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18 10:13 信息來源:洪江市灣溪鄉人民政府
一、 過去一年工作回顧
一年來,我鄉在洪江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湖南省委“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主動融入懷化“三城一區”建設,按照洪江市“兩城三區、融合發展”工作思路,突出鄉村發展、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等主要抓手,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全力推動我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招商引資勢頭強勁。堅定不移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全鄉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和關鍵措施,持續加強親情招商、精準招商、產業招商、重點招商。“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成效顯著,成功引進油榨巖村凈品源冷凍食品加工廠,已累計投資500余萬元。通過籌建灣溪鄉商會和各村愛鄉會,凝聚社會力量,深入挖掘灣溪在外成功人士資源潛力,共同助力灣溪鄉社會經濟發展。
(二)糧食安全基礎夯實。堅持“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上”的要求,把握糧食生產“穩面積、穩產量”的總體原則,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全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在1.45萬畝以上;堅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鞏固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5734畝;堅持耕地紅線不逾越,加強對宅基地審批把關,嚴禁違規占用耕地進行非農建設;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嚴禁耕地拋荒和非糧化,2021年完成耕地拋荒整治300.5畝,完成比例100.2%。逐年提高耕地質量,形成耕地種糧常態化機制。完成糧食生產任務13130畝,水稻生產9712畝,完成糧食總產量571.3580萬公斤,發放地力補貼金額79.1650萬元,共計申報理賠金額計222.37畝7.4011萬元,發放種糧一次性補貼15.4205萬元。完成蔬菜農藥殘留檢測300余次,合格率達100%,為全鄉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有力保證。對全鄉4500頭豬、280頭牛、180頭羊、12500只雞、7500只鴨、1200只鵝進行免疫接種。
(三)產業發展惠及民生。以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農村產業發展為核心,完善全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積極對接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庫建設,重點圍繞油茶、金銀花、高山水果等特色優勢產業謀發展。推動菊源礦業投資建設灣溪鄉為民金銀花加工廠。完成油榨巖村冷凍食品加工廠建設,提供就業崗位60余個,為全鄉增加務工收入100余萬元,給油榨巖村集體創收4萬元。完成蒿菜坪村、花樹腳村每村50萬元入股市國投公司分紅。完成云峰、堙上、花樹腳新建油茶林600畝,云峰村高山黃桃1300米產業路建設。持續鞏固光伏發電,云峰村、堙上村黃桃基地,油榨巖村油茶基地,甘田印村金銀花基地等原有產業項目管護,全面壯大村集體經濟。
(四)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聚焦鄉村陣地“凈化純化”、農村廁所革命、庭院建設、垃圾分類減量、“空心房”拆除等重點,自下而上、全民動員,逐步扭轉了農村長期存在的臟亂差局面,村莊環境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堅持全域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重點實施了堙上、云峰等2個示范村建設,一體推進全鄉人居環境整治。一年來,灣溪鄉拆除破舊房屋、豬欄、旱廁52處;安排挖機對公路沿線的柴草雜物、黑臭水體全部清理,新修溝渠6公里,搭建竹籬笆5公里,鄉、村兩級累計投入60余萬元,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五)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繼續做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對邊緣易致貧戶和脫貧監測戶,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動態監測及跟蹤回訪,及時了解脫貧群體生產生活情況,消除返貧隱患。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力推進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計劃,實現“薄弱村提升、一般村壯大、富裕村做強”,提前實現先鋒和蒿菜坪消薄任務。一是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完成防返貧監測與幫扶系統665個風險點消除及系統維護等工作。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38筆,貸款金額150.2萬元。脫貧人口外出務工1093人,就業率68.39%,二是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鞏固義務教育保障。全鄉享受義務教育階段資助學生411人次,發放補助金額138687.5元;享受“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學生75人次,發放補助金額112500元。鞏固基本醫療保障。全鄉農村脫貧人口四類慢病患者258人,已全部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灣溪鄉防返貧監測系統內脫貧戶(含監測戶)886戶3059人,參保完成率100%。鞏固住房安全保障。2021年我鄉納入危房改造計劃農戶共計26戶,申報危房改造項目資金34萬元。繼續鞏固飲水安全保障,對全鄉所有脫貧戶(含監測戶)飲水安全進行排查,同時幫助古峰山、先鋒及中心學校爭取到自來水管7300米,加強對已建農村供水工程和凈化設施的后續管護,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三是積極壯大村集體經濟。圍繞“一油一花”產業發展方向,堅持長短結合,重點落實產業興旺。出臺《灣溪鄉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明確了灣溪發展“一油一花”的總體思路、實施規劃和保障措施。去年各村經營性收入較上年度均實現了30%的增收,8個村的收入均達到了5萬元以上,其中堙上、云峰、古峰山村3個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了10萬。預計年底前,八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與2020年環比均能實現倍增。
