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1-17 10:56 信息來源:洪江市深渡苗族鄉政府
深渡苗族鄉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
行 動 方 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湘潭“9·22”重大事故教訓,切實防范和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道路安全事故,按照懷化市委、市政府《全省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方案》要求,鄉黨委、政府決定從即日起至2020年11月,圍繞“人、車、路、企、政”等方面存在的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在全鄉開展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行動。
一、工作目標
通過一年的努力,使苗鄉交通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道路硬件逐步完善,人民群眾守法意識顯著增強,路面交通更加有序,交通事故明顯減少,實現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的總體目標。
交通安全工作黨政領導、部門監管、企業主體責任全面落實。按照“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和“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不斷強化交通安全措施,壓實交通安全責任。確?!皟煽鸵晃R恍!薄叭保ǔ瑔T、超載、超速)、“四駕”(酒駕、醉駕、毒駕、疲勞駕駛)、一市場(馬路市場)、面包車、摩托車非法載客等容易誘發群死群傷事故的頑瘴痼疾得到根本整治,危害交通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嚴厲打擊,工作失職瀆職責任得到嚴肅追究。
(二)交通安全管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得到強化。重點車輛及駕駛人交通違法處理到位率達到95%以上;普通公路超限超載率控制在1%以內,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裝置入網率、上線率、數據合規率均達到99.9%以上;校車合規率達到100%;國省道事故多發路段治理到位率達到90%以上;集鎮視頻監控設備安裝率達到100%;國、省、縣、鄉道馬路市場得到基本治理。
(三)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明顯減少,力爭不發生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二、組織領導
成立鄉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鄉長孟中文任組長,人大主席周文,政協聯工委主任蔣潛任副組長,黨政辦、鄉紀委、派出所、交管站、財政所、安監站、農機站、中心學校、交警中隊、市場監督管理所等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鄉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辦公室)負責集中整治行動日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蔣潛兼任主任,郭昌華、唐文、張戈兼任副主任。
三、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排查摸底階段(2020年1月底前)。召開動員會議,明確具體整治措施完成工作部署,摸清底數,形成臺賬。
(二)集中行動、專項整治階段(2020年2月至8月)。對標對表,逐項推進各項整治措施落實,依法打擊各類非法違規行為,集中查辦大案要案,從嚴追究失職瀆職責任。
(三)鞏固提升、建立長效機制階段(2020年9月至11月)。開展全覆蓋的督導檢查,通報問題、推廣經驗,總結形成長效工作機制。
四、整治任務及措施
本次集中整治任務共6大方面7類突出問題9個具體項目,逐一明確了整治目標、牽頭單位、主要配合單位、整治措施和驗收標準,形成了《全鄉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清單》(詳見附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開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是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全鄉各級各部門務必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各村、鄉屬單位要明確1名班子成員具體抓工作落實。
(二)強化責任,嚴格督查。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專項督查由鄉紀委牽頭組織,建立常態化檢查、督查工作機制,重點檢查督查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檢查、督查結果納入對各村和鄉屬單位的績效評估。
(三)清單管理,逐一銷號。要對照集中整治清單,進一步細化具體整治標準和整治措施,限期整改,逐一銷號。凡未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整治任務的,采取提醒、約談、通報等方式開展催辦督辦;對反復催辦督辦,問題依舊嚴重、隱患依然突出的地方,依法依規追責。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全面增強廣大交通參與人的交通安全意識,促進形成上下聯動、社會共建的濃厚氛圍,防止上熱下冷。
