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11 12:05 信息來源:洪江市大崇鄉政府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一)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方面
堅持“線上+線下”雙重管理,利用國家防返貧監測系統、省平臺預警結合干部線下核實,對重點對象進行動態管理,持續跟蹤收支、“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變動狀況,有問題及時發現、快速響應、動態清零。另外,加強對重點對象(脫貧戶、監測戶、低保戶、特困戶、重殘重病戶、受災戶等)重點摸排,堅持以實事求是、應納盡納的原則。對擬納入監測戶的家庭情況逐一研討,及時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特別是開發式幫扶措施。同時,嚴格落實工作要求對于兩年以上的監測戶,定期研判做到應消盡消。截至目前,全鄉共有脫貧戶499戶1583人,監測戶32戶81人(其中風險消除17戶47人,政策兜底戶8戶11人,未消除7戶23人)。年內通過幫扶風險消除11戶37人,2025年新識別監測對象1戶5人。計劃5月份消除3戶,除2戶納入監測戶不足半年的情況外,其余2戶計劃在6月底均消除完畢。同時,發揮駐村幫扶工作隊、結對聯系(責任)人等的作用,建立脫貧人口(監測戶)務工信息臺賬,及時更新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務工信息。
(二)駐村幫扶方面
全鄉共計2支駐村工作隊6人。我鄉嚴格按照洪江市駐村干部管理辦法加強對駐村工作隊的管理,定期進行考勤督查,明確駐村工作隊工作職責,全面提高駐村工作隊能力水平,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確保接好接穩鄉村振興“接力棒”。
(三)教育幫扶方面
全鄉無失學適齡兒童,積極幫扶對接發放各項義務教育困難補助、幼兒園補助、高中助學補助、高中免學費等,確保教育資助政策全覆蓋。2025年春季職業教育雨露計劃補助(中高職)學生28人次,共發放資助金42000元。
(四)健康幫扶方面
落實慢性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慢性病人群跟蹤隨訪、實行脫貧戶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及醫?!耙徽臼浇Y算”制度。
(五)醫療幫扶方面
全鄉脫貧人口2025年醫保收繳率為100%。落實監測對象等困難群眾及脫貧人口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三重保障”。
(六)住房安全保障方面
按政策規定對轄區內全體農村居民開展住房安全性鑒定和風險消除,確保區域群眾住房有保障,2025年度危房改造共計4戶。
(七)飲水安全保障方面
強化飲水安全保障及飲水安全排查,確保群眾安全飲水,建立受季節性影響村寨水源來水量動態監測機制,加強對供水水源的保護,確保水源的水質安全和供水量的穩定;加強供水設施的維護,定期對蓄水池、水管等供水設施進行巡查和維護,確保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行和供水質量。2025年以來,組織鄉水管站進村入戶開展轄區內所有集中式供水單位及農村飲水工程監督檢查5次,農村供水問題“動態清零”。
(八)兜底保障方面
開展低保、殘疾人評定和補貼發放工作;同時落實計生獎扶金、計生特扶金、退職老村干部生活補助、退伍軍人優撫金、低保電費補助和糧補資金等各項政策,確保脫貧戶收入達標有保障。
(九)就業幫扶方面
落實農民工穩崗就業政策,嚴格網格化管理。發揮駐村幫扶工作隊、結對聯系(責任)人作用,建立脫貧人口(監測戶)對象務工信息臺賬,及時更新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務工信息,掌握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和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情況及就業意愿,確保信息真實、準確,尤其是針對有就業意愿未就業的脫貧勞動力、脫貧家庭和“雨露計劃”年度畢業生,重點了解,提供“311”就業服務。加強農村公益性崗位管理。我鄉公益性崗位規模總體穩定,至2025年共有鄉村振興公益性崗位41個。每季度發放金額共計104550元。落實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考核制度,鄉紀委、鄉民政辦及鄉鄉村振興辦定期聯合督查,及時發現、糾正和查處可能存在的人崗不適、安置不符合條件人員、優親厚友、變相發錢等行為。
(十)產業幫扶方面
落實產業幫扶舉措,如:多次邀請農業農村局專家針對我鄉支柱產業金秋梨、冰糖柚進行技術培訓;再是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聘請脫貧人口參與務工,提高收入來源;貫徹“四個一批”政策,我鄉自2013年以來使用產業幫扶(扶貧)項目36個851.3萬元,分別鞏固一批(30個),提升一批(0個),盤活一批(0個),其中調整一批(6個),如:盤龍村獼猴桃及后扶項目已與農業農村局報備退耕復墾45畝玉米,和平村白面溪桃品改冰糖柚20畝項目已于2019年補種黃金貢柚等。均已調整到位。
(十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高群眾認可度方面
大崇鄉堅持鄉村振興行動部署有“速度”,責任落實有“力度”,政策支持有“溫度”的工作模式,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農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精準發力,如:2024年大崇鄉村級集體經濟累計收入達126.95萬元,同比增加53.1%,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取得顯著成效,以經濟發展反哺鄉域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民生保障等;2025年石板橋村“兩委”成員及駐村工作隊協力開展“梨花節”,激發砂溪群眾內生動力,改建金秋梨博物館,砂溪觀景臺等,以文旅帶動鄉村農特產品銷售及塑造產品品牌等。截至目前,群眾對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幫扶責任人的幫扶工作取得高度認可。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工作建議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緊抓工作思想上有所懈怠,走訪聯系深度不夠。存在個別干部結對聯系走訪手冊填寫不到位;對脫貧人口家庭情況掌握不到位;走訪過程中存在走馬觀花式走訪等問題。
2.在掌握工作業務上有所懈怠,鄉村干部及駐村工作隊對相關業務知識掌握不夠,存在部分干部對鄉村振興業務及政策補貼標準掌握情況有待加強;對于政策更新情況知曉不足,如:低保金、養老金等每年發生變化。
3.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有所懈怠,部分村存在發展瓶頸未能及時解難謀策。部分村存在地理區位制約困境,如:石板橋村、民主新建倉儲租賃較沙灣、江市等靠近國道的鄉鎮收益較低。部分村存在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導致產業發展后勁不足,如:盤龍村受道路交通制約導致產業發展薄弱。同時,類似于和平村、民主村等存在無地可用,缺乏項目合理性規劃等情況。
(二)工作建議
1.建議市局出臺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標準。希望市農業農村局能與市財政局農業股、采購辦等部門對接,制定制度化實施流程,下發聯名紅頭文件,明確后扶類、服務類、工程類項目具體如何實施,鄉村振興辦、鄉財政、村委會、承包方分別承擔哪些職能及職責。
2.建議定期對新從事鄉村振興領域工作的人員集中組織業務培訓和業務指導,包括定期更新業務知識及工作手冊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結對幫扶聯系走訪。加強鄉村兩級干部業務知識培訓,鄉村振興辦收集最新政策明白紙,下發至各結對幫扶聯系人,入戶進行政策宣傳,尤其是交通補助、雨露計劃等政策享受情況。了解農戶家庭情況、務工情況等,及時與村里對接,匯總后交至鄉村振興辦,在國扶系統進行信息維護。
(二)規范鄉村振興項目建設。嚴格根據上級市局要求實施鄉村振興項目,全過程監督指導,嚴把報賬資料關。
(三)推動產業發展助力振興。將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重點打造“金秋梨”“冰糖柚”等示范基地,并吸引更多優秀主體和鄉土能人返鄉參與建設。同時,將大力推廣“金秋梨之鄉”品牌和康養農業發展模式,打造特色IP。此外,還將加強“知青小鎮”發展規劃和業態盤活,推動鄉村農文旅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