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發布時間:2017-03-15 17:52
信息來源:
洪江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7年3月)
一、概 述
2016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以在線服務、網站建設、政民互動為重點,不斷拓展政務公開的廣度的深度,確保了整體工作依法、有序開展。
1、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根據人事變化,及時調整以市長為組長,常務副市長、紀委書記為副組長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市政務服務中心,全面組織和考核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政府牽頭主抓,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責任部門全面參與”的工作機制日益完善。市直各部門、垂直管理部門、各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均成立了相應的工作小組,明確了分管領導及聯絡員,我市政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加強。
2、完善各項保障制度
一是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的管理與考核。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及時下發了《洪江市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和《洪江市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工作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考核細則,有力推動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向縱深發展。二是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監督檢查制度。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責令限期改正。三是落實政府信息公開責任追究制度。在政府信息公開中,網上申請由市政府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及各責任單位負責受理、答復;現場申請由各責任單位及市政務服務中心受理、答復,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面協調,對違反規定的,嚴肅處理。
3、完善信息公開載體
完善網站功能,強化內容保障,提高政府網站建設水平和服務能力。一是市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進一步加大網站日常信息采集發布力度,規范信息報送制度、信息發布流程,強化網站內容保障,及時、全面更新發布洪江新聞文字、鄉鎮部門動態、熱點關注、公告公示、政府文件、人事任免等欄目圖文信息的。同時,依托網站視頻功能,同步采集發布洪江新聞視頻,使網站內容不斷充實,已成為公眾最及時、廣泛、全面獲取信息的便捷通道。二是政務公開進一步深入。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人為本、優質高效,點面結合、深入推進”的原則,以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為目標,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加強了政府網站政務信息的采集、審核、發布,深入推進財政資金、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公共服務、公共監管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三是有力提升在線服務。根據省市關于政府網站在線服務相關要求,整合資源,全面更新和完善民生服務專題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有力地提升了網站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強化政民互動。健全網絡問政平臺、加強政民互動是強化政府與公眾溝通、暢通民意通道、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有力途徑。設置了市長信箱、公眾問答、在線訪談、民意征集、網上調查等欄目,多渠道、多形式的引導廣大群眾知政、議政、參政。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嚴格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妥善處理公開與保密的關系,合理界定信息公開范圍,做到積極穩妥,及時準確,公開、公正、便民。2016年,通過各類形式公開信息條。
1、門戶網站。全年共發布各類圖文信息余條,其中共審核發布“本地新聞”2000余條,轉載國內國際新聞2000余篇,上傳視頻新聞222期。網站日平均點擊率近5萬余次。通過網上政務大廳受理政務服務事項件,辦結信息300余件,辦結率100%。
2、市長信箱。通過統一平臺受理、部門聯合協辦、及時催辦督辦、季度通報督促等多種方式,進一步規范了信件辦理流程,加大了辦理力度,提高信件的辦理回復效率和質量,充分發揮其集民智、排民憂、解民難、謀民利的積極作用,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2016年,度共受理市民有效來信171件,已處理辦結171件,回復率達100%。12345市長熱線共受理件有效訴求210單,已辦結件208,辦結率達99%。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6年度,市本級受理通過申請的依申請公開事項473件,全部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答復。
四、政府支出與收費情況
在2016年度處理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經費共計3萬元,主要用于信息公開申請的回復以及政務中心的工作經費開支。
與訴訟(行政復議、行政申訴)有關的費用支出:沒有發生行政復議、行政申訴有關的收費。
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收費情況:沒有發生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收費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個別部門對政務公開工作重視不夠。二是少數部門公開的信息不完整、不規范。針對上述問題,準備在下階段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加強監督,確保政務信息內容能得到及時更新。二是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突出抓好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公開、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招投標、安全生產事故、征地拆遷、價格和收費等八個重點領域工作全過程的信息公開。三是嚴格考核,加大責任追究力度。