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6 15:19 信息來源:洪江市龍船塘瑤族鄉政府
為深刻吸取近年來先后發生的湘潭縣“9·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瀏陽市“12·4”煙花爆竹重大爆炸事故、耒陽市“11·29”煤礦重大透水事故等事故教訓,全面壓緊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各級黨委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始終保持嚴管嚴控高壓態勢,為堅決打擊非法違法行為,確保全鄉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根據省、懷化市、洪江市安委會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有關工作部署,經鄉政府研究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強化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通過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解決當前安全生產領域比較突出的非法違法問題,強化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法治意識,堅決維護安全生產法治秩序和法律尊嚴,維護政府監管權威,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權益,推動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落實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防因非法違法行為造成的生產安全事故,確保實現全鄉安全生產“三堅決兩確保”(堅決杜絕重特大生產經營性事故;堅決遏制較大生產經營性事故;堅決防范一般安全生產事故和非生產經營性事故;確保不因自然災害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工作目標,全力維護全鄉平安穩定。
二、工作職責
全鄉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工作在鄉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有序開展。強化我鄉“打非”和企業“治違”兩個主體責任。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三個必須”的要求切實抓好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工作,加強聯合執法,實行聯合懲戒,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領域的整治。
三、重點任務
在全鄉所有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打非治違”行動,突出交通運輸、消防、建筑施工、煙花爆竹、粉塵防爆、有限空間作業、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和人員密集場所,采取更加嚴厲、更加有效的措施,集中打擊、整治一批當前表現突出的安全生產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
(一)共性問題
1.無證、證照不全或證照過期、超許可范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2.被暫扣證照或被責令停產整頓;未經驗收擅自組織生產經營的;
3.關閉取締后又擅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4.非法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
5.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不按時按要求落實整改的;
6.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7.未通過復產復工驗收,擅自組織生產經營的;
8.未按照“安全責任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應急救援到位”要求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
(二)專項問題
1. 交通運輸方面
(1)“兩客一危一校”車輛 “五不兩確保”措施不落實的;
(2)超載、超速、超員、疲勞駕駛,酒駕和毒駕,以及無駕駛證、駕駛證與所駕車型不符、無從業資格證駕駛營運車輛的;
(3)非客運車輛違法載人的;
(4)貨車“大噸小標”及非法改裝車輛從事運輸的;
(5)不具備營運資格車輛非法跨區域營運的;
(6)客運車輛擅自變更行駛路線或駕駛員私拉亂運、異地經營的;
(7)客車不進客運站,在旅客集散地非法違法載客的;
(8)旅游包車未取得包車證或持空白包車證的;
(9)非客運船舶非法載客的;
(10)客(渡)船舶未落實“六不發航”制度冒險航行的;
(11)其他交通問題的頑瘴痼疾。
2.消防方面
(1)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或者未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的;
(2)生產、儲存、經營其他物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的;
(3)單位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
(4)單位建筑消防設施損壞、不能正常運行、擅自關停,或者消防控制室人員沒有持證上崗、不會操作消防設施設備的。
(5)轄區內企業、建筑工地、居民集居區以及車站、碼頭、超市、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存在違章動火作業的。
3.建筑施工方面(含交通、水利、市政等工程項目建設)
(1)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施工的,施工單位無資質、超資質從事施工活動的,掛靠、轉包或違法分包施工的;
(2)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各方未取得資質證書或超越資質許可范圍承攬業務的,以及不履行合同、將承攬的業務非法轉包或違法分包的;
(3)無施工許可證、無安全生產許可證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
(4)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無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無操作證書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
(5)不按專項設計方案施工的;
(6)隨意壓縮建設工期的;
(7)停工整改未經復查合格擅自組織施工的;
(8)抗拒安全執法檢查,拒不執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停工整改指令的。
4.煙花爆竹方面
(1)非法組織生產和非法經營的;
(2)非法出租、轉讓經營許可證或超許可范圍經營的;
(3)店外擺攤、非法儲存或儲存超量的;
(4)下店上宅、前店后宅、集中連片經營的;
(5)非法運輸、燃放、銷毀、處置煙花爆竹產品的。
5.工貿行業金屬冶煉、粉塵防爆及有限空間作業方面
(1)金屬冶煉高溫熔融作業和煤氣使用安全措施不落實的;
(2)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未依法履行相關手續的;
(3)粉塵涉爆企業危險場所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的;
(4)粉塵涉爆企業除塵系統安全技術措施得不到保障的;
(5)粉塵爆炸危險作業場所動火措施不符合規范要求的;
(6)粉塵爆炸危險作業場所無定期清掃制度或執行不力的;
(7)有限空間作業場所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識的;
(8)有限空間作業未嚴格實施作業審批制度的;
