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28 14:58 信息來源:洪江市雪峰鎮政府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做好2023年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必須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奮力推進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3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貫徹省委、懷化市委決策部署,緊扣市委“兩城三區、融合發展”基本工作思路,大力發展中藥材、油茶等產業,進一步拓展區域中心鎮功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搶抓歷史機遇、奮起二次創業,全力推動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綠色生態、產業興旺、山鄉巨變的現代化雪峰。
一、以經濟建設為重點,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是完善配套設施,打造特色農業。著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為村集體建立造血功能,全方位打造特色產業,立足雪峰資源和產業優勢,按照“一帶兩園多點”的產業發展思路,培育和發展中藥材、冰糖柚、油茶等優勢產業。同時,加快特色農產品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基地建設,積極推廣“互聯網+農業”新型產銷模式,暢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二是依托資源優勢,打造旅游名片。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依托雪峰山森林公園旅游資源,結合雪峰鎮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將休閑農業、特色觀光農業、鄉村旅游與大坪社區鄉村振興示范村、母溪村鄉村振興重點村和界腳村傳統古村落建設有機結合,編制大坪區公所修繕方案并盡快啟動施工,積極申報王輔庭紀念碑、株竹風雨橋為洪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擦亮雪峰特色文旅招牌。
三是借助能人資源,壯大鄉村經濟。持續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鼓勵在外優秀企業家、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充分發揮雪峰籍成功人士較多的優勢,憑借他們在創業、營銷與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帶動本地特色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從而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二、以平安建設為發力點,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雪峰
一是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和省委、懷化市委、洪江市委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做好人員摸排、輿論宣傳、疫苗接種、聯防聯控、微網格等工作,多措并舉筑牢疫情防控防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是高標準抓好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啟動新一輪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創建工作,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排查整治,加強食品安全、產品質量、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夏季防溺水工作專項整治,強化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嚴厲打擊無證駕駛、超載、非法營運、農用車載客等行為,確保全年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是高要求做好信訪維穩。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扎實推進“三源共治”有效穩控重點人員,及時有力化解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按要求組織司法所等行業站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讓法律知識進校園、進課堂、進百姓家中;繼續提升禁毒工作水平,保證群眾安居樂業;持續開展綜治民調工作,遍訪每一戶群眾,盡全力化解遺留問題,確保不產生新問題。
三、以鄉村振興為契機點,繪就更具特色的鄉村畫卷
一是堅決扛起鄉村振興大旗。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早發現、早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加強扶貧產業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工作。立足高質量發展,圍繞我鎮重點產業和民生事業發展,發掘適宜的新產業新業態,做好產業規劃加快產業發展,增強造血功能,確保群眾穩得住、有收入、能致富。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方面加大對溪流、山塘水庫的污染整治力度,定期組織河道保潔員對溪流、山塘水庫的垃圾撈取、清理工作;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加強非法采礦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于非法采礦偷礦行為絕不姑息,發現一起嚴打一起。配合做好污水處理廠驗收及日常運行維護工作。另一方面持之以恒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聚焦鄉村陣地“凈化純化”、農村廁所革命、庭院建設、垃圾分類減量、“空心房”拆除等重點工作,逐步扭轉長期存在的臟亂差局面,實現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有序。編制新一輪集鎮建設規劃,加大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切實做好集鎮綠化、亮化、美化,持續整治集鎮占道經營、車輛亂擺、亂搭亂建等現象。
三是全面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功能。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建設,廣泛開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庭院的評比活動;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大力倡導勤勞致富、尊老愛幼、厚養薄葬等社會風尚;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開放意識、法治意識、進取意識,努力培育新時代農民,全面推動文化振興。
四、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增進更具質感的民生福祉
一是多渠道提升民生水平。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臨時救助機制,切實保障低保兜底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孤兒、受災人員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穩定就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拓寬城鄉居民增收渠道,促進收入較快增長;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完成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和懸掛光榮牌工作;深入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
二是全方位發展社會事業。落實農村勞保、社保、農保、醫保、低保工作;繁榮文化體育事業,宣傳本地紅色教育基地;加強民兵預備役、防空等工作,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積極開展老齡事業和老年教育,扎實做好老齡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統籌做好民族、宗教、審計、殘聯、檔案、保密、氣象、水文、史志等各項工作。
三是深層次強化公共服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教育投入,不斷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積極組織有就業意向群眾參加招聘會;推進衛生醫療事業,完善村級衛生室規范化管理,持續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和出生缺陷發生率,引導醫療衛生資源向邊遠村落覆蓋,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五、以作風建設為基準點,營造廉潔從政的濃厚氛圍
堅持把對黨忠誠作為首要品格。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府工作方方面面,不折不扣把黨中央、省委、懷化市委、洪江市委和鎮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持把依法行政作為履職準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加強法制政府建設,深化政務公開。堅持把狠抓落實作為政府底色。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把抓落實作為第一責任,對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重要事項,較真碰真抓落實。堅持把作風建設作為永恒主題。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定不移懲處各類違法違規違紀案件。堅持“過緊日子”,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優先保障基本民生和重點領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