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5 15:01 信息來源:洪江市岔頭鄉政府
????202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岔頭鄉極為不易、極具考驗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抓“旅發大會”發展機遇,團結帶領全鄉干部群眾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年度目標任務。
一、2024年工作回顧
(一)緊抓重點項目保障,全力做好“旅發大會”工作
為切實支持好第三屆懷化市旅發大會的勝利召開,岔頭鄉黨委政府聞訊而動,以保障重點項目推進為抓手,狠抓重點項目建設保障、攻堅克難,高標準完成重點項目建設保障任務。第一時間全面打響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攻堅戰、持久戰,全面推動高廟遺址博物館周邊、安岔公路沿線等重點區域農村面貌提升改造。
一是全面完成重點項目征地拆遷工作。順利完成高廟遺址博物館、移民路擴寬、竹山園碼頭、高廟遺址保護展示利用、安岔路三級公路、吊索橋、陶藝館、博物館停車場建設等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任務,累計完成征地98.65畝,流轉租地73畝,房屋拆遷64戶,遷墳56冢;全力化解征地拆遷工作中的矛盾糾紛,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截至旅發大會結束我鄉共接待群眾來訪35人次,群眾滿意率達97%,其中多數涉及征地拆遷工作,矛盾糾紛的及時化解能有力有效地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二是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全力以赴迎旅發大會,高標準打造高廟遺址博物館周圍景區環境,岔頭鄉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巖里、竹山園村等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大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采取“點、線、面”全維度整治手段,全面推進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對安岔公路沿線、高廟遺址博物館周邊、高廟遺址保護核心區域、生態護坡、碼頭等重點位置進行常態化環境整治,打造沿路優美風景線,全面提升區域綜合環境。2024年以來,累計發動1000余人次參與,共整治人居環境489100平方米,共拆除廢棄房屋31棟,拆除旱廁16處,改廁114戶,拆除廢棄豬牛欄22處,拆除鋼架棚11處,整理亂堆亂放230處,累計坎青除草19公里,清理溝渠與河岸線5000余米,清理垃圾焚燒痕跡41處等;栽種綠化柚子樹苗2900余棵、蘿卜菜56畝、白菜4200株;新設立垃圾分類亭7處、砌擋土墻36立方米、安裝防護欄3000米、鋪設礫石1330平方米;清理白色垃圾和建筑垃圾、淤泥、藤蔓、沙石約1660噸/1340車次(含南駿車、拖拉機)。
(二)錨定“三農”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是推動特色農業穩步發展。堅持高質量推進以冰糖柚、紐荷爾和中藥材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截至目前我鄉現有優質冰糖柚4500余畝、紐荷爾2000余畝、黃桃、香酥梨等特色水果2500余畝、中藥材種植2200余畝、山核桃4500余畝,雜交水稻制種245.33余畝,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切實扛牢糧食安全責任,2024年共播種水稻10800畝,總產達536.31萬公斤,種植旱糧作物4700畝,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68.28萬元,農機購置補貼105戶。二是切實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山塘清淤31座,項目總額62萬元,開工建設禾梨坳、消水垅、竹塘沖三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總額約600萬元;開工建設水屋溪山洪溝治理,項目總額約1000萬元;完成繁溪供水工程。竹山園、巖里美麗鄉村項目已開工建設。新改建公路里程7.2公里(其中安岔路6公里,移民路1.2公里),修復搶通道路約10公里,其中搶通水毀塌方100多處。三是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抓住項目建設契機,通過以工代賑方式,鼓勵吸納群眾參與高廟遺址博物館、高廟碼頭等建設項目中;鼓勵村集體通過出租房屋以及土地入股形式實現產業利潤分紅,截至目前已實現投資性收益約17萬元,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四是積極申報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項目。全年申報鄉村振興項目5個共計116萬元,即雞公坡油茶撫育項目60畝3萬元、羊坡村油茶撫育項目80畝4萬元、大沅村油茶撫育項目100畝5萬元、陶家村核桃產業路硬化3500平方米42萬元、岔頭鄉恢復小水源蓄水能力獎補項目62萬元。五是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堅持“一把手”帶頭招商,鼓勵干部職工全體招商、發動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做好現有企業的擴大投資。持續抓好湘商回歸工作,開展好返鄉創業專項行動,做好返鄉創業人員的摸底、返鄉創業重點招引庫和返鄉創業項目庫。引進竹制品加工廠,投資500萬元。圍繞懷化旅游“金三角”建設和承辦第三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進行招商引資。完成大沙坪和大畬坪稻源北路業態招商1個,即高廟玉石精品館于9月開張營業。