(六)民生實事加大投入。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加大對鄉中心學校的支持力度,對8名優秀教師2名優秀班主任和優秀學生300人次進行表彰獎勵,營造尊師重道的良好社會氛圍,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持續穩定100%。實施全民健康工程,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堅持把外防輸入作為重中之重,把疫苗接種作為治本之策,抓實抓細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確保鄉域內疫情零確診、零疑似。目前全鄉已接種第一針4159人,第二針4059人,第三針3206人。加大村級綜合文化設施投入力度,持續抓好“七個一”等項目建設。全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8人,開設食品加工和烹飪技術培訓班各1期。建設完成農村公路安防設施3.63公里,完成云峰村產業路硬化1.3公里,并完成安裝“雪亮工程”安防設備50個。重新恢復灣溪至懷化的班線車,方便群眾出行。完成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32人,完成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98人。一年來全鄉累計臨時救助困難對象177人203400元,發放殘疾人生活補貼93人80865元,殘疾人護理補貼144人125475元,低保250人856920元,特困88人676080元。全鄉各村的農民負擔和惠農政策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共計印發惠農政策宣傳單3000余份。
(七)底線工作盯死看牢。一是平安建設工作貫穿始終。今年來,我們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創新社會管理、開展平安創建、排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認真開展重點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整改專項行動;對上訪人員實行“五包一”包保責任制,深入了解其訴求,將信訪矛盾化解在鄉、村兩級;二是全力打好綜治民調翻身仗,今年以來,我鄉通過鄉村干部會議、農村黨員冬春訓、“五到戶”走訪、敲門行動、微網格員宣傳等方式將綜治民調、禁毒民調和森林防火宣傳到每家每戶;三是狠抓“警源、訴源、訪源”三源專項整治,持續推進“雪亮工程”,持續開展“利劍護蕾”進校園活動,逐步完善“一引四治”體系,鄉風文明建設進一步提檔升級。四是堅持疫情防控不放松,認真抓好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管控和疫苗接種等工作,嚴格落實“三不兩必一加快”工作要求和“五保一”包保責任制,特別是在懷化疫情發生后,我鄉黨政班子召開緊急會議,在第一時間決定取消花樹腳村、堙上村趕集活動,并設立與中方縣鐵坡鎮交界的油榨巖執勤卡點,嚴格盤查進鄉人員的兩碼、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情況。同時,成立綜合協調、物流監管、應急處置、礦山消殺、微網格及輿情處置等5個工作組,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其他班子成員為組長的領導責任制,全體干部職工堅守崗位,下沉一線,加強對礦山務工人員排查管控,組織群眾有序做好核酸抗原檢測。
各位代表,以上報告的是灣溪鄉人民政府一年以來的主要工作。這些工作的推進和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鄉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向關心幫助灣溪鄉的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地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鄉域經濟總量相對不足,農村基礎設施、鄉村兩級財力相對薄弱;二是產業發展質量不高,產業附加值低。比如我鄉的油茶和金銀花產業都只是簡單的生產和粗加工,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產業特色不明顯,市場抗風險能力低。三是村情民意相對復雜,歷史遺留問題較多。
二、今后一年的奮斗目標
各位代表,今年是我鄉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二年,總體目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高質量的黨建為引領,以鄉村振興為載體,以“一油一花”為龍頭,鞏固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共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灣溪。
為實現上述奮斗目標,我們將圍繞抓好以下6個方面的工作:
(一)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壯大現代特色農業。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一體化發展思路,培育壯大以油茶、金銀花、優質稻、生態豬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延伸。提升現代服務產業水平,加快推進農產品物流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持續完善物流信息互聯體系,努力實現電商服務網點全覆蓋,釋放村級消費活力。著力推進堙上古村、楊家大院等旅游景區建設,促進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積極發展住宿餐飲、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以及農業生產服務。