(9)有限空間作業未堅持“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作業程序的。
6.特種設備方面
(1)無證、超范圍或者許可證過期從事特種設備生產、使用、檢驗檢測的;
(2)使用非法特種設備、未經檢驗或超過檢驗有效期的特種設備、無證上崗的;
(3)偽造許可證書、檢驗檢測報告的;
(4)非法生產使用簡易升降機、拼裝電梯、非法鍋爐、報廢氣瓶的;
(5)新材料、新設計、新裝備、新技術未經安全檢測核準投入使用的;
(6)露天使用的特種設備(包括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公共場所電梯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尚未消除仍在使用的。
7.應急管理方面
(1)未建立應急救援機構或者生產經營規模較小、未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的,高危企業沒有建立應急救援隊伍或未與鄰近救援隊伍簽訂救援協議的;
(2)未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且未按規定進行備案、培訓和演練的;
(3)未在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4)封閉應急救援通道的;
(5)未按規定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的。
其他行業領域均要結合實際,對照共性問題和行業領域特點,全面摸排各自行業領域非法違法生產經營情況,依法打擊非法違法行為,使各類非法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四、時間安排
從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和排查摸底階段(2021年1月—2月)。按照市安委會統一部署,我鄉結合實際制定細化實施方案,明確具體目標任務、時間進度和責任措施,做好宣傳發動和工作部署。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1年3月至12月)。各鄉鎮和行業領域牽頭單位要組織本轄區、本行業企業對照實施方案及排查摸底匯總表中所列情況,制定“打非治違”行動計劃,明確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扎實開展“打非治違”工作。同時組織開展全面細致的督導檢查和執法檢查,推進“打非治違”工作向縱深發展。
(三)鞏固提升階段(2022年)。結合各相關單位和企業工作開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打非治違”回頭看,深入分析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健全完善有關法規制度和政策措施,逐項推動落實。梳理總結一批經驗做法和典型成果,探索長效管理機制。
五、保障措施與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打非治違責任。“打非治違”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重要指示、實現全市安全生產“三堅決兩確保”目標的關鍵抓手。各村、(社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負起領導責任,及時組織研究解決重大突出問題。成立由鄉人民政府鄉長藍勝任組長,分管副鄉長張渝良任副組長,全鄉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的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鄉“打非治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鄉應急辦),由鄉應急辦主任易季平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蔣伍、舒林焱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應急辦、執法大隊等所有人員為成員。并明確具體人員牽頭負責行業領域“打非治違”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保障制度。
(二)強化聯合執法,形成打非治違合力。要建立由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打非治違”聯動機制,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指導協調作用,及時協調工作措施落實,組織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形成“打非治違”工作合力。
(三)依法嚴厲打擊,注重打非治違實效。要抓住關鍵環節,明確打擊重點,以刑法修正案(十一)實施為契機,加強行刑銜接,對情節惡劣、屢禁不止、可能導致重特大事故的典型非法違法行為重拳出擊,依法嚴懲,通過嚴厲查處一批安全生產嚴重違法行為,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和威懾力。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全面摸排轄區內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情況,分類建立臺賬,落實銷號管理。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手段,進一步強化執法責任和措施,切實做到“四個一律”(即: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和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予以處罰;對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單位,一律責令停產整頓,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嚴格追究法律責任)。查清、斬斷非法生產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的經濟鏈條,堅決防止前糾后犯、死灰復燃。
(四)強化社會監督,營造打非治違氛圍。要利用廣播、戶外電子屏、“村村通”等載體,大力宣傳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三年行動,引導廣大企業職工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支持“打非治違”工作,主動舉報非法違法行為。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各村、(社區)要設置舉報箱和公開舉報電話,對公眾舉報、下級報送、同級移送、上級交辦、媒體曝光的各類非法違法生產行為或線索,要迅速組織力量調查核實、從嚴從快依法懲處。對舉報屬實的及時兌現獎勵,并注意保護舉報人相關權益。堅持和完善“黑名單”制度,對因嚴重非法違規行為導致的事故和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嚴重的地區和企業,要堅決予以曝光,并依法依規納入“黑名單”管理。
(五)堅持統籌兼顧,努力構筑長效機制。要將“打非治違”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相結合,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相結合,與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相結合,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切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動“打非治違”三年行動扎實深入開展。要強化法規制度落實,嚴把安全生產準入關,切實加強新建項目的審核審批,把牢安全生產“第一道關口”。要堅持標本兼治,緊緊抓住各轄區、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特別是反復發生、長期未能根治的頑瘴痼疾,及時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治本之策,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