(五)科技支撐,相互聯動。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大數據平臺應用,整合共享各類信息資源,實現精準化、精細化管理。積極探索運用社會信用管理手段,逐步實現違法聯動懲戒。
附件:深渡苗族鄉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清單
附件:
深渡苗族鄉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清單
|
序號 |
頑瘴痼疾類型 |
突出問題 |
具體整治項目及 目標 |
責任單位 |
整治措施 |
驗收標準 |
|
一 |
客危 |
“兩客一危”車輛疲勞駕駛等風險較為突出 |
源頭控制疲勞駕駛風險 |
鄉交管站、派出所、各村 |
1、嚴格執行“一超四究”制度,依法從嚴查處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駕駛人(從業人員)、車屬企業及貨物單位,對一年內違法超限超載運輸三次以上的車輛,依法吊銷其車輛營運證。 2、嚴管建筑施工單位,對租賃和使用無牌無證、非法改(拼)裝、報廢車輛從事建筑材料運輸、人貨混裝以及超限超載車輛出入建筑施工工地的,一律追究建筑施工單位責任。 |
一年內發生違法超限超載運輸三次以上的車輛,車輛營運證吊銷率達100%。 違規建筑施工單位責任追究率達到100%。 |
|
二 |
超限 |
貨車超限超載運輸現象普遍 |
車輛非法營運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
鄉交管站、派出所、各村 |
建立聯動執法機制,對發現的貨車非法營運線索,主動推送相關執法部門,依法依規處理。 |
非法營運車輛交通事故明顯減少。 |
|
三 |
非法 |
趕場趕集、節假日等時間節點農村班線客車超員現象屢禁不止 |
1、馬路市場道路交通隱患得到全面治理
|
鄉交管站、派出所、交警中隊
|
制定馬路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確有趕集傳統且沒有搬遷或轉移條件,暫時不能關閉的馬路市場,在趕集時段對該路段進行臨時交通管制,安排人員值守。 |
2019年11月底前出臺治理方案。實行臨時交通管制。確保管控到位。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摸底并制定方案; |
|
2、強化農村班線客車監管手段 緩解農村運力供需矛盾 |
鄉交管站、派出所、交警中隊、各村
|
將農村班線客車逐步納入動態監控管理范疇。推行農村班線客車區域化經營。 |
2025年底前,逐步將農村班線客車納入動態監管。 |
|||
|
四 |
風險 |
部分路段事故風險突出 |
1、集中清理一批突出公路風險隱患
|
鄉交管站、各村 |
對轄區鄉村公路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匯總相關部門抄告的隱患臺賬,完成鄉村道路事故多發、高風險路段的治理任務。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50%的任務路段完成治理。 |
|
2、落實信息資源共享 從源頭淘汰 |
鄉交管站、交警中隊 |
實現鄉道、村道的治安卡口、流量監測卡口、治超卡口、視頻監控等資源共享共用。
|
2020年8月底前,國省道、縣鄉道、村道的治安卡口、流量監測卡口、治超卡口和視頻監控等資源實時完整推送至轄區公安交警部門,并歸集到“道安監管云”。
|
|||
|
五 |
非法車輛管控薄弱 |
變型拖拉機逾期未檢驗、未報廢,無牌無證等問題突出 |
逐步消減變型拖拉機存量 |
鄉交管站、農機站、各村 |
逐臺清查拖拉機,列出未檢脫檢、未報廢拖拉機問題清單。 組織對未檢、脫檢拖拉機進行補檢,補檢不合格的或拒不補檢的,按程序注銷號牌,逾期未報廢、無牌無證拖拉機上路行駛的行為,依法采取罰款、拘留、強制扣車、報廢等措施進行處理。將相關信息及時移交公安交警部門。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變型拖拉機存量減少25%,2025年全面退出。 |
|
六 |
違法駕駛行為普遍
|
1.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工程車非法載人現象屢禁不止 |
堅決消除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工程車非法載人現象 |
鄉交管站、交警中隊、派出所、各村 |
將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工程車非法載人列為鄉鎮安全管理人員日常巡查、勸導工作的重點,加強日常勸導教育。 加強對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工程車的路面執法,對非法載人行為依法從嚴處罰。 |
2020年10月,達到無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工程車非法載人現象。 |
|
2.校車乘車學生不系安全帶、超員等交通違法難以禁絕 |
遏制校車嚴重交通違法 |
鄉交管站、中心學校、各村 |
嚴格校車駕駛人再教育,組織學校、校車公司開展校車駕駛人、隨車照管人員崗前培訓,以及年度輪訓。健全動態監管工作機制,定期向公安交警部門推送校車違法信息,依據部門推送的動態監控數據,依法對校車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
2020年8月底前全市在用校車駕駛人、隨車照管人員培訓率達到100%。2020年10月31日前完成網絡升級,落實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