(三)強化服務能力建設,全力推動落實民生實事
一是扎實推進社會保障工作。充分發揮民政救濟作用,截至目前,2024年共發放農村低保救助金92.81萬元,特困基本生活費65.71萬元,照料費21.16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28.4萬元,事實孤兒救助金4.74萬元,高齡補貼12.5萬元,各項救助政策真正落到實處。二是開展豐富文體活動。岔頭鄉配合開展了“鳳起高廟 龍騰五溪”2024年懷化市傳統龍舟賽、九九重陽節活動等豐富多彩的節日文體活動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送戲下鄉,累計服務人次達1.7萬,進一步促進了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三是全面推動衛生健康。截至目前,完成兩癌篩查237人,新增獎扶對象139人、特扶對象2人,發放農村獨生子女保健費780元,特扶金11.67萬元,獎扶金364.89萬元。2024年完成優生健康檢查14對;完成產篩30對;完成計生特殊家庭春節、端午節等節日走訪慰問工作,已走訪慰問71人次,發放慰問金19000元;完成對計生特扶家庭3人,6人次住院護理補助資料審核及申報工作,發放護理補助金7500元。四是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確實家庭困難的群眾做到應納盡納,截至目前今年共新納入監測戶3戶8人,消除風險2戶6人。推動落實“一戶一畫像”,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如低保提標、申請臨時性救助、物資資助等。五是規范推進補助資金發放。全年幫助104戶監測戶、脫貧戶申請庭院經濟;發放雨露計劃資金126人次18.9萬元;發放小額信貸貼息58筆253.8萬元;完成改廁96戶、危房改造3戶。
(四)筑牢安全底線,堅決維護社會穩定
一是嚴管安全生產。深入開展隱患大排查,截至目前今年排查隱患125處,整改125處,發現重大隱患17處,已整改16處,1處正在積極協調處置資金,做到防患于未然;持續開展交通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截至目前今年開展交通委托執法和行政執法139起,罰款2000元。二是全力做好抗洪搶險與森林防滅火工作。面對今年嚴峻的防汛形勢,岔頭鄉黨委發動岔頭鄉全體干部職工共50余人,積極動員基層黨員,全部奔赴到各個村共同堅守抗汛一線,開展抗汛搶險工作,形成了堅實的抗汛力量;投入巡查搶險人員125人,搶險救援車輛60輛,機械設備12臺次,搶險物資砂石料120方,編織帶3000個,礦泉水60件,轉移172戶557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今年我鄉爭取中央資金40萬元用于林業站房屋裝修及配備相關防滅火物資器材,預計分2024年、2025年兩個年度實施完畢,進一步加強我鄉防滅火能力建設。三是扎實推進平安建設。全力做好信訪輿情化解工作,抓實鄉、村兩級黨組織責任,突出矛盾排查化解,對重點人員和重點群體進行“一對一管控”,確保“大事不出鄉,小事不出村”,2024年以來,截至目前我鄉共接待群眾來訪22批35人次,及時受理率、按期答復率、群眾滿意率達97%,成功化解進京信訪3次、赴省信訪3次,通過信訪途徑處理來信來訪信訪件4件,全力解決了懷邵衡鐵路水尾段、竹山園淹沒區等歷史遺留問題。建立吸毒人員動態管理臺賬,定期保持聯系,嚴格落實社區康戒人員定期尿檢制度,對在冊吸毒人員進行毛發檢測。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與問題
在總結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岔頭鄉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明顯不足:一是農村集體規模很小,發展面臨較多困難,特色經濟發展不明顯;二是農文旅產業發展較薄弱,產業融合水平有待提高,村民“吃旅游飯”的思想不高。三是信訪工作壓力大,涉及竹山園淹沒區的歷史遺留問題,群眾信訪工作處理難度大。
三、2025年重點工作計劃
2025年是深入貫徹“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團結帶領全鄉人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堅定“五新四城”戰略,積極融入“兩城帶動、兩片協同、三區融合、‘三農’提升”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奮力擦亮“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品牌,扛起雜交水稻發源地和高廟遺址所在地的責任擔當,打造文旅宜居的特色鄉村。