(二)鞏固脫貧攻堅新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我鄉將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發展壯大優勢產業,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增收,在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爭創佳績。一是持續開展防返貧監測。充分運用省防返貧監測系統,做好“三類人員”的重點監測,持續跟蹤“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對存在致貧風險的實現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實行動態管理,有效化解返貧、致貧風險。二是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計劃明年新建油茶500畝,做大做強灣溪油茶等優勢產業,建鏈強鏈延鏈補鏈,通過三至五年健全灣溪油茶產業鏈。同時豐富村級集體經濟業態,盤活閑置資產,積極發展土地流轉服務、股份合作等多種經營,形成收入持續增長的良性機制,確保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增長。通過爭取項目將原林業站廢舊房屋拆除后建成廠房出租,在家甘田印村集體經濟守入。力爭實現先鋒至雪峰鏟子坪斷頭路公路硬化、全鄉主干道損毀路段修補維護和花樹腳1-7組公路硬化。
(三)開拓人居環境新格局,建設美麗宜居灣溪。按照“做精做美集鎮、做大做強工業、做響做特農業、做優做活旅游”的思路,打造“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提升人居環境,美化鄉村面貌。進一步做好堙上、蒿菜坪傳統古村落和楊家大院的保護修繕宣傳,打造安全、整潔、美觀、富有灣溪特色的古村落文旅景觀長廊,讓鄉村文化煥發勃勃生機。鞏固提升移風易俗成果,廣泛開展“五老”進校園、進村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及紅白理事會的作用,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常態化。進一步完善黨組織、鄉村自治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組織開展“最美農戶”“文明家庭”“美麗庭院”創建,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一引四治”社會治理新格局。
(四)完善平安建設新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我鄉將積極排查化解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開展普法宣傳,推動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提高村級組織依法決策與依法辦事能力。實現“三源共治”,提升綜治民調,持續建設好兩級綜治中心。著力加強食品藥品、礦山、校園、消防、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和隱患排查治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推進自然災害防御重點工程建設,加強源頭防控、應急處置、災后救助等工作,構建一體化風險監測預警、防范化解體系。加強與上級相關部門的請示匯報,實現社會治理工作高效聯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確保我鄉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
(五)厚植生態文明新優勢,強化生態治理措施。以“增綠擴量、森林提質、生態修復”為重點,加快生態廊道建設,完成造林1500畝以上。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路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災、防火工作,促進森林資源健康持續發展。聚力污染防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推進餐飲油煙、秸稈焚燒、煙花爆竹燃放等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加強對我鄉采礦企業的監管,實行邊開采邊修復治理,杜絕因采礦造成的環境污染事件發生。抓好禁漁退捕。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和禁捕禁食野生動物要求,加大生態環境、生物安全治理力度,對非法捕撈、亂捕濫食、加工銷售野生動物實行“零容忍”。
(六)抓好政治建設新舉措,熔鑄忠誠為政之魂。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指示精神,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在灣溪落地生根。一是大力加強清廉鄉村建設工作,營造濃厚宣傳氛圍,通過懸掛清廉宣傳標語、清廉公開欄及“互聯網+監督”“小微權力”一點通立牌等方式,借助微信、村村響等平臺將清廉文化、家風家訓、民生監督等內容融入村居文化場所當中,充分利用三湘e監督、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在線監督檢舉通道,結合村務監督委員會、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營造出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良好氛圍。二是扎實推進“三整頓兩提升”干部作風建設專項活動,整頓干部思想、作風、紀律,提升干部素質和工作效能,以實干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三是大力弘揚廉潔文化,汲取家風、村規民約等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元素,培育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風氣。以黨員干部帶頭,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弘揚新風正氣。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嚴控“三公”經費。
展望未來繪藍圖,奮力拼搏譜新篇。百舸爭流,自當乘風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銳意進取,努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任務,為穩定全市社會經濟大局作出灣溪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