引鼓勵外商來村投資創業。
(四)人才培養
一是加強與隆平種業和新匯制藥有限公司的聯系,組織村支兩委主要負責人和種植大戶代表到他們的基地參觀,學習中藥材種植和水稻制種技術;二是把村干部、黨員、返鄉農民工等培養成致富帶頭人;三是政府出臺獎勵措施積極吸納鼓勵高學歷、懂技術的人才回鄉創業。
(五)督查考核
一是將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倍增工作納入對村的目標管理考核中去,任務細化,簽訂責任狀,分年度進行考核;二是每月領導小組安排專人對任務完成實施情況進行督導,每半年在全鎮范圍內公開各村集體經濟任務完成情況;三是對項目的實施和集體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管。
(六)激勵措施
將發展村集體經濟納入考核村干部工作目標責任制和激勵保障政策落實的主要內容,充分調動村干部抓好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對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成效顯著、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或村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
四、工作建議
一是加大項目資金的投入力度。特別是雪峰山片區鄉鎮集體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希望在項目資金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斜與支持。
二是加大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特別是中藥材種植技術要求高,需要專業人員指導。
三是加大政策上的扶持和優惠力度。比如說土地政策、稅收政策,政策性的補貼和土地流轉等。
四是加大金融部門支持力度。包括出臺信用擔保、風險補償、財政貼息、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辦法等配套政策,加大金融支持。
五是建議農業等部門,多組織鄉村兩級干部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的地方學習交流,借鑒先進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