(一)全力做好“旅發大會”后半篇文章,切實實現經濟效益轉換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做好“旅發大會”后半篇文章,充分抓住農耕文化名片以及旅發大會影響的機遇,依托高廟遺址資源,精準業態布局,大力發展旅游業及相關民宿、研學、特色餐飲等產業,進一步提升高廟文化影響力,形成岔頭特色文旅品牌,把旅發大會的文化影響轉變為實際的經濟效益。
(二)主動謀劃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一是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緊抓旅游發展機遇加快岔頭特色農產品牌建設,進一步打開銷售渠道。引導村集體進行土地流轉,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擴大千畝油茶、優質冰糖柚、黃桃、香酥梨等特色水果產業規模,千方百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二是積極謀劃開展湘商回歸工作。立足岔頭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特色優勢和產業鏈短板弱項,找準招商重點和方向,與鄉賢保持常態化聯系,充分利用節假日動員在外優秀企業家返鄉投資興業,加強對返鄉創業的人員的政策支持和服務意識,推動相關項目落地實施;進一步做好四上企業培育工作,充分發掘本鄉企業潛力,不斷摸家底、挖潛力、優服務,做好做強企業發展。
(三)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
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健全完善防返貧監測機制上下功夫,對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做到應納盡納,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鞏固現有產業的同時圍繞我鄉重點項目建設,發掘高廟文化價值,打造適宜岔頭新氣象的新產業,拓展延伸鄉村產業鏈,積極探索致富新路徑,增加群眾收入。二是推進民生保障落實落地。繼續加大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納入低保或特困人員的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應養盡養、應救盡救工作,加大對全鄉社會保障人員的綜合保障力度,積極推進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擴面征繳,提升全鄉幸福指數。三是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高標準抓好高廟遺址、高廟遺址博物館及周邊人居環境整治,利用農業產業化的模式來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農業產業與人居環境的有機融合發展,打造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的美麗鄉村新風貌,積極發展鄉村旅游。
(四)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全力保障社會穩定
一是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對道路交通、煙花爆竹、校園安全、食品安全、消防等重點領域定期組織開展隱患排查工作,跟進督辦,確保安全隱患整治到位,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守牢安全底線。二是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以更加廣泛的形式宣傳動員,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治理,著力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切實提高群眾的安全感。三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暢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以貼近群眾、接地氣的優勢,落實“四方會診、三級化解”機制,通過走訪入戶、上門服務、結對宣傳等形式,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四、相關建議
一是繼續加大對我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我鄉陶家村、水尾村、羊坡村、大沅村、大年溪等村的農村公路夏季滑坡塌方比較嚴重且尚有60余公里村組公路未硬化,懇請相關部門能予以項目及資金上的傾斜支持。
二是繼續加大對我鄉人才技術的支持力度。通過技能下鄉、培訓會等形式,組織技術能手、專家上門服務,傳授特色農產品種植技術、銷售技術等,例如我鄉種植的冰糖柚、紐荷爾、黃桃、香酥梨等特色水果的農戶亟需相關種植技術、銷售技能的指導和幫助,從而進一步提高我鄉農產品經濟效益和產業規模。
三是將岔頭集鎮水廠(含高廟景區)納入城鄉一體化供水體系。岔頭鄉集鎮水廠于2013年開始運營,為岔頭鄉集鎮、竹山園村、巖里村、繁溪村等部分組約1200戶供水,至今已有十年,供水管線老化嚴重,破損嚴重。高廟博物館建成后,市里安排接通集鎮水廠暫時供水作為過渡,因此集鎮百姓供水出現了困難,不能滿足百姓生活用水需求。考慮到百姓現實需求,以及高廟博物館發展文旅產業對水質的要求,懇請市委、市政府考慮將岔頭鄉集鎮(含高廟景區)納入城鄉一體化供水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